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

卢卡****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KB
约13页
文档ID:320387405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_第1页
1/13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  【说明】网络发布为译者原稿,文章中涉及多处日文标题、作者、出版社名称,正式刊发时已译为中文或有所删节,为方便读者查寻和检索,现一仍其旧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开场于十九世纪明治时代(1868-1912)的中期,此后经历了约10多年的研究历程在此期间,研究方法及研究角度先后出现了两次大的转变,一次在20世纪30年代,一次在70年代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开展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开拓期阶段〔1900~1930〕;2、兴旺期阶段〔1930~1970〕;3、现阶段〔1970以来〕一开拓期的研究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主要包括数学、医学和天文学三个方面在这三个领域的奠基人分别是:三上義夫(1875-1950)、富士川游〔1865-1940〕、新城新蔵〔1873-1938〕三上義夫是日本的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也是该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三上早在1905年即开场致力于日本和中国的数学史研究,在此之后,从1911年至1919年期间于东京大学钻研哲学、数学等方面的学习与研究,他的主要代表作是1、TheDevelPentfatheatisinhinaandJapan,LEipzig。

2、AHistryfJapaneseatheatis,hiag,19143、?文化史上より見たる日本の数学?(?哲学雜誌?421-6,1922年1947年創元社出版了单行本)4、?支那数学の特色?(?東洋学報?15-4,16-1,1926)5、?清朝時代の割園術の発達に関する考察?〔?東洋学報?18-34、1930〕6、?関考和の業績と京坂の算家並に支那の算法との関係及比較?〔?東洋学報?20-1;22-1、1932〕7、?支那思想--科学(数学)?(岩波書店,1934)等三上最初对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的主要动机在于日本数学是在中国数学的根底上开展而来的,所以他认为研究日本的数学史首先要搞清中国数学的历史开展过程三上的研究不仅从数学史上展开讨论,而且进一步开展为从文化史的角度进展研究在上述成果中,1和2是关于中国和日本的数学通史,3是一部从文化史角度研究数学史的科学社会史专著4以下是三上義夫对中国数学史进展的各种详细考察,对中日两国数学内涵进展的比拟研究此外,同时期东北大学数学系的林鶴一〔1873-1935〕在关于中国数学史研究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成绩,代表作有?支那ニ於ケル弧背綴術及圓周率ニ就テ?一、二,〔?東京数学物理学会記事?、1909-1910〕。

同大学的藤原松三郎〔1881-1946〕也是研究中国数学史的著名学者藤原先后在中国数学史研究方面发表了?支那数学史の研究?1-4(?東北数学雜誌?46-48,1940-1941);?宋元明数学の史料?(?帝国学士院記事?3-1,1944)藤原还对中国数学给予朝鲜的影响等等进展了研究日本的中国医学史研究与数学史研究同样开场于19世纪末,其目的是为理解明日本医学的历史开展明治初年是日本医学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时期原来从中国传来的汉方医学逐渐被西洋的近代医学所取代特别是1874年明治政府公布了“医制〞,正式宣布日本只成认西洋医学1883年又公布了“医生开业考试规那么及医师免许规那么〞,从制度上彻底杜绝了中国医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开业从十九世纪末开场,在日本形成了西洋医学的独尊场面但是,与此同时,出现了研究日本医学历史演变的动向代表人物是富士川游富士川游是日本医学史研究的创始人,生于一个以中医诊疗的医生家庭,从小承受的是中医学方面的熏陶1881年考入广岛医学院,开场学习西洋医学科学,并开场了日本医学史的研究以后赴德国留学,主要研究内科学等1934年出版了?支那思想---科学(医学)?(岩波書店)富士认为医学史是文化史的一局部,医学史的研究范围应该包括医学知识的历史,医学家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疾病的历史,特别是民众常见病的历史开展。

此外,还有廖温仁?支那中世医学史?(力二ヤ書店,1932年出版,1981年科学书院出版社再版)这是日本最初的中国医学史专著,书中介绍了汉唐宋元时代的医学开展,以及外国医学的传入、医疗制度、医书目录、医学各领域的历史和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疾病等等作者毕业于东北大学医学专业,之后又在京都大学学习中国史,具有医学和历史两个方面的渊博知识关于中国的本草学,即药学史的研究者有中尾万三中尾发表了?漢書藝文志より本草衍義に至る本草书目の考察?(京都药專药窗会,1928)支那思想---科学(本草の思潮)?(岩波書店,1934)等论著还有白井光太郎?本草学論考?四卷,(春阳堂、1933-1934,科学書院1984年再版)日本的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是从天文年代学开场的,日本的近代天文学的创始人是新城新蔵新城189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随后赴德国留学,1918年就职京都大学,开设了宇宙物理学课程1929年出任京都大学校长新城在宇宙进化的问题上,发表了“流星尘〞的理论新城在天文学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绩,其中引人瞩目的是他在中国天文史上的研究在这一领域,新城先后发表了?東洋天文学史研究?(弘文堂、1928,臨川書店1989年再版)。

こよみと天文?(弘文堂、1928)、?支那思想--科学(天文)?(岩波書店、1934)等新城利用现代天文学的理论与知识分析中国古典文献的记载他对?春秋左传?的成书年代进展了考证他从?左传??国语?中关于岁星的记载,推定该书应该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另外,新城根据?春秋?、?史记?、?汉书?等有关历法的史料,考察了从周初到太初改历(公元前104年)构成的长历,他发现“太古以来到太初约两千年的天文学的历史开展,是一种完全自发的演变历史,丝毫看不到任何外来影响的形迹〞新城的这一论证打破了当时流行的中国天文历法来源于西方的观点在此之后,新城的学生,1926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宇宙物理学专业的能田忠亮继承了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事业,也获得了卓越的成果能田根据研究发现,中国最古的天文算法书?周髀算经?的成书年代应该在东汉末年,作者是赵君卿同时他通过研究?礼记?中记载的月令,认为书中记载的天文现象所反映的时代,属于公元前620年(前后误差百年)范围之内,这一结论直至今天仍然被很多学者所成认他先后出版了?東洋天文学史論叢?(恒星社、1943)、?曆学史論?(生活社、1948)能田认为科学史的研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周密的文献考证;第二是严密的自然科学素质。

缺少其中任何一点都不可能进展天文学史的研究日本在天文学史方面之所以可以出现像新城和能田这样的著名学者,主要原因与京都大学宇宙物理学科的优良传统学风,以及京都大学所特有的研究中国学问的坚实底蕴亲密相关而且,当时学术界的争鸣气氛也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天文学史研究因此而不断完善新城曾经这样说过:“我从批判者那里得到了许多裨益当时,学习院大学教授飯島忠夫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方法、学术思想给了我很大启发特别是通过他对我的反对意见,我发现了自己研究中的一些弱点〞飯島忠夫也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方面的专家,发表了许多论著主要代表作有?支那曆法起源考?(恒星社、193,第一書房198年再版)飯島的一个主要学术观点认为:中国的天文历法是战国时代由西方传入的新城与能田对于这一观点进展了论争当时,支持飯島观点的还有橋本增吉橋本著有?支那古代曆法史研究?(東洋文庫、1943,東洋書林1982年再版)他在书中指出中国的二十八宿和十二支是战国时代以前承受了古巴比伦天文学的影响才成立的但是,更多的日本学者认为中国的星座与星名是中国自有的,上述新城的研究既是其中的一例除去上述三个研究领域以外,日本学者在其它方面获得的成就还有历史地理学方面的小川琢治〔1870-1971〕?支那歷史地理研究?正续、〔弘文堂1928-1929〕;度量衡史方面的藤田元春〔1879-1958〕?尺度綜考?〔刀江書院、1929,临川書店于1967年再版〕;音乐史方面的田辺尚雄〔1883-1984〕?最近科学上より見たる音楽の原理?〔内田老鶴圃、1916〕;?音楽音響学?〔音楽之友社、1951〕。

田辺190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物理系,一生致力于中国古音律学开展历史的研究,是世界上首先开场研究中国音响学史的学者此外,这个时期关于中国建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应该提到的有:伊藤清造?支那の建築?〔大阪屋号書店1929〕;八木奘三郎?支那住宅志?〔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1932〕;伊東忠太?東洋建築の研究?上下〔竜吟社、1936〕;関野貞?支那の建築と芸術?〔岩波書店、1938〕等著作转贴于论文联盟.ll.  二兴旺期的研究从1930年到197年,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史研究班为中心展开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开展,把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奉献最大的就是这个研究班的班长薮内清教授薮内清1929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宇宙物理学专业,1967年出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1972年美国科学史学会授予薮内清科学史学家的最高荣誉Sartn金奖薮内清一生著書甚丰,主要代表著作有:1、?支那の天文学?〔恒星社,1943〕;2、?隋唐曆法史の研究?(三省堂,1944);3、?汉書律曆志の研究?(与能田忠亮合作,全国書屋,1947);4、?中国の天文曆法?〔平凡社,1969〕另外,在中国数学史方面,薮内清还出版了以下著作:?支那数学史概說?(山口書店,1944);?中国の数学?(岩波書店,1974)。

在科学文明总论方面有?中国古代の的科学?〔角川書店,1964〕;?中国の科学文明?(岩波書店,1970);?中国文明の形成?(岩波書店,1974)等薮内清在中国科学史领域中,主要对中国历算学,即关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的关系进展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日本学者认为,薮内清的研究,为日本学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以及历法理论的理解提供了一种可能薮内清没有把自已的研究限定在某一个领域内,而是对中国科学史的总体展开了研究,特别是对其整体的开展进展了大量的研究在日本,首先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科学史的是薮内清他在1970年的?朝日新闻?上这样写道:“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与年代学的研究不同,它不是历史的辅助学科,它和政治史、经济史一样,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古代文明中,天文学一直属于高层次的科学而且深深的染上了世界各种文明时代所具有的特色构成中国天文学史主流的是历法的研究和以占星术为目的的天文观测为什么这个领域得到了如此高度的开展,在这个领域里曾经进展了哪些研究,这些都是我最初感兴趣的问题〞薮内清在方法论上的一个奉献是:他认为中国天文学的研究,不应该仅仅看作是历法理论的研究,而应该作为中国文明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来把握,其研究对象应该包括历法以及所涉及的政治思想。

他认为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革命频发的历史,革命后的新朝廷为了使民心一新,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历改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新政权的正统性太初改历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明显例证因此,研究中国历法必需要从政治思想的深度来分析和考察薮内清的天文学史研究领域及其广泛,从殷商到清代,同时对印度,伊斯兰,古希腊等天文学史也进展研究薮内清在这样一个广阔的领域内,对中国天文学史的全过程进展了独到的研究,获得了为世人注目的业绩日本学术界认为,薮内清之所以可以获得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与他的研究方法亲密相关他不仅继承了京都大学宇宙物理学的创始人、新城新蔵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而且研究的精细程度又超过了新城新蔵薮内清通过一个个单独问题的分析观察,最后得到了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总体的正确认识同时,京都大学的中国学的研究方法也给予薮内清很大影响当时,京都大学的中国学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江户汉学、清朝考证学和法国汉学京都大学学风的最大一个特点是重视文献考证薮内清的学生时代,正值京都大学的全盛时期,也是汉学家辈出的时期当时的教授有中国文学大家狩野直喜、中国史学大家内藤湖南、中国科学史方面那么有小川琢冶和新城新蔵等著名教授另外,对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