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与候鸟项目开发与预演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318637584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地与候鸟项目开发与预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湿地与候鸟项目开发与预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湿地与候鸟项目开发与预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湿地与候鸟项目开发与预演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湿地与候鸟项目开发与预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地与候鸟项目开发与预演(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湿地与候鸟”项目开发与预演 蒋怒雪+张磊“湿地与候鸟”项目是以“东亚水鸟与湿地”科普项目为背景开发的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项目,主要普及全球9条鸟类迁徙路线中最受威胁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相关知识,这条路线上有196个水鸟物种与242个种群,其专业性相对较强。在上海自然萌教育科技公司卢昱博士的指导下,我们设计了8个小时的生态教育课:迁徙路线、湿地与家园、丑小鸭的故事、鹤舞九天、鸥翼掠空、神奇的徜鹬、伟大的旅程、杀出重围。该项目在2016年举办的第3届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的评审和展示过程中荣获二等奖。项目特点与创新整个生态课程的设计兼顾了标准知识的趣味与本土知识的引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2、的需求增减相应知识点。课程以8节视频和8套手工教具为工具带领中小学生走进湿地与候鸟的世界,同时辅以相关文化元素进行引导与代入,让他们通过课程循序渐进地感悟自然界生命的奇妙,了解中国候鸟和湿地的科学知识,并认识到生态保护面临的危机。项目贯彻两个核心的设计要素。通过标准化的工具包降低科普传播的门槛项目尝试通过标准化的工具包降低科普传播的门槛,“湿地与候鸟”项目中主要专业性的科学知识基本通过视频讲解,专业问题的提出和解答通过视频实现,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控制课堂、激发兴趣和相关故事的阐释。这种模式将有效地克服目前中小学科学课教师专业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倡“自然探索你我皆可为师”不是简单地把上课的中

3、小学生当成被灌输的对象,而是让他们也成为生态保护的教师。中小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立体书和网站上的资源,可以轻松地向家长和周围人群传播相关科普知识,由此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自信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团队合作的概念,提升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8个小时循序渐进式的学习模式,让他们成为小小博物学家;用自己亲手制作手工教具向身边的人讲述湿地与候鸟的故事,可以让他们从接受者的身份转变为传播者。阶段性成果地球上有超过10000种鸟类,其中有迁徙习性的有4000多种,而长途迁徙的鸟类又超过1800种,它们主要是利用湿地的水鸟,总数可能超过100亿只。鸟类的迁徙可能是自然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之一,“湿地与候

4、鸟”以此为开篇主题设计了第1课的课程“迁徙路线”,现已全部完成。“迁徙路线”视频“迁徙路线”的视频短片以视觉化信息为载体,以单个知识点为对象,根据不同的群体编排成程度深浅不一的教学视频,分别为详细版(18分钟)和简约版(8分钟),学生伴随教学视频的引导,用一连串有趣的故事感悟自然界生命的神奇。从鸟类神奇的迁徙能力、历史的解说、迁徙路线的确定为逻辑主线分别进行阐述,最后用迁徙的原因“食物”自然地引出第2课“湿地与家园”。“迁徙路线”手工教具手工教具让手工制作与学习过程相伴,成为学习的直接结果,学生在亲手制作一本自己的手工教具时,他们会非常渴望向周围的人分享他们所学到的一切,其成就感会大大促成学习

5、者兴趣的产生。“迁徙路线”的手工教具包括3张:封面、粘贴页、内页。封面让学生了解多样化迁徙路线背后的有趣现象,用“你想过吗”“你知道吗”“你惊奇吗”这样的问题带入;粘贴页为各种零件图,包栝鸟类越冬地与繁殖地生境图和鸿雁的巢、迁徙路线的代表鸟种;内页是核心内容,让学生通过制作完成生境的图景和迁徙路线上分布的鸟种,从而明白鸟类迁徙与生境的关系,知晓迁徙路线的不同层次,识别出全球9条迁徙路线上的代表鸟种;通过标注鸿雁的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及迁徙路线,读懂多样化迁徙路线背后的有趣故事。项目实施与评估为了让“湿地与候鸟”项目的开发更适应中小学生的需求,为了检验课程效果,我们进行了2次预演。同时进行了形

6、成性评估,分别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与行为观察等评估方法,针对专家、辅导教师和学生群体取样。2015年11月,项目组来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与相关专家、教师一起进行了说课。期间,专家对迁徙知识的难易度、视频内容的逻辑性及丰富度、立体书的制作难易度、辅导教师的节奏把握度、文化元素的介入度、目标受众的接受度,以及主题活动的延伸度分别给出了合理化建议。项目组根据专家建议进行了部分内容的调整,改动最大的是将视频短片分成了详细版和简约版,同时把手工教具中过于复杂的制作环节予以简化。2015年12月,项目组选择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5年级学生作为预演对象,根据他们的先验知识设置了课程的難度。整个活动由3部分

7、组成:故事导入科技辅导员以故事苏武牧羊导入,激发受众兴趣,调动活动现场气氛,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视频观看通过播放时长8分钟的视频短片让学生们认识鸟类迁徙路线的相关知识,视频中间穿插互动的提问环节,在一连串生动有趣的现象中学习生态知识;手工制作每2位学生为1个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完成自制的手工教具,他们可以用教具向自己的朋友、家人讲述他们对鸟类迁徙的理解,学会分享与交流。在预演的同时展开项目评估,分别以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态度的转变作为3个评估维度,其中知识方面的内容涵盖鸟类迁徙的概念、主要因素、习惯形成的过程;能力方面除了动手实践,还包括团队合作与沟通交流的能力;态度方面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手工教具向身边人讲述所学知识,是否激发了生态保护的意识,是否会用实际行动保护身边的环境。针对“迁徙路线”最终得出的评估结论为:围绕“迁徙路线”展开的科普活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得到学生及教师的良好评价;学生对活动主题非常感兴趣,尤其是视频与手工教具中涵盖的相关知识;当学生们拿着自己制作的教具走出教室时,极具成就感;手工书的设计还需要改进,要符合10?12岁年龄段能接受的难易程度;大部分学生来自华科附小观鸟队,他们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户外体验经验,愿意亲近大自然,所以活动本身对于他们态度的影响表现为一般。endprint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