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小切口构建广播全新复合业务平台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319088922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微小切口构建广播全新复合业务平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微小切口构建广播全新复合业务平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微小切口构建广播全新复合业务平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微小切口构建广播全新复合业务平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微小切口构建广播全新复合业务平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微小切口构建广播全新复合业务平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以微小切口构建广播全新复合业务平台 高霞【Summary】重庆广播电视台阳光重庆从一个小节目作为切入口,构建了广播全新复合业务平台,本文浅析这一案例,尝试总结其在互联网时代布局媒体融合的路径、做法和经验。【Key】媒体融合 互联网媒体 平台级项目 大数据G220 A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做出了具体部署。两年来,在意见的指引和推动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孕育和产生了大量新媒体产品。阳光重庆是重庆广播电视台重庆之声的一档政

2、风行风热线节目。随着新技术的推陈出新,阳光重庆以热线节目为切入点,不断转型嬗变,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方面不断进行探索,构建了一个多媒体复合平台。一、现状:构建多媒体复合平台阳光重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创始期(20072010年),广播热线节目成为重庆市十大新闻品牌栏目之一,收听率19.3%,同时收听人数最高达到192万人。发展期(20112013年),开通阳光重庆网及其区县子网,并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了群众诉求电子流转系统阳光重庆民情民意处理系统。全市4000个办事单位和2000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加入到系统中,为群众答疑解惑。同时,开通微博、微信等移动端,开播了电视栏目。成熟期(2

3、0142016年),成立阳光重庆民情调查研究中心,对前期收到的近百万条民情数据运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至此,阳光重庆构建了在同一个新闻品牌的统领下,同时拥有广播、网站、电视、移动端等多媒体的复合平台,通过4000家联网单位及时办理,共回复诉求2,473,249件,问题办结率99.2%。例如:20122015年,在阳光重庆节目的推动下,共有2078人因违反相关工作纪律受到相应处分,还利于民4230.8万余元;促进政府公益性投入1.7亿多元用于民生建设,群众满意率为96.1%。通过对群众诉求的整理分析,阳光重庆向各级党政部门报送民情民意分析报告共500余期(篇),为党政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涉及教育

4、、卫生、住房、就业、环保等领域中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376个问题得到了源头治理。如通过对阳光重庆诉求案件的办理,共废止不合理收费文件或项目70余个,9年来共开展专项治理20多项,较好地推动了群众问题的系统解决。阳光重庆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重要平台。二、思路:利用媒体优势, 实现“两个突破”阳光重庆是重庆之声全天16档自制节目之一,内容体量小。为何选择一个切口这么小、区域这么窄,垂直化、细分化的小栏目向新媒体转型呢?这源于阳光重庆对自身资源的梳理和沉淀。阳光重庆节目多年来积累了丰厚的群众基础和行政资源,拥有紧密联系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独特优势,这一沉淀的稀缺资

5、源一旦被挖掘出来,节目发展潜力巨大。因此,阳光重庆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核心业务,整合传统媒体基因中的行政资源,通过发掘“痛点”、连接资源,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传统媒体构建互联网新型媒体机构,在提升主流媒体方面有所突破。近年来,在一片唱衰传统媒体声中我们反思:面对2010年之后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自媒体蓬勃发展带来的冲击,什么才是传统媒体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呢?我们认为是:传统媒体多年沉淀起来的媒体公信力;与各级党委政府之间良性互动带来的行政资源;完善正规的新闻采编播牌照;国家、社会赋予的媒体监督权。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这些天然优势往往是商业网站的短板。阳光重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与上线各职能部门建

6、立了信任,有良好的互动,对他们的需求也比较了解。除了宣传,我们调研发现,很多政府部门对采集民情民意有刚性需求,需要一定的数据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在电子政务发达的今天,政府部门也需要改进工作方式,以电子化的手段提升工作的效率。当时,重庆只有市长公开信箱,还没有一个第三方的平台提供这些服务。因此,阳光重庆明确了发展互联网媒体的功能定位利用传统媒体公信力,做好第三方的数据提供者;一台社情民意的测评仪;一个输出互联网技术服务的服务者。二是打造平台级项目,在创新技术应用和盈利模式方面有所突破。我们参考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平台级项目发展思路后发现,阳光重庆完全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政务B2C(商家直接面向

7、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平台。由此,阳光重庆的关联群体可以细分为两类角色:第一类是重庆需要获取各类政务服务的3000万市民;第二类是重庆有责任和义务向群众提供各类政务服务的4000个职能部门、行业单位和2000个基层自治组织。阳光重庆搭建了一个第三方的政務B2C平台,一头连着各级党委政府,一头连着群众,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平台中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让老百姓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得到一站式服务。平台搭建起来了,如何盈利?这个为民办事的服务平台,不能向群众收费,而是以政务服务外包的形式,通过向政府输出技术和资讯服务从而实现盈利。阳光重庆探索的这种盈利模式,在重庆广电集团内部开创了政务

8、服务盈利的先河。三、做法:创新方式,打造新型政务服务平台根据自身功能定位,阳光重庆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搭建起了符合市场需要的新型政务服务平台。一是成立独立法人机构,突破体制机制桎梏。在学习其他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经验后,我们发现,体制壁垒导致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存在激励机制匮乏、人才引进困难等短板,要建立新的传播格局,必须有市场机制深度渗透。因此,重庆台于2013年将阳光重庆划出重庆之声,专门成立独立法人机构重庆阳光传媒有限公司,负责阳光重庆的日常运营工作。新成立的公司是重庆台全资子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极大释放了公司在基础设施投入、人才引入等方面的实施空间,从而适配于新媒体行业创新周期短、

9、节奏快的发展特点。 二是加强人才储备,组建一支专业人才队伍。我们引进了专业的互联网人才,没有用传统媒体的“老人”来干“新事”,尊重新媒体的业务规律,让懂行的人来做这个新事业。目前,阳光重庆组建了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作团队。其中,编辑和主持人均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主持人主持的多档节目获得相关评比奖项;记者均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记者证,均有两年以上记者工作经历,作品曾获多项省市新闻奖项;数据分析从业人员均获得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网络舆情分析师资格认证;技术人员均是大学本科及以上、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2/3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在大中型网站有三年以上研发或管理工

10、作经验。三是建立了完善的民意民诉公开受理、反馈及评价体系。阳光重庆把各个渠道收集到的诉求,全部纳入民情民意处理系统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办公软件系统搭建了群众诉求的智能化处理和分转系统,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对群众诉求的公开受理和反馈。为了保证平台顺利运行,保障群众诉求的办理质量和效率,按照“公开受理、转办、调查整改、结果反馈、群众评议、二次督办、评价排名”的工作流程,阳光重庆建立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流转快捷的群众诉求办理网络体系。四是健全民意民诉的科学监测和分析机制。阳光重庆开发的民情民意分析处理系统建立了民意民诉指挥监控中心,对各地区、各部门群众诉求和办理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指挥,及时预警并推动整

11、改。同时,依托数据库定期对热点问题、普遍性问题、倾向性问题、苗头性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形成民情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实施民生项目提供决策参考,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预警信息。五是运用大数据开展民生宣传和服务。阳光重庆开办至今,收到民情数据近百万条,汇集成了民生大数据中心。该中心就像一个“水池”一样,集纳了群众的“问政”和“民生服务”需求。如果仅仅是建“水池”,那么这水不但没有发挥作用,而且有可能成为一潭死水,可靠信息会冷却直至最后失效。因此,我们对采集到的每一件群众诉求都进行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精准“定位”,通过“定位”,民生大数据中心的“水”被释放到不同的“沟渠”里

12、,从而形成及时准确的民情预警。比如在开展民生宣传时,面对共性的需求,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面对个性化需求,则通过网站、微博、微信进行点对点地答复,或者提供相关搜索满足老百姓所需。民生宣传更为科学化、精准化。四、成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双丰收”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曾撰文指出,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革新,“要以浴火重生的膽识、你行我更行的气度,勇于挑起担子、把责任扛在肩上,解难题、啃骨头、往前走。”对阳光重庆来说,在传统广播热线节目遇到新媒体挑战时,迎难而上,正是有了“浴火重生”的胆识,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理念,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

13、度融合进行了积极探索,才有了今天阳光重庆所取得的成效。阳光重庆开办9年来,努力搭建好这个政务平台。在社会效益方面,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收到群众来信、来电表扬23,282件,寄来锦旗30多面。各政府部门也将阳光重庆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纷纷作出重要批示。在经济效益方面,阳光重庆通过打造区县分平台建设维护、第三方调查资讯服务、民生资金监管系统等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承接政府服务外包业务,提供资讯、技术输出服务。目前,由政务服务外包带来的新收入已占频率总体营收的1/2。“拥抱年轻人就会拥有未来”,阳光重庆平台的一项受众调查显示:70.76%的受众年龄层为2040岁,呈年轻化趋势;受众职业为企事业单位的占总人数的38.46%,呈精英化趋势。未来,随着受众群体的年轻化和精英化,阳光重庆平台在媒体广告吸附上也必然产生相对应的变化,将带来更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本文编辑:肖婧为)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