中职中医护理课件 第七章 毫针法护理

上传人:清晨86****784 文档编号:320674915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4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中医护理课件 第七章 毫针法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中职中医护理课件 第七章 毫针法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中职中医护理课件 第七章 毫针法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中职中医护理课件 第七章 毫针法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中职中医护理课件 第七章 毫针法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中医护理课件 第七章 毫针法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中医护理课件 第七章 毫针法护理(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第三节毫针法护理技术毫针法护理技术李志强一、毫针的构成1制针材料目前的毫针都是用金属制成,其中不锈钢针被广泛采用。此外,也有极少量的金针、银针,铜针、铁针等。不锈钢针: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滑利,耐高热、防锈,不易腐蚀,临床广泛采用。金针、银针:传热、导电性能好,但针体粗,强度、韧度差,价值贵,临床很少应用。普通钢针、铜针、铁针:易锈蚀,弹性、韧性、牢固度均差,偶用于磁针法,临床已不采用。2毫针结构:毫针由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5个部分构成。如图2-1图2-1根据毫针针柄与针尾的构成和形状不同,又可分为圈柄针、花柄针、平柄针、管柄针四种。临床上多用圈柄针,平柄、管柄针在使用进针

2、器、进针管和微波针时采用。二、毫针的规格毫针的规格,主要是以针身的粗细和长短来区分的。1毫针的粗细规格见表2-1毫针的粗细,过去用“号数”表示,现在按法定单位“mm”表示。临床上以28号30号(0.320.38mm)的毫针最为常用。现在有些制针厂家废除了号数,只用“mm”表示粗细,如:0.25mm、0.30mm、0.35mm、0.40mm、0.45mm。2 2毫针的长短规格毫针的长短规格 见表见表2-22-2毫针的长短,过去用毫针的长短,过去用“ “寸寸” ”表示,现在按法定单位表示,现在按法定单位“ “mm”mm”表示。临床上以表示。临床上以1 13 3寸(寸(252575mm75mm)的毫

3、针较为常)的毫针较为常用。其中又以用。其中又以1.51.5寸(寸(40mm40mm)的毫针用得最多。)的毫针用得最多。三、毫针的选择(一)针具质量的选择针具质量的选择,主要根据质量与形状进行选择。1质量根据国家标准,以Cr18Nig或OCr18Nig之不锈钢制成者为优质。2形状(二)针具规格的选择临床上一般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体形、病情、腧穴部位选用不同规格的毫针。1年轻、体壮、肥胖、实证、皮厚肉多的穴位选粗针、长针。2老幼、体弱、瘦小、虚证、皮薄肉少的穴位选细针、短针。四、毫针的检查四、毫针的检查每次用针前后,都要严格检查针具,不合要求的针具立每次用针前后,都要严格检查针具,不合要求的针具立

4、即丢掉,有的针具可以通过修整后再使用。即丢掉,有的针具可以通过修整后再使用。 (一)检查针尖检查针尖有无钩毛弯曲现象,有三种方法。1.捏握体会法2.棉团提捻法3.肉眼观察法(二)检查针身检查针身有无弯曲、锈蚀、折痕等,有以下四种方法。1.肉眼观察法2.放大镜检查法3.桌面滚动法4.针身拉擦法(三)检查针根针根出现折痕、锈蚀,容易断针。可用肉眼观察,或放大镜检查。(四)检查针柄检查针柄有无松动。可一手持针柄,另一手捏住针身,双手用力拉开或合拢,或反方向捻转。五、毫针的保养与维修(一)毫针的保养毫针若不好好保养,就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或者造成针刺时疼痛、出血,甚至弯针、断针。保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5、。1.用煮沸法消毒时,宜用纱布将针包妥后放入。2.用药液浸泡法消毒时,应掌握好浸泡时间。3.毫针在使用后,必须擦洗干净。4.毫针应放在垫有纱布的针盒、针盘或两端塞有干棉球的针管内,防止针尖受损。5.暂时不用的毫针,可在针身涂上少量凡士林,包妥后放入硬质针盒或针管内。(二)毫针的修理对锈蚀、缺损、折痕明显的毫针,应剔除不用,以防断针。轻度受损者,按以下方法修理。1.针尖变钝者,用细砂纸磨至锐利适度。2.针身弯曲者,用手或两块竹片夹住理直。但呈锐角弯曲者剔除不用。3.针身轻度锈蚀者,用细砂纸擦净锈斑。4.针柄缠丝松动时,有条件者可把金属丝拆开,拉直后重新缠绕。(目前使用的针灸针以一次性为主,也是以

6、后针灸用具的发展趋势,所以关于毫针的选择、保养、维修了解一下即可。)针刺前的准备针刺前的准备一、针具的选择选择针具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形体的肥瘦、病变部位及所取穴位的具体位置,选用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如男性、体壮、形肥,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女性、体弱、形瘦,而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临床上选择针具的长短主要应该根据所用穴位的具体位置来定,一般是皮薄肉少之处和针刺较浅的腧穴,应选较短较细的针;皮厚肉多而针刺宜深的腧穴应选用较长较粗的针。选针的长度应大于应刺入腧穴的深度,使针刺入后针身露在皮肤上一部分为宜。如应刺入0.5寸,可选用1寸的针,应刺入1寸,可选

7、用1.5寸的针。二、选择体位重要性:针刺时患者体位的选择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如病重体弱或精神紧张的患者,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劳,往往易于发生晕针。又如体位选择不当,在针刺施术时或在留针过程中,常因患者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滞针甚至发生折针事故。针刺时体位的选择,应以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原则:以施术者能正确取穴,施术方便,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能持久留针为原则。常用体位:仰卧位:适于取前身部穴位。俯卧位:适于取后身部穴位。侧卧位:适于取侧身部穴位。仰靠坐位:

8、适于取前头、颜面、颈前和上胸部的穴位。俯伏坐位:适于取头顶、后头、项背部穴位。侧伏坐位:适于取侧头、面颊、颈侧、耳部穴位。三、定穴和揣穴定穴和揣穴是确定腧穴正确位置、利于进针的准备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腧穴的定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针刺的疗效。定穴:腧穴的定位简称定穴,又称取穴,是根据处方选穴的要求,确定所选腧穴的位置和相应取穴方法,逐一定取。揣穴:为求得定穴准确,以手指在已定穴位处进行按压、捏掐,揣、摸、按、循,找出具有指感的准确位置,称为“揣穴”。一般情况下,当按压的局部酸胀感应比较明显处即是腧穴所在处。定准腧穴位置后,还应以指甲在选定穴位上切掐一“”字形纹,以作为针刺时进针的标记

9、。四、针具器械消毒(一)高压蒸气灭菌法将针具用布包好,放在高压蒸气锅内灭菌消毒。一般在1.01.4kg/cm2气压,115123高温下保持30min可以达到消毒目的。(二)药液浸泡消毒法将针具置于75酒精内浸泡30-60min,取出后用消毒巾或消毒棉球拭干备用;也可置于0.1新洁尔灭加0.5亚硝酸钠的器具消毒液内浸泡1-2h后取出,用消毒棉球或敷料擦干备用。直接与针具接触的针盘、镊子、套管等也应进行消毒并保持无菌。(三)煮沸消毒法将清洁检修后的针具包扎后放在清水中煮沸,待沸腾后再煮1520min.煮沸消毒容易使锋刃变钝,可在水中加入2%重碳酸钠,可提高沸点至120,同时还能减低沸水对器械的腐蚀

10、作用。(四)注意事项1.已消毒后的针具必须放于消毒针盘内,盖上盘盖,或外敷消毒纱布覆盖之。2.操作时一穴一针,已用过的针具放置在另外的器械盒内以便下次消毒。3.对某些传染病患者用过的针具一般应废弃,或经严格消毒后使用五、施术消毒施术者:施术前医生应用肥皂水洗擦双手,再用酒精棉球擦拭后才可持针操作。施术部位:在施术部位,应用75酒精棉球从进针的中心点向外扩展绕圈擦拭;或先用2.5碘酒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脱碘。已消毒后的皮肤应避免再接触污物,以防重新污染。重要性:针刺时针具、体位的选择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是治

11、疗效果的根本保证。针刺方法针刺方法一、持针法一、持针法(一)“刺手”与“押手”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针的右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左手称为“押手”(又称“压手”)。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说明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毫针,进针时将臂、腕、指之力集于刺手,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然后行针。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毫针能够准确地刺中腧穴,并使长毫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进针时,刺手与押手配合得当,动作协调,可以减轻痛感,行针顺利,并能调整和加强针感,提高治疗效果。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双手配合动作,如标幽赋所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12、确是经验之谈。(二)持针姿势持针的姿势,状入执毛笔。故称为执毛笔式持针法。根据用指的多少,有二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五指持针法。1二指持针法:拇食两指指腹挟持针柄,针身与拇指呈90角。一般用于针刺浅层腧穴的短毫针常用持针法。2多指持针法:拇、食、中、无名指指腹持针柄,小指指尖抵于针旁皮肤,支持针身垂直。一般用于长针深刺的持针法。二、进针法二、进针法进针法,又称刺针法、下针法、入针法、内针法,是指毫针在刺手与押手的密切配合下,运用各种手法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是毫针刺法的首要操作技术。在进针时要注意指力与腕力的协调一致,要求做到无痛或微痛进针。毫针进针方法很多,有以进针速度快慢分,

13、以刺手刺入术式分,以押手姿势分,以使用进针器具分等。现代常用的进针法举例如下。(一)以进针速度分法1速刺法即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快速刺透表皮,针入皮下的手法。速刺法适用于四肢腧穴和耳穴。2缓刺法即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缓缓刺透表皮,针入皮下的手法。缓刺法适用于头身腧穴和头穴。(二)以刺入术式分法1插入法: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不加捻转或其他术式,直接刺入皮下的手法。2捻入法: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稍加捻动将针尖刺人皮下的手法。3飞入法: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以拇食指捻动针柄,拇指后退瞬即将针尖刺人,刺入皮下时五指放开作飞鸟状的手法。4弹入法:即指

14、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并以中指弹动针柄时瞬即将针尖刺入皮下的手法。(三)以刺押手势分法1单手进针法即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用于短毫针进针2双手进针法即刺手与押手互相配合,协同进针。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爪切法:又称指切法,临床最为常用。即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的手法。(2)夹持法:即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当贴近皮肤时,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

15、深度。此法多用于长针进针。(3)舒张法:即左手五指平伸,食中两指分开置于穴位上,右手持针,针尖从食中两指间刺入皮下。行针时,左手食中两指可夹持针身,以免弯曲,在长针深刺时常用此法。对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的部位,可用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以便进针。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4)提捏法:即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四)以进针器具分法1针管针进针法用金属、塑料、有机玻璃等制成长短不一的细管,代替押手。选用长短合适的平柄针或管柄针置于针管内,针的尾端露于管的上口,针管下口置于穴位上

16、,用手指拍打入或弹压针尾将针尖刺入腧穴皮下,然后将套管抽出。2进针器进针法用特制的圆珠笔式或玩具手枪式进针器,将长短合适的平柄或管柄毫针,装入进针器内,下口置于腧穴皮肤上,用手指拉扣弹簧,使针尖迅速弹入皮下,然后将进针器抽出。以上各种进计法,在临床应用时需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度、手法要求等具体情况,以便于进针、易于得气、避免痛感为目的,灵活选用相应的进针法。三、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三、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是指毫针刺入皮下后的具体操作要求。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获得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针治疗效、防止针刺意外发生的重要环节。取穴的正确性,不仅指其皮肤表面的位置,还必须与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腧穴的治疗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腧穴看作是一个小点,而应有一个立体的腧穴概念。临床上针刺同一个腧穴,如果角度、方向和深度不同,那么刺达的组织结构、产生的针刺感应和治疗的效果,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针刺操作的熟练程度,是与其能否恰当地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密切相关的。临证时所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