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知识竞赛水务相关知识点参考第一部分 北京的水1、北京水资源的基本状况北京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585毫米北京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其中6月至9月是北京的汛期,汛期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其中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主汛期,降水占全年降雨的60%左右北京地区的降水年际间丰枯交替,连丰连枯在枯水期内降雨量骤减,最低年份仅为242毫米(1869年)丰水期内年降水量变幅较大,最高年份降水量达1406毫米(1959年),是枯水年降水的4.8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不仅造成水旱等自然灾害,也给收集利用水资源带来很大难度2、1999年以来北京连续干旱判断一个区域是否缺水,国际上通常以年人均水资源1000立方米为缺水,人均5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300立方米以下为重度缺水1999年以来北京遭遇连续12年干旱,年均降水475毫米,仅为多年平均的80%,年形成可利用水资源21亿立方米,仅为多年平均的56%以2009年底,北京常住人口1755万计算,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2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城市连续干旱使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为保障城乡用水需求,不得不大量动用水库蓄水和超采地下水,付出了巨大的水资源代价。
3、北京的水系北京市分布有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和大清河等五大水系,均属于海河流域北京境内的河流众多,但大多是季节性河流,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清河、转河、通惠河、坝河、凉水河等,其中永定河、潮白河是北京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水源河道永定河发源于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流经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最后注入渤海,是海河流域最大的河流,为全国四大重点防洪江河之一历史上,永定河流域多暴雨、洪水,河道迁徙无常,因此又称“无定河”永定河在北京市境内长度为169.5公里,穿越门头沟区、石景山区、丰台区、房山区、大兴区等区,对北京市防洪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潮白河发源于河北省东北部上游潮河、白河在密云县河槽村汇合始称潮白河其穿越顺义区由通州区牛牧屯流入河北省境内,汇入海河后注入渤海潮白河在北京市境内干流长度为83.5公里北运河流经北京东部地区,是我国著名京杭大运河的起始段历史上为沟通南北航道和促进北京城市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主要支流有清河、坝河、通惠河、凉水河等,是北京市主要的城市防洪和排水河道北运河北关闸以上称为温榆河,是唯一一条发源于北京市境内的河流4、北京的湖泊湖泊是由陆地上的凹地积水而形成的,具有水域宽阔,水流缓慢的特点。
北京市区现有大小湖泊26处,总水面面积为672公顷比较著名的湖泊有昆明湖、北海、中南海、什刹海、玉渊潭、龙潭湖等还有一些湖面面积不大,但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意义,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等北海位于故宫的西北面,南为中南海,北与什刹海相连北海曾是永定河故道,后高粱河流经此地,形成的湖泊北海公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昆明湖坐落在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内,由东湖、西北湖、西南湖3湖组成,明、清时期是北京城唯一的地表水源西北湖又称团城湖,在城市供水系统中起调配水的作用5、北京的泉北京市西部、北部是山地,东南是平原,沿山地和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很多泉,水量丰富比较著名的泉有玉泉、黑龙观泉、万佛堂泉、樱桃沟泉、潭柘寺泉等,这些泉水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滋润着京城大地20世纪70年代以前,北京市有大小泉水1300多个,年总出水量2亿立方米以上但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多数泉水处于干涸状态6、北京的水库北京现有82座水库,总库容达到93亿立方米这些水库为防汛抗旱、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发挥了巨大效益。
官厅水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大坝位于河北省怀来县官厅村附近,于1954年建成库区跨河北省怀来县和北京市延庆县,是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总库容41.6亿立方米,是北京市西郊工业及城市用水的重要水源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境内潮河、白河上,于1960年建成,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密云水库总库容43.8亿立方米,是北京最重要地表水水源7、北京的自来水供应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但利用自来水的历史只有百余年1910年北京有了第一座自来水厂——东直门水厂2000年,北京市在东直门水厂原址建立了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展出了大量资料、图片、模型和实物,展现了北京自来水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北京市区现有9座大型自来水厂,郊区新城有50座中小型自来水厂北京市第九自来水厂是我国最大的自来水厂,主要以密云水库为水源,日供水能力达168万立方米,占北京城区供水的1/2以上,在北京市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建设节水型社会节约用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的措施通过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工艺,实行计划用水,杜绝用水浪费。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用水体系,合理有效的使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以适应地区工农业、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持续发展的需要节水型社会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在全社会建立起节水的管理体制和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运行机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上,实现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最终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北京市通过加强节水管理、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推广再生水循环利用等办法,建设节水型社会9、北京的用水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节水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全民节水意识的提高,北京市的用水总量由2000年的40.4亿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35.2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农业、生活和环境用水分别占总用水量的15%、32%、42%和11%再生水用量6.8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9%10、雨水利用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建筑物、广场等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造成可渗入地下的降水大量减少不仅造成了雨水资源的浪费,也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开展城市雨水利用不仅增加了可用水资源,还实现了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城市雨水利用的方法主要有雨水入渗入工程、雨水收集利用工程、雨洪调蓄工程等。
其中雨水入渗工程有可透水地面、下凹式绿地等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可通过不同蓄水装置和地面小型储雨装置等来实现雨洪调蓄工程有人工湖、洼地、地下调蓄池等11、家庭节水好习惯家庭节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节水意识和良好的用水习惯,做到一水多用例如洗脸水用后,冲厕所;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养鱼的水浇花合理安排洗菜的顺序也可以节水例如先洗西红柿等易洗的菜,再洗不易洗的叶菜等利用好洗衣机的排水如洗衣机的漂洗水可用水桶收集起来冲厕所等12、北京的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污水中所含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3类城市污水与生产污水中的污染物是多种多样的,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才能处理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与污泥,达到净化目的和满足排放标准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北京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为100万立方米该厂主要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工艺,使得处理后的出水替代自来水成为电厂冷却、绿地灌溉、河道景观、市政杂用的重要水源,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现状13、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以“循环、节水、生态”为主题,建设了包括再生水利用、雨水利用、过滤处理、湿地净化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的龙形水系。
再生水利用系统将公园排放的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全部回用于公园的冲厕和景观绿化等雨水利用系统将中心区地面建设成透水性地面,同时建立了收集、储存和净化水系统,回用于绿地灌溉过滤处理系统主要用来净化龙形水系的“龙身”水体采用高效、循环的过滤处理系统净化水质,同时增加水的流动性湿地净化系统是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的方式来加强再生水的净化,完成公园内水系循坏净化,形成形式多样、空间立体、平面丰富的多层次湿地净化系统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实现了节水、节能、生态、亲水的效果14、遇暴风雨时应注意的问题遇到暴风雨时,外出尽可能搭乘公交车出行,不要骑自行车:一是防被雨打湿;二是防打滑如果在雨天骑车,注意力要集中,不能一手撑伞一手把车,更不能脱把骑车在雨中行走或是骑车一定要注意伴随降雨时的大风所带来的危险,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老树下行走、停顿甚至躲雨,避免物体坠落时造成人身伤害当发生持续大暴雨时,不要在山沟、低凹立交桥下、地下过街通道以及缺乏有效保护的地下设施里停留,以防洪水淹没第二部分 北京水务15、北京水务管理体制水务局成立之前,北京市多部门管水,各部门依据行政职责分头管水,政出多门水资源分割管理,无法实现优化配置,有限的水资源难以发挥其最大效益。
2004年5月19日,北京市水务局正式挂牌成立,北京水务实现了涉水政务、事务、业务的统一管理水务新体制的职能包括原水利局的全部职能和市政管委供水、排水、城市节水方面的管理职能水务局作为市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建设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行业管理同时将自来水集团公司、市排水集团公司划归为水务业务管理市水务局成立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北京逐渐形成了市-区(县)水务局-流域水务站-农民用水者协会四级水务管理体制,为水务统一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除中心城区外,14个区县陆续全部建立水务局,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管理、调度、利用打破乡镇行政区划,按流域陆续组建114个基层水务站,明确了由水源到供水、排水、治污、节水、河道管理职能陆续建立3298个农民用水者协会,解决了农村水务建设、管理主体缺位问题建立了10800人员组成的管水员队伍,负责村级用水计量收费、节水和用水设施管理16、理顺市属水务管理单位体制北京市水务局现有直属事业单位31个,在职职工4500人其中,直属水务工程管理单位有12个,包括全额拨款单位3个,原差额拨款单位3个,原自收自支单位6个,涉及职工3400人这些水管单位管理着7座大中型水库、7处城市水源地、125座闸坝、120公里城市供水渠道、590公里河道、500公里堤防和816公顷水域等基础设施,承担着工程运行管理、供水、防洪等职能。
2009年,依据国务院《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市领导指示精神,我局对全局9家水管单位(3个差额拨款、6个自收自支)职能定位和经费形式进行调整方案,依据水管单位承担的公益性职能,确定水管单位公益性质,6个自收自支水管单位和3个差额拨款水管单位全部调整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一是强化水管单位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剥离社会职能机构,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二是按照新的管理职能,定岗定责定编,建立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三是按照管养分离的要求,建立专业化的水利工程管理养护体系;四是理顺同公共财政关系,建立严格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监督与绩效评价机制17、多水联调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北京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雨洪水、外调水多水联调的水资源战略保障格局,为水资源的统筹配置和调度奠定了基础地表水—北京的入境水量处于衰减状态,同时又受到干旱影响,近年北京每年实际用地表水水量已由15亿立方米下降到5-6亿立方米北京的地表水供给主要靠官厅、密云两大水库,水量占全市地表水供给的90%地下水—北京的平原区是永定河冲洪积区,砂石地层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