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

xx****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18KB
约6页
文档ID:319701912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_第1页
1/6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注释 篇一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 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许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 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 对镜照看苍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闻名遐迩, 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比! 译文 篇二 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 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深厚的边地气氛和昂扬的战斗心情又妙在对仗工整,顿挫铿锵,且一气贯注,组接无痕,以其雄放豪迈的气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联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 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间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

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呈现了诗人困难的内心世界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忱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诸葛亮,施展理想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三 书愤二首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翻译 我这白发稀疏的老头幽住在镜湖旁,只有公正的天地能洞察我报国无门的忠肝义肠 遭难的苏武熬住了十数年吞毡咽雪的风霜,忧愤的张巡面对叛贼恨得把牙齿咬碎嚼光 丝丝的春雨飘洒在上林苑的乱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见了洛阳宫的'断砖破墙 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苍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岁月消逝,挡不住镜里会照出两鬓秃残的模样,自信我的报国红心却依旧忠贞刚毅! 年老了就该不穿紧身的军装,但悲愤常在,还要让寒光闪闪的宝剑刺向敌人的心脏! 曾经近十年驻守在遥远的的博岭的前哨,还要到万里皋兰跃马横枪实现我雄伟的志向! 古往今来征战的事无休无止地发生在边远地方,谁能料到现在却让我在这里袖手观望! 注释 萧萧: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泽中:陆游所住三山别业,南为鉴湖,北为大泽(今为蜻蜓湖),故曰 鉴:照 孤忠:赤胆忠心而得不到支持 餐毡:指身居异地,茹苦含辛﹐而心向朝廷 春芜:春草 上林苑:秦时宫苑名,在陕西省泛指皇家园林当时在沦陷区 颓垣:断墙残壁 洛阳宫:汉时东都洛阳的宫殿当时在沦陷区 鬼雄:鬼中豪杰《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寸心:微小的心愿 衰迟:苍老 戎衣:军衣 的博:又作“滴博”,山岭名,在四川理番县东南这里泛指川陕 壮图:雄伟的意图 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南 关河:关山河川 袖手看:袖手旁观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春天,此时陆游73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在家乡领取祠禄,已进入第八个年头,杀敌报国的情思时常涌动心间此年开春以后,一连写下《北望》、《长歌行》、《书志》、《残梦》等诗篇,而这两首诗也是作者悲愤无限而创作的作品 赏析 陆游曾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

《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常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浓勃深厚的积愤这两首所抒发的,“就是塞上长城空自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 前一首抒发自己的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其时,诗人年迈力衰,远离朝廷他想到,光阴既不待我,衷肠亦无处可诉,只好凭天地来鉴察自己的一片孤忠紧接着,诗人抚今追昔,想起了古人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终竟嚼齿吞牙,不屈而死作者的耿耿孤忠,不减他们二人,有天地可鉴此联补足上联之意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之地首二联心情激扬,一气直下这一联则描写细腻,对偶精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最终一联一吐胸臆,直点主题,语气激扬,心情悲壮,表现了“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语)的英雄本色 在其次首中,诗人的愤慨和前一首有所不同虽然这一首好像是承接着上一首最终两句,诗人不得不发出无可奈何的叹谓这一篇的首联和上篇“壮心未与年俱老”句,意思一脉相承,是说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是年华虽逝,而自己的壮心依旧炙热,不减当年其次联承上: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耀,还是想拼一拼的。

于是想起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然而,时间消逝,那自古以来的关河无穷之事,在种植身上最终无法实现当年是壮志凌云,岂料到今日成了一个袖手旁观之人其心情之哀思苍凉,溢于字里行间这便是后二联的意境 陆游的这两首《书愤》诗,笔力雄健,气壮山河,充分地显示了他诗歌风格特征的一个主要方面特殊是其中表现出来的对国家、民族的每饭不忘、终生难释的深厚情意,更是陆游整个创作中的精华所在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3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