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学史崇德心得体会10篇

上传人:luck****666 文档编号:319090387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史力行、学史崇德心得体会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史力行、学史崇德心得体会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史力行、学史崇德心得体会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史力行、学史崇德心得体会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史力行、学史崇德心得体会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史力行、学史崇德心得体会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史力行、学史崇德心得体会10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史力行、学史崇德心得体会10篇学史力行心得体会1身为校级组织的我们在正德楼上了一堂难忘的党史课。开始的一场测试便让我意识到了对党史理解的重要性,正如敬爱的吴沁园老师所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的确,身为一名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更是一名自豪的中国人,我们没有理由去不学习党的光辉历史。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老师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开天辟地到阔步走向未来,百年间风风雨雨,党和国家却未曾退缩。整堂课老师从学生组织的管理细节如去四化到国家宏观层面的战略,内容富有层次,我们在这次会议中收益颇丰

2、。最后,我深深的感到,作为新时期的先进青年,先进大学生,我们就应在生活里克勤克俭,严格要求;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勤勤恳恳,不断增强贯彻党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在学习上,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的精神,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我政治理论修养,努力争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建功立业。学史力行心得体会2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宝贵启示,就是要不断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党史学习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史力行,要行之有力,行之有效,要达到“力行而后知之真”,在学史力行中彰显担当作为,必

3、须在听以号令上雷厉风行,在岗位履职尽责上大显身手,在办实事上尽心竭力,在提升自身修养上走在前列。在听从号令上雷厉风行。一发出号令,全国上下闻令而动,舍身为国。以“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姿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荆棘和挑战。面向未来,我们要在新时代的道路上突破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必须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智慧,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特别是我们年轻人,要深读党史,在党史故事中吸取能量,用信仰书写青春,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在岗位履职尽责上大显身手。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任何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都离不开在各自平凡岗位上的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聚星绘就苍穹

4、、细流汇成江海”,不同岗位,不同队伍为了共同目标,倾力奉献,才合力创造一系列伟大成就。从革命时期的人在阵地在,到现在的全民抗疫,无数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甘于奉献,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人们在历史任务中找准角色定位,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履职奉献。在提升自身修养上走在前列。学史力行就是要传承先辈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坚持三省吾身,手握戒尺,严以律已。只有在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上严格要求,才能走在前列。学史力行心得体会3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学习史明理、学习史增信、学习史崇德、学习史力,学习党史、理解思想、实事

5、、开设新局,以昂扬的姿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道路,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百周年。要知道大知,首先要知道历史、过去、来者。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大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认真学习,细致学习,反复学习,学习,学习,学习,真正促进思考,促进思考,促进效果。要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量,始终保护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相信天下为公,坚持务实。学习史明理,要始终保护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遵守的政治方向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政治方向是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指南针和定星盘,党员干部要牢牢确立革命理想高

6、于天的崇高追求,尊重党章,遵守党规,不断提高党性修养。要随时对准党中央,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经常对准坐标,及时纠正偏差。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锁定前进的方向,从心底明确我是谁,实现学史明理,始终保护正确的政治方向。学史增信,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学史增信应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定的政治立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与人们呼吸、共同命运的立场,也不能忘记为人们服务的宗旨。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我们总是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集中在群众的安危冷温和急躁的希望上,总是和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想在一起,总是和群众保持鱼

7、的感情和血肉的联系。要有意识地将意识高于爱民,行不厚于乐民的民情内化为心,外行,实现学史增信,始终坚持大众路线,坚定政治立场。学习史崇德,要始终坚定。天下为公。古语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当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先辈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精神;不断领悟我们党“毫不为己、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断汲取我们党“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新”的英雄气概。我们当以党史为镜,树牢人民公仆意识,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想透彻自己“为了谁”,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学史力行,要始终坚持务实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

8、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躬身力行。党员干部当始终坚持务实担当、学思悟践、知行合一。在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在危急关头要豁得出去,不做“清谈客”,要做“实干家”,善啃“硬骨头”,善接“烫手山芋”。我们当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脚踏实地、务实担当的精神品质。要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以“工匠人”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做,以“愚公移山”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以“滴水穿石”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学史力行心得体会4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院党委及老干二支部组织了学习党史的活动,意义深远,受益匪浅。学习党史让我们忘不了无数革命先輩在炮火硝烟中前赴后继,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奋不顾身。曾经的苦难,曾

9、经的悲怆,让人难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伟业,让人自豪。中国共产党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的新中国,这九十九年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和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这其中凝聚着无数革命领导人的智慧和力量。一、党的先进性贯穿于不同时期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党的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党的先进性始终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红线。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指导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站在革命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直至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科学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我们党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期间,党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的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率先垂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实现了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先进性的生动体现。二、学习党史坚定四个自信1、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

11、由之路。这一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理论自信。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理论决定思路。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取得一次又一次重大历史性提高,都离不开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近百年来,这种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为中国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供给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力量。3、制度自信。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制度决定发展

12、。对于一个国家,走什么路、坚持什么体制,运用什么制度,有怎样的制度设计,就有怎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态。从三十多年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的制度探索与创新,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持的制度基础。4、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

13、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不忘初心实现中国梦历史发展的进程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常言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以史为鉴对于一个国家

14、的繁荣富强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不忘历史,学习历史,才能不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历程;才能明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才能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学史力行心得体会5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披荆斩棘,100年风雨兼程。这一百载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一百年,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一百年,也是党史长足进步的一百年。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党史生动记载着

15、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足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波澜壮阔历程,充分彰显着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敢于修正错误、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深刻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时代之问,是一部教育新时代中国青年“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好教材”。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遵循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上的讲话-历史是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才能更好地引导中

16、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增砖添瓦!常言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上好的必修课,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如今我已将党史学习作为自己的日常必修课,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学习:1.清晨打开手机中的“学习强国”APP,通过强国中党史教育栏目,细心的聆听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征程。以百年党史思想,立报国之志;以榜样之光,亮思想之灯;以奋斗精神,做时代新人。2.学校每周一次的党史集中学习,大家将自己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进行分享交流,在融洽的畅谈氛围中提升自身思想觉悟。3.教学闲暇通过手机微信中关注的共产党员、教育局、教育、镇中心学校等公众号进行党史学习,并将自己学习的党史知识进行适当记载梳理,从党史中学习理论知识,做新时代有思想、有觉悟的好教师。4.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每读一个章节便进行读书笔记的整理,并结合书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