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报告1800字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评价法—信号侦查论实验时间 2011-11-23 15:10:22实验地点实验仪器 计算机和Psykey中信号侦查论---评价法实验目的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卓京鸿 通过图片再认,学习信号侦察论及其基础程序评价指导老师 法1实验内容、目的、意义 实验内容: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个体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信号检测论其本质是一种统计决策程序辨别力d':亦称感觉敏感性不受情绪、期望、动机等变数影响d'值高说明辨别力强实验目的:通过对本实验的操作,学习实验的基础程序信号侦察论有三个基础实验程序,即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其中,评价法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被试更多的信息 通过对本实验数据的处理,进一步学习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绘制ROC曲线 实验意义:信号侦察论不仅测定人对信号的反应,也测定人对噪音的反应,因而能够将人的感受性与其判断标准区分开,并且分别用不同的数量来表达在评价法中,不仅要求被试对有无信号作出判断,还要求按规定的等级作出评价,即说明每次判断的把握有多大。
因而可测得本人的感受性与辨别性,从而更好地了解实验过程与实验内容2方法与步骤本实验用图片再认来做评价法实验刺激有两套:一套是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内容不同)作为信号SN;另一套是没有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也不同,但与相应的第一套相似),作为噪音N每张图片呈现时间为2000ms,图片呈现之间的间隔时间为1000ms第一步,先让被试识记第一套图片,计算机屏幕随机呈现每张图片2s,间隔1s,60张图片连续呈现;第二步,把这60张识记过的图片与第二套60张图片混在一起,仍按上述的方法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照规定的五个等级按键作出评价1代表0%的把握刚才看到,2代表25%的把握刚才看到,3代表50%的把握刚才看到,4代表75%的把握刚才看到,5代表100%的把握刚才看到计算机自动记录下被试对两类图片做出5种反应的次数3实验结果===== 结果分数 =====---------------------------------- 类型 1 2 3 4 5 合计 ---------------------------------- 信号 3 2 2 2 51 60 噪音 37 13 3 3 4 60---------------------------------- 4讨论根据本人的实验数据整理出反应的累积次数。
根据累积次数算出P(y/SN),P(y/N),根据PZO转换表,查出相对应的Z与Od'=Z击中— Z虚惊 ??oo击中虚惊由整理的数据可看出,辨别率d’除了在类型2上与其他三个差别较大,在类型3,4,5中基本不变而判定标准的β值随着标准的提高而变化,这基本符合信号侦查论当β大于1时,即类型5,被试的标准掌握的较严 ROC图:ROC曲线P(y/SN)0.960.940.92P(y/SN)0.90.880.860.840.050.10.150.2P(y/N)0.250.30.350.4ROC曲线Z(y/SN)Z(y/SN)-1.8-1.6-1.4-1.2-1-0.8Z(y/N)-0.6-0.4-0.21、由ROC曲线P坐标图分析得,曲线基本是平滑,在横坐标0.15前上升较快,在0.15之后基本平缓上升,是一条减速的曲线在ROC曲线Z坐标中,曲线近似是一条直线,虽然离对角线较远,但也能说明本人在测试过程中感受性基本一致2、虽然ROC曲线与标准曲线有差异,但总体符合标准曲线的趋势3、同时,由结果而得到的图与实验理论本身存在着差异可分析得:被试对刺激的感受性受额外相关变量的影响,如实验接受的位置,刺激呈现的时间、方式;实验过程周围环境和被试者的心情也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5结论由于只是本人的数据,实验不排除存在误差6参考文献7附录(可以附上原始数据)第二篇:评价法——信号检测论 1800字关键词 信号检测论 评价法 ROC曲线 辨别力 判断标准 1 前言 随着阈限理论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诞生了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受部分它最早用于通讯工程中,即借助于数学的形式描述“接受者”在某一观察时间将渗有噪音的信号从噪音中辨别出来19xx年,人们开始把信息量概念引用于雷达信号检测中来,提出一系列综合最佳雷达系统的新观念其基本特点是理想接受机能从信号和噪音混合波形中提取最多的有用信号从50年代起,人们在广泛运用现代数学工具基础上,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信号检测理论信号检测论为什么能用于心理学?这是由于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过程可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因此有可能应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对它进行分析信号检测论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加深人们对感受系统的理解通常把刺激变量看作是信号,把刺激中的随机物理变化或感知处理信息中的随机变化看作是噪音这样,人作为一个接受者对刺激的辨别问题便可等效于一个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
显然噪音的统计特性确定后,便可应用信号检测论处理心理学实验结果于是,坦纳和斯韦茨等人最早在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中把信号检测论应用于人的感知过程,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本次实验尝试用信号检测论—评价法,来比较不同被试对图片再认的准确性和判定标准,并学习信号检测实验的基础程序之一----评价法2 方法2.1 被试两名被试,被试甲和被试乙,女,年龄分别为21岁,20岁;2.2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在电脑上操作;2.3 实验程序2.3.1 调整至进行测试的界面,让被试坐好;2.3.2 主试指导语如下:“请你来做一个记忆实验,我先给你看60张图片,要求你尽量记住这些图片,电脑播放这些图片的速度是每一秒钟一张”;2.3.3 图片呈现结束后,主试指导于语如下:“现在电脑会呈现120张图片,其中一半是你刚才看过的,另外一半是新的图片我给你看一张图片时,你就要判断它是不是刚才看到过的看过的图片作为信号,请按下列标准按键:5——90%的可能为信号,4——75%的可能为信号,3——50%的可能为信号,2——25%的可能为信号,1——25%以下的可能为信号;你必须在5秒之内完成判断请你快些判断2.3.4 一个被试实验结束后,换另外一个被试,程序和前一个被试相同。
3 结果3.1两被试再认图片的五类反应次数及概率:被试甲:略 被试乙: 略3.2绘制ROC曲线(P坐标):被试甲: 略 被试乙:略 比较两被试的ROC曲线(P坐标):绘制ROC曲线(Z坐标):被试甲: 略 被试乙:略3.3 两被试再认语词按四种判定标准的累积次数3.4两被试再认图片的dˊ和β值:被试甲:略 被试乙:略3.5从本实验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被试乙对图片再认的能力高于被试甲(比较dˊ)4讨论4.1 比较两被试的判断标准有无显著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F=7.076,p=0.029>0.01方差齐性t=0.998,df=8,p=0.348>0.05,所以认为两被试的判定标准无显著差异4.2 本次实验中两被试的P坐标ROC曲线比较圆滑,说明两名被试的对图片的再认能力在整个实验中保持一致;4.3从两被试的P坐标ROC曲线上,可以发现被试乙的曲线与机率线的距离较被试甲的曲线与机率线的距离远,这说明了被试乙的图片再认能力比被试甲强;4.4被试甲的最后一个β值非常大(3478),是因为被试甲在C5时的虚报率为0,所以导致了β值的突然增大4.5有无法只要求被试判断出现的刺激是信号还是噪音,而评价法不仅要求被试对有无信号作出判断,还要求按规定的等级作出评价,即说明每次判断的把握有多大,这样被试在一个实验中就会有几个标准。
所以比较有无法和评价法后可以发现,后者能提供更多信息5结论(1)两被试采用的判定标准无显著差异;(2)两被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再认能力保持的比较一致,被试乙的对图片的再认能力比被试甲高3)评价法与有无法相比,评价法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报告发表于:2022.5.15来自:字数:1838 看范文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评价法—信号侦查论实验时间 2011-11-23 15:10:22实验地点实验仪器 计算机和Psykey中信号侦查论---评价法实验目的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卓京鸿 通过图片再认,学习信号侦察论及其基础程序评价指导老师 法1实验内容、目的、意义 实验内容: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个体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信号检测论其本质是一种统计决策程序辨别力d':亦称感觉敏感性不受情绪、期望、动机等变数影响d'值高说明辨别力强实验目的:通过对本实验的操作,学习实验的基础程序信号侦察论有三个基础实验程序,即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其中,评价法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被试更多的信息。
通过对本实验数据的处理,进一步学习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绘制ROC曲线 实验意义:信号侦察论不仅测定人对信号的反应,也测定人对噪音的反应,因而能够将人的感受性与其判断标准区分开,并且分别用不同的数量来表达在评价法中,不仅要求被试对有无信号作出判断,还要求按规定的等级作出评价,即说明每次判断的把握有多大因而可测得本人的感受性与辨别性,从而更好地了解实验过程与实验内容2方法与步骤本实验用图片再认来做评价法实验刺激有两套:一套是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内容不同)作为信号SN;另一套是没有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也不同,但与相应的第一套相似),作为噪音N每张图片呈现时间为2000ms,图片呈现之间的间隔时间为1000ms第一步,先让被试识记第一套图片,计算机屏幕随机呈现每张图片2s,间隔1s,60张图片连续呈现;第二步,把这60张识记过的图片与第二套60张图片混在一起,仍按上述的方法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照规定的五个等级按键作出评价1代表0%的把握刚才看到,2代表25%的把握刚才看到,3代表50%的把握刚才看到,4代表75%的把握刚才看到,5代表100%的把握刚才看到。
计算机自动记录下被试对两类图片做出5种反应的次数3实验结果===== 结果分数 =====---------------------------------- 类型 1 2 3 4 5 合计 ---------------------------------- 信号 3 2 2 2 51 60 噪音 37 13 3 3 4 60---------------------------------- 4讨论根据本人的实验数据整理出反应的累积次数根据累积次数算出P(y/SN),P(y/N),根据PZO转换表,查出相对应的Z与Od'=Z击中— Z虚惊 ??oo击中虚惊由整理的数据可看出,辨别率d’除了在类型2上与其他三个差别较大,在类型3,4,5中基本不变而判定标准的β值随着标准的提高而变化,这基本符合信号侦查论当β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