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优案5 登高一、解释诗歌中加点的词语,翻译画波浪线的诗句,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①(水中的小块陆地)清沙白鸟飞回②(指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③(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④(年暮垂老)多病独登台⑧(历尽了艰难,深为憾恨志业无成而自己衰老;困顿潦倒,病后暂停了浇愁的酒杯)二、解释下列多义词(1)苦(2)回答案 (1)副词,极 使动用法,使……痛苦 辛苦 苦于,为……所苦 (2)转动,运转 盘旋的样子 返回,回到 量词,遍,次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答案 写景 颔联 俯视 肃杀萧瑟 多病登台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诗人登高所见所闻,“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勾画出一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画面B.三、四句写诗人远眺所见,仰望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C.五、六句诗人把以上景物描写蕴含的情感明朗化了,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心境。
D.七、八句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悲愁难以排遣,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答案 A解析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画面”错,描绘的是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万里悲秋长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D.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答案 B解析 A项,疾—急C项,长—常,做—作D项,双—霜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名词,水中的小块陆地B.潦倒新停浊酒杯 新:副词,刚刚C.惟觉时之枕席 觉:动词,感觉D.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动词,超出答案 C解析 觉:音jué,动词,醒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恨:痛苦恼恨B.渚清沙白鸟飞回 飞回:(鸟)飞回巢穴C.瀚海阑干百丈冰 阑干:栏杆D.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答案 D解析 A.苦恨:深恨苦,极,深B.飞回:飞舞盘旋C.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4.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 ,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①孤月浪中翻 ②鹳鹤追飞静 ③豺狼得食喧 ④薄云岩际宿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答案 B解析 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整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①“翻”与③“喧”押韵,①③应是两联中的下句④①对偶,②③也对偶,各自应分别归于同一联豺狼”象征发起战乱的军阀,与尾联关系密切,故排序应为④①②③故B项最恰当5.下面四首诗,都写到秋天,根据作者表达的悲喜情感以及情感的轻重,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曹操的《观沧海》——杜甫的《登高》B.杜牧的《山行》——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曹操的《观沧海》C.曹操的《观沧海》——杜甫的《登高》——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D.杜甫的《登高》——曹操的《观沧海》——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答案 D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将四首写到秋天的诗词,按作者表达的悲喜情感以及情感的轻重排序,就要理解这四首作品的内容并把握情感,然后按顺序排列即可杜甫的《登高》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愁情最重;曹操的《观沧海》,全诗的基调苍凉慷慨,感情深沉,较之杜甫的《登高》,虽都体现“深沉”,但在情感上较为昂扬。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表现出淡淡的欢愉;而杜牧的《山行》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是一首秋色的赞歌,感情昂扬向上这样分析答案该选D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以前的诗一般称为古体诗,如《诗经》《离骚》、两汉南北朝乐府近体诗指的是格律诗,唐以后也有诗人用古体写诗,如“歌”“行”“吟”“引”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古体诗B.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有五言、七言律诗,绝句有五言、七言绝句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讲究对仗、平仄,要求双句必须押韵如陶潜的《饮酒》即为近体、五言律诗C.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颔联与颈联)讲究对仗如杜甫的《登高》一诗,句句皆律,被称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D.古体诗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曹操的《短歌行》是四言,陶潜的《归园田居(其一)》是五言,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言答案 B解析 陶潜的《饮酒》为古体诗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 , ”两句,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3)《登高》中,杜甫写登高所见秋江之景,视线由高处转向江面洲头,用“ ”一句,描写出一幅精美的画面;用“ ”表现忧愁绵绵不绝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体现海日东升、浮光跃金、天鸡破晓的壮美晨光的诗句是“ , ”5)在《春望》与《登高》中,杜甫写白发以表现自身的忧愁困窘的心情与生活,这两句分别是“ ”和“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3)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4)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5)白头搔更短 艰难苦恨繁霜鬓二、课内精段鉴赏阅读《登高》这首诗,完成8~9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8.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其中“风”与“渚”,“天”与“沙”,“猿啸”与“鸟飞”,对仗工整B.颔联“萧萧”“滚滚”使“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加形象,景象萧瑟、阔远。
C.颈联,“常”极言诗人客居他乡之久,抒写思乡情切;“独”突出孤独无依,处境艰难D.首联写眼前景物;颔联渲染秋天气氛;颈联表现情感,先后从时、空两面着笔;尾联归结潦倒的根源答案 D解析 “先后从时、空两面着笔”错,颈联是先后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9.《登高》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 答案 首联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风急天高,猿啼悲哀,渚清沙白,飞鸟回翔,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景图,意境雄浑高远一个“哀”字,让景有了浓重的感伤色彩,营造出凄凉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