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320212609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把满腔热忱和真诚爱心倾注给每一个青年学子,唤醒了一颗又一颗枯萎少年的心。那么,我们该怎样走进学生们的内心呢?热爱每一个学生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一个“爱”字贯穿了他的整个教育思 想,要教好学生,爱是基础,爱是主流。只有心中充满爱,才能真正做到用爱去教导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之间存有着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要想走进童心,就必须用心去理解他们。在与学生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总是注重他们的一言一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

2、界。我时常在想:“如果我是学生.,如果是 我 的学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说:“漂亮的学生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学生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 只有既爱“白天鹅”又爱“丑小鸭”的老师才能称得上真正 爱学生的好老 师。教学中,我 发扬“因为差,更要抓” “因为差,更 要爱”的敬业精 神。带着这份情感我 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 学习差的学生及调皮 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实行指导协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善 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 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 绪,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升了。在 爱的感召下,学生们个个都有了学 习的动力,班上差生也

3、越来越少了。注重每一个细节教师给予学生的爱,不但表现在生活上的细心照顾、活动中的耐心引导,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 作 中。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来。老师的性格 往往从 学生的身上也可体现出来。在学生的眼里,老师是“圣人”是完美无缺 的。常听家长和我沟通说:“我家的学生最听老师的话了,我说什么也不听 啊! ”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从细节抓起。陶行知说:“学生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 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在人的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 是第一位的。我每天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每当他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 总会在日记中流露出来。同

4、学之间发生矛盾了,爸爸妈妈出外打工了,或 父母离异了等等他们都会在日记中写下来,这时我总是 设身处地的给她提 出建议或安慰,逐步地我觉得学生们把我当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遇到不 开心的事情让我给她排谴,遇到开心的事让我与她一起分享。我总是忧学 生所忧,喜学生所喜,乐学生所乐,在“润 物细无声”中我悄然走进了学 生的内心。赞美每一个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不是圣人,学生也不是圣人,学生可能经常范些小毛病,但学生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教育得法,有一颗 宽容学生的心,用我们的爱去温暖他们,就能事半功倍。我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喜欢赞美学生,通过赞美使很多学生的成长发 生了改变,让我永远难忘。其中我

5、所教过的女生冷敏,因其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又因打工收入微薄,一年到头很少与学生联 系,就是逢年过节也很难在一起,学生就跟随其叔叔婶婶生活。从小缺乏 父母的关爱,其脾气非常古怪,性格非常内向,很多习惯也不好,学习成 绩平平,但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思维敏捷,人很聪明。我就时常把她叫到办公室里,请她坐下来谈心。每次都先肯定她的优点, 见她高兴之于,我又给她指出了她存有的一些缺点,希望她逐渐 改正,成 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平时不失时机的提醒她鼓励她,结果她 逐渐变得活泼 开朗,学习上也有很大进步。参加创新作文大赛还多次荣获内江市一等 奖,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内江二中,现在大学成绩依然 优秀。人们常常把教师比作园丁,那些被施教的对象一一学生,都十分希望 自己能像禾苗一样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管理的对 象,受教育的对象,站在你面前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浪漫如 花的学生,他 们是社会中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他们需要心 灵的沟通,需要情感的交流。所以,作为一名好老师,必须广施爱的甘 霖,像陶行知那样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满腔热忱用心用爱去做每一件事情,把爱洒满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