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化——从水仙花到谭恩美: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文化身份的嬗变

卢卡****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KB
约4页
文档ID:318367923
文化——从水仙花到谭恩美: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文化身份的嬗变_第1页
1/4

文化——从水仙花到谭恩美: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文化身份的嬗变  文化从水仙花到谭恩美: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文化身份的嬗变  肇始于19世纪中期的美国华裔文学,如今与美国犹太文学和非裔文学一并成为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分支,而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从水仙花开始,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等一批著名的华裔女作家不断的涌现,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推向了一个个顶峰她们以女性独特的创作视角,试图通过文字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社会文化的冲突、碰撞与交融的过程,对其文化身份进展不断的重新诠释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不同时期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对其文化身份有着不同的认知通过对水仙花等四位华裔女作家及其代表作进展分析研究,本文试图勾勒出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文化身份的嬗变轨迹  一、水仙花:中国女儿  水仙花〔SuiSinFar〕,原名艾迪丝牟德伊顿,出生于1865年其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英国人在她七岁时,全家从英国移居美国她于1912年出版了小说集?春香夫人?〔rs.SpringFragrane〕,而被誉为美国华裔文学第一人,其中许多作品以自传的形式再现了她本人的经历  例如,在其短篇小说?一个欧亚裔人的回忆书柬?中,水仙花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因族裔身份而受到歧视的经历。

在她4岁时,她的英国保姆告诉别人水仙花的母亲是中国人,她由此领教了其别人的异样目光当她和哥哥出门时,总有一群白人小孩跟在他们身后骂他们是中国鬼、中国佬,水仙花英勇地为中国人辩护,结果遭到了那群白人小孩的攻击在这样的语境下,水仙花很早就对文化身份有了深化的认识1896年起,她开始以水仙花为笔名,书写自己的族裔立场和文化身份,为西方人心目中扭曲的华人形象正名水仙花,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笔名,已经清楚说明了她选择中国女儿作为自己文化身份的意愿和决心  二、黄玉雪:模范族裔  二战时期,美国与中国结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黄玉雪〔JadeSnng〕于1945年发表了第一部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TheFifthhineseDaughter〕,引起了宏大的反响  黄玉雪出生于1922年,她在小说中讲述了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唐人街一个华人家庭中排行第五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唐人街,走进白人世界,最终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成为模范族裔的故事  作为华人移民的第二代,黄玉雪在其成长阶段,既要受到家庭传统文化的熏陶,也受到了西方主流文化的吸引和影响面临宏大的文化差异,黄玉雪不得不做出选择,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

在美国生根与开展的事实,也就意味着她要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白人的价值观和标准,改变自己的语言、穿着、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放弃少数族裔的固有族性,改变被隔离的状态,接纳和依附白人文化,或许正是她作为模范族裔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代价  黄玉雪在西方社会中获得的成就,从总体上肯定了美国制度,显示了她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的认同她在一次访谈中谈到:我创作?华女阿五?是我个人为增进白人对华人的理解而做出的努力不过,同时应该看到,正是这种一元化文化为绝对主导的社会历史背景,支配了她意识深处的文化取向如在?华女阿五?中,她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以及唐人街的日常生活和商业运作,试图揭开华人社会的神秘面纱,但却不自觉地迎合了白人的猎奇心态同时,她也明白地表达了对很多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疑心和否认审视黄玉雪所追寻和建构的模范族裔的文化身份,我们可以明晰地体察到白人主流文化对其观念的标准与制约  三、汤婷婷:女勇士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过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的美国,少数族裔和女性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40年出生的汤亭亭〔axineHngKingstn〕于1976年发表了?女勇士?〔Theanarrir〕,深受好评。

  小说借一个小女孩之口表达了华裔女性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失声和对男权压迫的对抗她的父母经常说:洪水里捞财宝,小心别捞上个女仔因此小女孩做梦都想成为一名女勇士:我不吃不喝,也许能使自己成为梦里的女勇士一旦成为女勇士,她就可以摆脱被歧视的地位,不再成为别人眼中的负担然而,女孩的成长之路却在男权社会和种族主义的压迫下步入迷途:她试图改变自己的处境,努力学习,每门功课得都A,结果却被认为这只是给为将来的婆家带来好处,为了证明其胳膊肘并非朝外拐,她再也不得A了她还迫使自己成为美国女性,说话时成心压低自己的声音,因为正常华人妇女的声音粗壮有威,我们华裔美国女孩子只好细声细气,显出我们的美国女性气,很显然,我们比美国人还要低声细气华裔女性要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是多么困难在?女勇士?中,除了小女孩想象的花木兰和蔡琰,华裔女性无不在男权社会和种族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迷失自我作为20世纪中期的华裔女作家,汤亭亭不再像水仙花和黄玉雪那样注重表现华人在异国的生活和境遇,而是以独特视角关注华裔女性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所产生的困惑、无奈和挣扎她们大多在美国出生,从小承受美国教育,思想上往往更倾向于认同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然而,不管她们已经被美国主流文化同化到何种程度,在公共领域仍然会遭遇文化冲突。

这给她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汤婷婷笔下的主人公常常意识到自己的边缘地位,产生严重的焦虑感,进而苦苦追寻自己的文化身份汤婷婷不但强调自己是具有华裔血统的美国女性,还在作品中刻意塑造了一些强悍的华裔女性形象女勇士  四、谭恩美:美籍华人  出生于1952年的谭恩美〔AyTan〕是当代最著名的美国华裔女作家之一其成名代表作?喜福会?〔TheJyLuklub〕自1989年出版以来,影响深远小说讲述了四位华人移民母亲和她们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冲突、对话与和解的故事与之前的华裔女作家相比,谭恩美在作品中对华裔文化身份的认知与建构表达出了明显的新意  在?喜福会?中,身为华人移民第二代,女儿们虽然有着中国人的面孔,但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已经完全美国化了她们在美国成长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生活经历,与她们的母亲迥然不同,再加上缺乏沟通和交流,母女关系充满了矛盾冲突,而母女冲突的本质那么是两种文化的冲突尽管?喜福会?中的女儿们在美国的社会环境下长大并且全盘承受了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仍不可防止地被边缘化喜福会?中女儿们摆脱身份危机、实现新身份的构建,是随着母女之间的和解进展的而母女关系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那么是女儿从抵触到认同母亲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是美国主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

在?喜福会?中的女儿身上,我们既看到中美两种文化的矛盾和对立,又看到两种文化交流和交融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两种文化在女儿们身上的交融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混合体,而她们新的文化身份就在是这种混合体中构建起来的承受了这种混合文化的女儿,既没有成为纯粹的美国人,也没有成为纯粹的中国人,而是成为了美籍华人就这样,作为华人移民第二代,?喜福会?中的女儿们,在母亲的帮助下,最终在阈限空间里构建了新的文化身份  在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美国华裔女作家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和态度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其作品关于文化身份诉求的差异作为主流文化眼中的他者,从水仙花到谭恩美,每次文化身份的嬗变都是一次痛苦的成长过程然而,美国华裔女性在中美两种异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在阈限空间里,最终构建了新的文化身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