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

卢卡****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KB
约6页
文档ID:320285450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_第1页
1/6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  一、引言  美国分论文联盟.Ll.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将定义的方式分为三种,即规定性定义、描绘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指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描绘性定义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绘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在我国,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同时具备规定性、描绘性和纲领性,这种形势说明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内对教育技术定义仍未有统一的界定,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自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等教育名家将美国20年代产生的的视听教育概念引入我国以后,教育技术就如雨后春笋在我国蓬勃开展起来中国教育技术定义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演变过程,并且时至今日还在根据国际学术动向和社会、科学的开展不断演变着  二、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过程及原因  〔一〕定义  1936年,电化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名词被首次提出,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概念,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教学中使用到的幻灯、电影、播送等设备都要用到电,另一方面,电化教育的叫法说明现有教育手段已经区别于传统教育而进入了教育的现代化。

  1、1981年定义  所谓电化教育,主要是指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去做教学工作,以进步学习效率,用的除视听工具外,还要辅之以相应的电气化的嗅觉、肤觉、味觉等工具,以获得最大效果〔萧树滋〕  2、1983年定义  指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进展教育、教学活动〔萧树滋〕  3、1985年定义  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南国农〕  4、1988年定义  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萧树滋〕  5、1994年定义  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展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理论〔AET〕  6、1998年定义  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展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南国农,李运林〕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理论〔李克东〕  教育技术是根据教育理论和科技知识,开发和使用各种媒体及其他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一种理论和研究。

〔章伟民〕  7、1999年定义  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理论〔李克东〕  8、2000年定义  e-Eduatin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研究与人类学习行为有关的各个要素及其互相关系的活动规律,以促进学习的理论与理论〔黎加厚〕  教育技术是为教育的施行和进步教育的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工具与所要求的教育参与者的技能之和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对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和对教育参与者技术素质的培训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教育技术可起到支持教与学和优化教与学的作用,其核心目的是促进学习〔彭绍东〕  9、2001年定义  结合AET94新定义,我们可以将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展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理论,包括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储媒体与教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教学过程的理论与理论、教学设计与开发、远程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技术等内容〔祝智庭〕  10、2022年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进步绩效的研究与符  合伦理道德的理论。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师生译AET2022教育技术定义〕  〔二〕原因分析  1、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影响  从AET1994定义引入我国以后,教育技术定义的界定几乎都是采用翻译过来的版本,包括教学技术、教育技术等概念上的表述电化教育自1998年起就不复存在,在经历了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e-Eduatin等模棱两可的概念之后,教育技术最终在质疑和争议中站稳脚跟,很大原因就在于美国AET定义的影响从媒体论-媒体论、方法论并存-领域论-过程论-理论和理论论,这一过程标志着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开展日益走向成熟AET定义的引进,方便了我国同教育技术开展先进的国家进展交流,也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程度向国际程度的靠拢  2、科技的开展  从夸美纽斯提出直观教学,教学形式和手段就开场摆脱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形式,在更有利于学生承受知识方面下功夫战争使得幻灯、无声电影用于教学中,也使得培养人才变得不那么吃力;有声电影、录音机等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更是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教育轻易地实现了全面化、独立化、自主化、国际化,更到达了终身化学习的目的,使得知识激增,文化繁荣正是科技的不断开展,才使得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占得比重越来越明显,从辅助学习到促进学习,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交流、生活及学习方式。

每一次定义的演化就是科技开展程度的映射  3、教育改革的呼声  教育技术真正的实如今教学中的应用是二战期间对培养大批的军事化人才的需要,我国电化教育的出现也正是为了实现教育改革,正是其教育方式改革的呼声使得教育技术拥有了生长的乐土从教育技术的定义不难发现,教育技术人员的目的在不断的发证着变化:从进步教学效率到优化教学效果,从促进学习到进步绩效,教育改革的目的越来越明确,主旨越来越明晰,也越来越反响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4、社会需要后现代主义异军突起  后现代主义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把批判作为认识的工具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教学渐渐淡出主旨,技术至上主义一直弥漫在教育技术的领域之中,一些技术至上者一味盲目追求技术的创新应用,不考虑现实问题,给教育事业的开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所以,职业道德问题越来越成为教育技术关注的问题,为保护教育技术人员的安康、平安,对理论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并且在行业间对相关著作能给予准确的评价,教育技术定义首次在表述中将道德问题列入其中,不得不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响  三、启示  〔一〕坚持教育技术外乡化  拿来主义固然重要,但是在吸收、消化的同时也要考虑详细国情,借鉴其名称与定义以及与之相随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思想体系等精华时也要坚持教育技术外乡化,使其在原有的开展根底上逐渐转化,在以国际接轨、论文联盟.Ll.追求学科统一化为目的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技术的本质,将优化教学效果作为最终目的方能真正的为我所用,发挥出教育技术应有的价值。

  〔二〕做好创新研究工作  教育技术的诞生源自于对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创新信念,也正是这种创新的源起,使得教育技术将系统论、传播学、电子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纳入其中,目的就是要不断的进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育技术不但推动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也使得教育自主化、全民化、终身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不再只是一句口号教育技术要不断吸收新的理论成果,更要有创新的理论基矗  美国的密歇根州立大学是教育技术学排名位于前列的高校,曾任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的赵勇博士提出教育技术要以创新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不但要关注学生,更要关注技术,关注技术的突变性和永久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盛行,由行为主义提倡的行为管理、程序教学、教学机器在教育领域中的创新领域使视听教学的名称为人们认识并认可;8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使用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创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90年代因特网的诞生标志着教育技术领域的创新时机再次到来,互联网的学习环境,网络化的学习形式将学习的范围大大延伸,也将教育主体创新为机器和网络;如今,信息化与网络化已成现实,远程教育、各种教学资源等等会聚并应用到教育技术领域,教学工具的不断翻新、教学手段与环境的创新、教学资源的创造等等使得使得教学改革有了理论的根底,也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相信只要不断的创新,教育技术的明天会越来越好,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明晰。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立  AlanJanuszeski与ihaellEilda将职业道德的含义分为三种:对个体成员的尊重,比方对材料使用权的保护,以及尽力保护职业人员的安康与平安;对公共社会的尊重,比方对教育事务应该发布真实的言论,或者对本行业应该提供公正而平等的效劳:以及对自身职业的尊重,比方要不断进步专业知识与技能,要准确评价出版的作品和观点等总之就是要尊重别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  有人把教育技术比作双刃剑,因为它在改善我们学习环境、进步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2022美国AET新定义将职业道德建立作为其中的一局部内容向我们传递了三个信息:〔1〕职业道德问题属于教育技术的范畴,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已经开场影响教育技术的声誉和社会的和谐开展;〔2〕职业道德问题受到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视与关注说明教育技术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对个人来讲,素质不但包括业务程度更包括道德修养;〔3〕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也带来了相对存在的弊端,我们在懂得自我保护的同时也切记不进犯别人权益,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随着时代的开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文化的丰富,职业道德也会被赋予新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的树立平等、合作、  诚信、效劳的意识,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老实守信,合理的使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才是的教育技术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四、结语  论文联盟.Ll.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科技开展和学科建立的一个历史缩影,我们在审视教育技术的名称变化及定义演变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美国教育技术对我国教育技术开展带来的深入影响,在坚持教育技术外乡化、做好创新研究工作和加强职业道德建立的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反思,使教育技术在中国不断表达自身价值并得到长足的开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