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及其英译 提要:本文分两局部对?孟子?及其英译进展综述性总结第一局部集中阐述注疏;第二局部讨论几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孟子?英译的情况以及各个时期较具影响的?孟子?英译本,并进展客观评述 关键词:孟子;?孟子?;英译 eniusandItsTranslatinintEnglish (hangshaUniversityfSieneandTehnlgy,hangsha410004,hina) ThepresentpaperakesaliteraturereviefeniusanditstranslatinintEnglish.Thefirstpartstatestheauthrsfenius,theriginfenius,asellasitsntents,statusandentaries.ThesendpartakesasuaryfthetranslatinfeniusintEnglishanditsinfluentialEnglishversinsineahstageasellasentsnthe. Keyrds:enius;enius;translatinfeniusintEnglish ?孟子?属于典籍。
典籍翻译不仅仅是词、句、章等语言单位之间的简单转换,而需要善译〔夏廷德2022:96〕,善译的根底是理解就?孟子?英译而言,理解那么表达为各种注疏 1?孟子?注疏 ?孟子?评注始于西汉,但由于?孟子?在汉代根本上属于诸子之书,因此当时研究?孟子?的人数并不多西汉时曾有扬雄的?孟子注?、程曾的?孟子章句?、刘熙的?孟子注?、高诱的?孟子章句?、郑玄的?孟子注?和赵岐的?孟子注?,但仅有赵歧的?孟子注?保存下来,其余几种均已散佚 赵岐的?孟子注?是现存注本最早的?孟子?注疏,全书共14卷,其特点在于注重各章文句的串讲、笺释他在每章的末尾缀以章指,概括每章的义理大旨赵岐还在全书之首著?孟子题辞?,简要表达孟子的生平、?孟子?的根本内容、特点以及著?孟子注?的过程赵岐孙奭2022,赵岐1998)赵岐注的最大优点是在名物训诂方面保存不少古义,注释大体也较为精到 南宋的?孟子?注疏影响较大的有朱熹的?孟子集注?和张栻(1133-1180)的?孟子说?朱熹的?孟子集注?语言简洁、精准,其讲解融汇各家思想,吸众多之精华朱熹在全书之首作序介绍和讨论孟子生平及?孟子?作者,并在书后附有孟子集注卷附录(朱熹1983)。
朱熹著述的?孟子集注?备受推崇,作为?四书章句集注?的一局部,数百年中被定为科举考试的必备教材,影响深远张栻的?孟子说?又名?癸巳孟子说?、?南轩孟子说?,该书前有自荐,说明其撰书经过张栻在该书中扩大和发扬孟子的学说,并表达了自己的政治、哲学观点 清代最有影响的?孟子?注疏当属焦循(1763-1820)的?孟子正义?,它是清代群经新疏的代表作孟子正义?考证训释,博采众论,但却不乏己见该书注疏分章进展,先录经文和赵岐的注,后写焦循的疏(焦循沈文倬1987)整书注释翔实,内容丰富清代戴震(1723-1777)的?孟子字义疏证?也较具影响戴震?疏证?是一部哲学著作,以疏证?孟子?字义的方式选择?孟子?中仁、义、礼、智等11个哲学范畴进展诠释,借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全书分上、中、下3卷,卷前有序,说明该书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目的(戴震1978,DaiZhen1990)此外,宋翔凤(1779-1860)的?孟子赵注补正?注重从语言学角度求证,当时也颇具影响 现代较有影响的?孟子?注疏是杨伯峻(1909-1992)的?孟子译注?杨先生的?孟子译注?将?孟子?7章分为14卷,对?孟子?的字音词义、历史知识、地理沿革、名物制度、风俗习惯及生僻字、破读和易生歧义和晦涩费解的词句作了详细的注解和简要考证,并译为白话文,书末附有?孟子词典?,与?译注?相辅相成(杨伯峻2022)。
2?孟子?英译 2.118-19世纪的?孟子?英译 2022年季红琴?孟子?及其英译第1期 最早的?孟子?英译根源于Davidllie(?-1828)的?中国古典:通称四书?(ThehineselassialrknlyalledtheFurBks)此书于1828年出版,是最早的?四书?英译本此译本附有大量注释,有利于读者理解原文尽管译文语言晦涩难懂,但作为最早的英译本,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世纪?孟子?英译的权威和核心人物是英国传教士、汉学家JaesLegge(1814-1897〕他精通中文,在西方汉学界影响宏大1861年在香港出版他译的?中国经典?(Thehineselassis)第二卷为?孟子?此?孟子?译本将原文、译文、脚注显示在同一页面,并在书末对文中提到的人、物附有详细说明,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此书后来成为英译?孟子?的典范,于1893年、1895年、1960年、1970年及以后在国内外屡次再版,影响宏大而深远唯一缺乏的是此译本语言过于忠实原文,有时晦涩难懂另外,Legge还著有?孟子的生平和学说?一书,于1875年出版,此书包含孟子的许多言论当然,Legge的成果离不开中国学者王韬(1828-1897)的帮助以及传教士Jhnhalers(1825-1899),JhnGan(1845-1922),BenjainHbsn(1816-1873),RbertA.Jaffray(1873-1945)和华人黄胜(1827-1902)等的助译。
中国论文联盟.Ll. 19世纪末,ArthurBlkeyHuthinsn(1841-1919)将ErnstFaber(1839-1899〕所著?孟子的思想:基于道德哲学的政治经济学说?(Theindfenius,rPlitialEnyFundedupnralPhilsphy)从德文版译成英文,适当修订,还附上注释(Huthinsn2022)此英译本于1882年在伦敦出版,并于1897年、2001年、2022年等屡次再版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如今仍然藏有此书1882年的英译本,网络上也有其电子版本 2.220-21世纪的?孟子?英译 20和21世纪的?孟子?英译得到长足开展,也获得了空前成果 英国著名汉学家和文学翻译家Arthuraley(1889-1966)一生撰著和译著二百多部,其中大局部与中国文化相关国内局部论文提到aley于1928年英译并出版?孟子?遗憾的是,据我们考证,并无资料显示aley曾翻译过?孟子?,只是在他1939年出版的?古代中国的三种思维方式?〔ThreeaysfThughtinAnienthina〕一书中提到孟子的思想(Arthuraley1956:81)。
英国政府官员LenardArthurLyall(1867-?)一生翻译数部中国典籍,包括?孟子?〔enius〕他的?孟子?译文根本使用单音节英语,译文获得良好语言效果,同时还将每章都标上序号,便于读者阅读查询该译本1932年在伦敦出版,此后数次在不同地区再版 1942年,英国翻译家LinelGiles(1875-1958)所译?孟子一书?〔TheBkfenius〕在伦敦出版,该书被收入?东方人的智慧丛书?,是一部语言流畅、几乎无误的译本遗憾的是,该译本只是?孟子?的删译本Giles在翻译时省略了很多?孟子?原文的章节,并且打乱原文顺序,译文也没有标明章节顺序和省略说明,给读者理解原文带来一定困难Nivisn1980:97) 19世纪50年代,著名诗人EzraPund(1885-1972)将?孟子?(enius)等中国典籍译成英文,向西方介绍中国哲学价值观,可惜他所译?孟子?并非?孟子?全文,只是原文局部节选,而且是从诗人而非汉学家角度翻译的 1960年,纽约出版翻译家JaesR.are的?孟子说?(TheSayingsfenius)are的译本虽以括号形式穿插许多讲解性文字,但没有脚注,而且译文中很多词语是are根据词源学自己创造的,不乏怪异,难以理解。
Nivisn1980:97-98) 20世纪60年代,.A..H.Dbsn(1913-)译的?孟子:为普通读者编注的最新译本?(enius:ANeTranslatinArrangedandAnntatedfrtheGeneralReader)也颇具影响该书重新编排整理?孟子?原文,围绕?孟子?的内容、孟子本人及孟子的教学等7个不同方面将全书分成7章,并在书首加上孟子和?孟子?简介(Dbsn1963)该译本行文流畅,增强了原文的故事性,对学生和其他初学?孟子?者有一定帮助但译本的编排与原文差异较大,使译文失去原文的行文特色和风格 1965年,由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蔡沉父子(huhaiinberghai)翻译和编辑的?孔子圣书及其他中国经典?(TheSaredBkfnfuius,andthernfuianlassis)在纽约出版发行,该书第二局部载入蔡氏父子合译的?孟子?与Dbsn的?孟子?译本相似,蔡氏父子将?孟子?内容按照不同主题分成4局部,附上副标题(hai1965:91-220)虽然各局部的章节都用括号注释了原文的章节序号,但还是为读者查找带来了诸多不便 20世纪70年代出了一部非常优秀的?孟子?英译本著名翻译家和哲学家D..Lau(1921-)翻译的?孟子?(enius)。
Lau的?孟子?译本1970至1984年先后分别由企鹅出版社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译本编排与?孟子?定本一样,书首添了序言,书末加上附录、注解和人名、地名检索Lau教授汉语功底深沉,所作?孟子?序言是众多?孟子?译本里最成功的序言之一他深化阐释孟子本人的观点、?孟子?的核心理论、孟子与孔子、荀子思想的异同等,为读者对背景知识的理解提供了很大帮助(Lau1970)Lau所译?孟子?语言流畅,更正了多处前人的误译,是不可多得的好译本但可能由于译本序言内容非常丰富,Lau的译文脚注较少,对儒家文化理解不多的读者可能有一定难度 20世纪90年代以前,真正意义上由中国学者独立完成的?孟子?英译本几乎没有其后?孟子?英译出现中外齐进的场面1993年由赵甄陶(1921-2000)翻译的?孟子?(enius)出版发行了该译本是90年代后期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孟子?英译本,后被?大中华文库?收录,1999年再次出版大中华文库?的?孟子?译本是众多?孟子?英译本中为数不多的将原文、白话文和英文对照的译本之一该译本按?孟子?定本顺序编排,标有章节序号,书末附有译名对照本,便于读者对照阅读(杨伯峻赵甄陶等1999)。
译文语言采用现代英语,行文流畅,对现代读者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好译本唯一缺乏的是该译本通篇没有注释,不理解中国文化和儒家哲学的读者要彻底弄清原文含义,还须查阅一定资料 1998年,著名诗人和翻译家DavidHintn译的?孟子?(enius)在纽约出版发行此译本编排仿照?孟子?定本顺序,采用现代英语,语言流畅,合适现代读者Hintn在正文前参加春秋战国时期局部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标明孟子到访的主要诸侯国的地理位置,这在众多?孟子?英译本中实属难得 1999出版的由何祚康先生译的?孟子?(enius)也较具影响,被编入?汉英对照中国圣人文化丛书?系列该译本以蔡希勤编的?孟子?为中文文本,按照?孟子?定本7大章14卷的顺序排版,并在卷首参加前言,简要介绍孟子的生平和?孟子?成书史此书将原文、白话文、译文对照编排,便于查找和阅读 21世纪初,国内出了数本?孟子?英译本,较具代表性的有何祚康、郁苓译的?孟子名言录?〔Qutatinsfrenius〕,郁苓译的?孟子的故事?(TheLifeandisdfenius),汉佳、王国振译的?亚圣〔孟子〕?(eni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