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改革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319087970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大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大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大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大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大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大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改革(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大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改革 叶彦辉韩艳英大布穷王贞红王小兰摘 要:高校教学改革的任务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落脚点是人才质量,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是了解学生质量的重要尺度,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基于大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改革研究-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为例”课题组在对西藏农牧学院本专科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所面临的问题,结合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提出了一些为改善大学生学习的高校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Key:教学改革 学习状况 大学生 教育质量 教学方式:G642.4 :A :1003-9082(2018)10-0-02高校教学改

2、革是从事高校教学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某一种新理念为指导,按照一定的教学改革要求和目标,通过各种措施、政策和策略,有计划、有目的地转变不合理的、陈旧的教学思想、体制、观念、手段、方法和内容等,使其得到预期的发展和进步的一种实践活动1。优秀的教学改革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产生出来的,所有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不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改变不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确立更有效的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来影响学生发展的过程。基于大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改革研究-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为例课题组对西藏农牧学院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希望

3、对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学习状况的种种因素,试图找出有利于改善大学生学习状况以及有利于完善高校教学改革的途径。一、对农牧学院大学生学习状况的实证調查1.调查设计本次调查邀请了相关专业的教师共同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然后随机抽取了农牧学院10个专业的学生各30名进行了有关学习状况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为96.7%。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生专业选择、学习策略、学习效果评价和学习观念等。2.调查的基本情况2.1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研究、认识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点,是鼓励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

4、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不断地专心一意地研究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从表1看出,对学习非常有兴趣的占62.1%,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事情,但是也有32.8%学生认为兴趣不大,有3.4%的学生对学习无兴趣,甚至有1.7%的学生厌恶学习。这说明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热情低下。2.2出勤情况目前,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大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吸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出勤率也是学校和老师比较关注的问题,出勤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由表2看出,大学生课堂出勤率不是很高,从不旷课的学生占95.2%,经过分析,除了极个别学生因厌恶学习而旷课,其他大部分旷课行为都是因其他事情而耽误上课,但

5、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2.3专业选择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专业选择是尤为关键,但是从表3看出,目前,我校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没有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兴趣,这主要与目前大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渠道有关,同时由于所调查专业都为农林专业,目前社会上整体对农林专业选择兴趣不高有关。2.4学习观念由表4可以看出,在众多的学习观中,大学生认可的学习观念依次为全面学习观、创新学习观和、自主学习观、终身学习观,选择的学 生 比 例 分 别 为 55. 6%、53. 2%、45. 2%、和28.5%。说明大部分同学能够根据自身所学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计划,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

6、方法,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全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5学习方法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掌握并使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从表5看出,目前大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考前复习的同学达到100%,说明大部分同学为了考试过关而复习,学习主动性不强。2.6学习效果二、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一直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讲授法一直是教学采用的最常用的方式。随着社会、信息科技的发展,传统的讲授法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学校教学中,教师们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以讲授为主。我们不是要否定讲授

7、法,也不是要用其他的学习方法来代替它,只是随着社会改革的同时,教学方法也不能扔拘泥于这一种形式,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2.教学实践、实习的机会不多实践教学是加深对理论认识和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掌握科学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平台,但是目前多数高校在实践教学中真正让学生自主实践的较少,大部分按照老师指导完成,很少是学生自己有兴趣或是自己来选择做的。同时由于实习单位的缺乏,造成部分学生实习时间短,实习效果不明显。3.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创新意识问题意识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

8、识到一些疑惑的、难以解决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焦虑、困惑、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以教授知识为目的教学理念支配下的课堂教学, 学生以接收知识为主,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学生问题意识的缺乏,肯定导致创新精神的丢失,创新能力的庸俗2。三、改善大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改革建议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核心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发展,是高校进行战略规划的基础,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前提,也是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引导思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9、,认为学生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中心;学生是也是教育的归宿,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教育的基础,3。“以学生为本”要求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成长中的人,而不是一个分数或者一个具体的行为能代表的表现。要求“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看作自身发展的主体,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主动、全面、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4。”2.研究以提高学习指导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内容学习指导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为依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等创设有利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机、方

10、法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学习指导的根本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是“学为主体”与“教为主导”辩证统一的高度体现,是促进“教”与“学”互动、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5。从大学生入学开始,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水平高、品德兼优的教师担任他们的导师,负责对大学生的学业规划、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指导。本科生导师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快速了解自己的专业,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题的时候,指导老師可以第一时间帮他们找出解决方法,有利于全方位帮助学生成长,可以有效填充大学课堂教学的

11、不足。3.形成最优的符合大学培养目标的学业评价方式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恰当的途径和工具,对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目前,高校中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考试为主。但是考试有时并不能完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益,出现“教师突出考试、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主要应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6。采用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形式不符合不同课程和专业的多样性的要求,不符合考试对象多层次的要求,也不能够满足市场和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因此,在今后教学改革要采用多形式的评价体系,形成不同学科、专业的最优的符合大学培养目标的学业

12、评价方式。4.改善大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的提高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活跃而又极为重要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主导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建立平等、友好、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挥出主动性,敢于创新,增强创新意识7。通过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8-11,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2。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合作交流、平等讨论的空间。通过加强实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创新性实验项目等,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

13、兴趣。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因人而异,使班级授课制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5.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而且还是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息、各种资源都可以通过网上快速查到,为保证学生快速便捷的获得资源,学校要加大力度解决好校园网络设备问题,保障好网络使用的方便性和流畅性。大学生活学习环境相对轻松,高校自由的环境氛围中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倡导积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自由轻松又充满积极性的软性环境中进行学习。Reference

14、1潘菽.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75.2李祯.“问题意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4(8),56-57.3张世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68.4苏孔德拉秋克著.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57.5韩艳英,叶彦辉,邹林红,魏丽萍.西藏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32):137+139.6叶彦辉,韩艳英.真实性评价在森林培育学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1(24):191+228.7刘佳,柳小玲,苏喜,陈亦平.从大学生学习状况反思高等农林院校的教育教学基于对4所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学习状况的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16-20.8刘升.“参与式”教学的内涵与发展困境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8,10(01):59-64.9蒋建国.国外开放式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43):160-162.10陶沼灵.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07):139-140.11武玉红,刘强.关于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06):168-169.12大布穷,叶彦辉,韩艳英.西藏农牧学院林学专业学生学习能动性调查初探J.农家参谋,2017(20):152-153+92.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