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信息毒害少年网络平台应当自律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319090301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俗信息毒害少年网络平台应当自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低俗信息毒害少年网络平台应当自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低俗信息毒害少年网络平台应当自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低俗信息毒害少年网络平台应当自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俗信息毒害少年网络平台应当自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俗信息毒害少年网络平台应当自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低俗信息毒害少年网络平台应当自律 低俗信息毒害少年网络平台应当自律据显示,过去一年来,全国有关部门查处色情低俗等不良信息1018万余条。在“流量为王”的畸形价值观下,各种网络平台信息传播正在低俗泛滥。身处其中,且是主要受众群体的青少年,如何逃出低俗信息的“围追堵截”,成为一道现实考题。青少年三观尚未定型,对有害信息缺乏辨别力和抵制力,很容易走上歧途。作为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向青少年提供文化教育娱乐等信息的平台,做到审核筛查“零死角”理应是基本责任,而不是总是抱着“事后补救”的侥幸心态被动灭火。因此,只有把网络治理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相辅相成的治理体系,才能营造更加清朗健康

2、的网络空间。(陆玄同)培训机构的老师更讨学生喜欢要反思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聊及学生作文时说:“以前学生写难忘的一课,十有八九是写课任教师的;而如今他们笔下的难忘课程,越来越多是培训机构的”。这是一线教师的亲身感受。培训机构教师何以讨学生喜爱?原因大致如下:一是态度恭敬给人温暖,二是课程多样选择灵活,三是课堂有趣活力满满,四是给人成功让人轻松。当然,对社会教育培训的强势崛起,笔者认为不必过于担忧,但要正视它的冲击和挑战,切实改变学校教育之不足。首先,端正教育思想,增强危机意识;其次,拓展课程设置,丰富选择余地;第三,激发课改热情,挖掘教师潜力;第四,开辟活动场地,增加设备投入。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学习

3、成长的主渠道,不能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扭转当下的尴尬局面,学校教育者要及时反思,自我加压,切实打好赢得学生的保卫战。(陈立武)体育课“依考定学”恐适得其反当体育被纳入中考并赋分100分逐渐成为趋势后,体育培训市场日趋火爆。体育中考焦虑之下,不少家长“加码”孩子的体育培训,“陪练”“专项训练”成为家长社交关键词。家长们“依考定学”“依考定练”的简单思维来应对体育中考,有悖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是对“体育入中高考”政策精神的误读。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要因地制宜加快推进体育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制度,促使家长形成常态关注孩子体育锻炼的共识和行动,缓解不必

4、要的体育考试焦虑,真正让学生形成受益一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张筠)让科学育儿成为社会温度的体现如今的新手父母遭遇大大小小的育儿问题,都习惯于去网上寻找答案。但在育儿领域,却存在着海量信息鱼龙混杂,伪科学泛滥成灾的现状。伪科学能够大行其道,权威信息不解渴是重要原因。对新手爸妈来说,难免遇到各类实际问题,但又往往很难从抽象的育儿书、官方渠道寻找答案,权威机构科普缺位之下,许多父母即便具有一定科学素养,在手忙脚乱、焦虑忧心之时,也难免一时糊涂交了“智商税”。有人说,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需要学习,甚至需要考试。眼下,越来越多的父母想要认真学习,却缺乏让人放心的渠道,因此,与时俱进打造优质渠道,

5、缓解新手父母的育儿焦虑,也是社会温度的体现。(胡宇齐)谨防学历焦虑成为集体困扰最近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热词,比如“双非硕士”“985相亲群”“海淀家长”等。这些新词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学历焦虑,不难发现,学历焦虑正在成为社会整体层面上的一种集体困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能够发现学历焦虑其本质是要实现自身和家庭的阶层向上流动,同时通过努力培养下一代来规避向下流动的可能。教育作为人人必经的主要通道,在这种氛围之下,就成了学历焦虑的主产地,甚至承载着就业、婚姻和下一代养育的功能重任。但教育的最大前提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家长要承担的不仅仅是让孩子上昂贵补习班、参加国际比赛和提供海外留学的

6、机会。因此,在社会重要转型期的今天,需要共同研究和思考,谨防学历焦虑成为集体困扰。(严飞)校园跳“撩衣舞”踩错了节拍前不久,桂林阳朔某中学,多名女生集体跳“撩衣舞”的消息引爆网络。学校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这个舞蹈网上比较流行,同学们就是在模仿,老师审查的时候,学生们撩衣服的幅度没有这么大。”根据现场视频显示,在舞蹈中,多名女同学跳舞期间撩起上衣,领舞的女孩已经露出了大半个内衣。这样的舞蹈动作居然会出现在初中校园里,让网友表示震惊。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各种形式的艺术表达也越来越习以为常。但是,“撩衣舞”再流行,在中学校园里跳则不合适。流行的舞蹈千千万,总有既新潮又适合引入校园的,不

7、是非“撩”不可!社会有社会的节奏,学校有学校的节拍,千万别为了校园体育创新,而踩错了节拍。(郭元鹏)对教育惩戒多一些宽容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即将实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把“戒尺”还给了教师,教育将更加有力量。不过,惩戒是一把双刃剑,任何惩戒行为都可能产生争议,甚至会导致老师和家长对簿公堂,如何消除惩戒对教师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抑或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敢于行使惩戒权的老师应多一些包容,对教育惩戒多一些支持。对于惩戒中的瑕疵,不必抓住不放,更不必将其无限放大。家长及社会如果对教育惩戒不够宽容,对敢于惩戒的教师不够包容,动辄吹毛求疵,甚至上纲上线,把善意的

8、惩戒定性为恶意的体罚,“戒尺”就会被老师束之高阁,教育将也讲真的不再完整。(罗义安)冒名入学追究刑责是“好声音”1月,教育法修正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冒名顶替入学相关行为的法律责任:冒名顶替入学或将被撤销入学资格并停考一至三年。众所周知,“冒名顶替入学”行为严重冲击了教育公平底线,挑战了社会公平正义底线。每一起“冒名顶替入学”事件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权力滥用甚至腐败问题,每一起“冒名顶替入学”事件的背后就是一个被人为改变的人生。因此,明确对冒名顶替入学行为“追究刑责”,依法依规坚决予以严惩,坚决维护教育、考试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9、无疑是一个“好声音”,值得期待。(廖卫芳)为青少年埋下科技梦想的种子近日,17岁的杭州高二女生李依庭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上获称“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优秀小科学家”。这一事件成为了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建设科技强国的又一有力实证。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是国家未来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让科学少年蔚然成风,需全社会形成合力。学校应大力开展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机制,为有志学生创设科研设施条件。家长们也要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他们勇攀科技高峰:全社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励科学少年为国家争光、为梦想添彩。(熊苹)编辑:蔡扬宗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