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琴的三层境界解析

x****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79KB
约4页
文档ID:319165093
古琴的三层境界解析_第1页
1/4

古琴的三层境界解析 古琴的技、艺、道为当今琴人时时争辩的一个焦点,有重技、艺,而耻言道者,亦有略习技、艺,便专言道者,其中的仁智之见,孰是敦非,雌雄难辨,也很难用对与错来做简洁的评判下面是我整理的古琴的三层境界详解,盼望能够帮到大家 第一层为“技” 琴人的琴技为第一层楼的主要景观,即古琴的根本演奏方法,《溪山琴况》谓之“弦与指合”阶段如一个琴人不明“右手八法”、吟猱绰注,一上来,便大谈特谈琴艺、道琴,那么我们但不需再去解此人,就能知此人缺乏观了所以琴人只有先踏踏实实地把古琴的演奏方法驾驭到手,才能向其次层楼进军,才有资格去谈论琴艺关于学习多长时间就可驾驭古琴的根本技法,我想不能一概而论,一答复便易陷入“盲人摸象”之弊就自己学习二胡与古筝的经历来相比,我给古琴下的定义是“易学难精”,入门易,但学好难古琴入门难虽说不难,但假设站站停停,或天资欠缺,也是很难到达其次层楼 其次层为“艺” 其次层楼为“艺”艺是琴技的一种升华,《溪山琴况》谓之“指与音合”阶段一个琴人只有在琴技上有了必须的积淀后,才有可能到达这个境界,假如只知“炫技”,而不知去表现乐曲的内涵,同样很难到达古琴的其次种境界,攀登到其次层楼。

翻开其次层楼的钥匙,唯有一法:勤奋天赋读书,此为琴人通向其次层楼的不二法门我们现代琴人时时只知死弹琴,而忽视了天赋及读书的重要性,胜利虽然须要勤奋,但假如没有那一点点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也是很难胜利的天赋和读书便犹如化学反响中的催化剂,这些东西虽说不是主要的反响物质,但假如没有这些催化剂的参加,那也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所以琴人要由“技” 升华为“艺”,领会到每二层楼的风景,天赋和读书很关健自已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深知其中的味道,犹如练习书法,假设临贴不辍,经年累月,入贴不成问题,写的和原贴形似,并不难,难的是出贴,假如没有那一点点的灵气,是很难成名成家的,这一点难能珍贵的灵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天赋”,用袁枚评价黄庭坚的一句话便是“书到今生读已迟”,的确如此,有些东西今世是很难得到的,艺术更是如此,但可以通过多读书来弥补一些天赋的缺乏其实好多门类也是如此,犹如作文,能写出好文章的人必定得学富五车、饱览群书,但学富五车、饱览群书的人不必须就能写出锦绣文章,你可以让他去写工具书,他会编的很谨慎,做的很好,但文章不必须能写好,因为写作是须要灵气的学琴也是如此,一个琴人假如刻苦弹琴,加以时日,可以学有所成,为人师表是没有问题的,但习琴者假如没有足够的天赋和大量的文化素养,是很难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所以能攀登到其次层楼的琴人,还是少数。

第三层为“琴道” 这里所说的琴道,并非指古琴的那些五弦应五行,琴体寓天地等说,这些东西虽然也为古琴一种很重要的文化,但这与弹琴的水平没有太大的关系,就算我们琴人不清晰七弦的寓意,也不太会影响其实际的演奏水平,因为这为古琴的另外的一个探究体系这里所说的“琴道”为古琴内在的一种精神,《溪山琴况》谓之“音与意合”阶段明代琴家蒋克谦把这种古琴的这种最高境界称之为“忘机”:“故弹琴者,至于忘机,乃能通神明也,伯牙鼓琴,六马仰秣,匏巴鼓琴,鸟舞鱼跃”七弦一动便能使六马仰秣、鸟舞鱼跃,这是何等的一种境界!可见“忘机”之观孔子所说的“为所欲为,不逾矩”也是如此,琴人只有琴随意走,曲由心动,这样才能“为所欲为” 但第三层必需是从前两层楼一层一层地攀登上来的,如假设没有前二层楼的积淀,动辄便会“逾矩”就好比我们时时赞美老祖母漂亮的白发一样,假如人到中年便有了那种白发,那么得到的便不是赞美,而是嘲讽了,因为那不是漂亮而是早衰!恩师李庆中先生曾给我打过这样一个比方:“琴道好比共产主义,但这只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不易早提,因为通往这个目标的道路是漫长的,可望而不行及的”,历史证明,恩师的说法对的。

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头,国民打算的口号为“超英赶美”,几年便要到达共产主义,历史证明,这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古琴也是如此,假如没有前二层楼的积淀,一谈琴道便易枉然所以“琴道”也时时成为某些琴人的一块“遮羞布”,水平缺乏,唯有谈谈“琴道”来掩耳盗铃了 最终,让我们琴人把琴技当成今日,琴艺当成明天,琴道当成后天,过好今日,拥抱明天,期盼后天,或许真的有一天,我们便能成为这三种境界的楼中人了 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