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319090378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摘 要:通过一些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活动,培养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多用数学思考的方法去观察实际的意识,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丰富他们实践经验,体验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理念。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空间观念的目的。Key:空间观念;补砖;空间想象力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即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是依靠实物的具体形象思考的。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新知,提高学生的直观思维,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由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数学问题。这不仅激发了孩

2、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主动性,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创造潜能。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平面图形中有一道典型题是补砖问题,这道题在我从事教学工作中得到了一些体会,现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孩子们通过学习,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刚看到这道题时,总觉得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这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是有联系的,孩子们现在很少能看到墙体的砖面情况,所以这道题对孩子们来说比较陌生,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用最简明易懂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采用了两种方法来解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又运用于生活实际。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

3、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先让孩子们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们看到了什么图形,看看每层的砖块数有什么特点,这时孩子们会发现每层的砖块数是相同的,并让孩子联想一下,盖楼房是怎么盖的,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然后再根据孩子们说的从下往上依次给每层编上号1、2、3、4、5等,那我们如何看清每层呢?有孩子就说用直尺把每一层画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每层的情况,从下往上看,在第1层孩子能很快的数清楚是多少块砖,在第2层孩子们发现有的砖不完整,最左边和最右边都是半块砖,这样两个半块可以合起来算一块砖,然后再数数还有几块整砖,根据每层的砖块数量一样,很容易就知道第2层少了几块砖,以此类推就可以知道每层

4、缺少几块砖,加起来就知道总共缺少多少块砖了。根据小学生的好奇的心理特点,借助直观形象,操作活动以及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画一些简单的图样,所以这题还是让孩子们观察,让孩子从下往上标上序号,并用直尺画出横线,这样好区分每层。孩子们会发现单层的砖块排列顺序都是一样的,双层的砖块排列的顺序也都是一样的。而且每一层的砖块数都相同。因为第1层的砖块排列顺序是已知的,所以根据第1层,我们可以画出第3层,第5层,第7层等单层的砖块排列顺序,而双层砖块排列顺序也相同,所以只要我们知道任何双层的排列顺序就可以画出其他双层的砖块排列顺序了。这种方法使孩子通过画一画的方法了解每层砖块的情况,它与第一种方法多了一个步骤,

5、所以孩子们在完成这道题时,要根据认知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看孩子自身能掌握哪种方法。通过这道问题,我们得知:在教学中要把空间问题转换为现实,更而让学生们轻松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物,根据小学儿童的思维、想象的心理特点,学习相应的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和数学方法,通过一些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活动,培养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多用数学思考的方法去观察实际的意识,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丰富他们实践经验,体验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理念。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空间观念的目的。Reference: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斯苗儿.小学数学典型课例评价.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