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第1篇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318312249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第1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第1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第1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第1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第1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第1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容小丽摘 要 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渗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材服务。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Key 小学生 数学 德育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渠道。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1 加强自身修养,用自身魅力感染学生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

2、的精神风貌,品行德操,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善于模仿,教师的板书、语言、神态、仪表、动作等都会对他们产生无形的影响。如果教师总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努力钻研,充分准备,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营造好学习氛围,不吝啬地赞扬优秀的学生,表扬进步的学生,鼓励后进的学生,那么课堂将是融洽和谐的,学生在快乐中度过学习时光。教师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比语言的教育更直接,比活动的教育更持久,比书本的教育更全面,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谨言慎行,为学生做好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数学教育中实施德育的目的。2 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进行德育教育在

3、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大部分的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占明显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里的德育因素。同时注重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于对知识的教学中。例如,在教学数的产生时,通过教材中的“你知道吗?”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会用算筹计数,赞美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教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时,我先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几千年前就会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同样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自豪。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

4、,并让他们说说看到这幅图的心理感受,让学生通过分析、观察、比较,体会出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奉献精神,从而树立学生崇高的理想,这样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我在课前设计了一个一分钟内的口算练习,让学生知道一分鐘能做好多事情,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如在教学质量单位时,补充“每人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可以节约13亿粒米,重量是3218000克,合多少千克?”的习题。学生算出合3218千克的结果后,教师马上告诉学生这些米大约可以供31人吃一个月。以此教育学生要节约一粒米、一滴水,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教学“年、月、日”时,则注意引导学生

5、在日历上找出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八一建军节”、“香港回归日”等,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所以,当教师能不失时机地结合教学过程,抓住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等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时,数学也能散发出如同语文一般的情感气息。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力,但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来看,单给他们讲这样的大道理是收效不大的。可以根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这一事实,也可利用数学应用广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如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选用的题材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像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积极锻炼

6、等事例。这样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建设联系起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中产生兴趣,从而萌发了为祖国的强盛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动机,激发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热情。3 规范课堂行为,培养良好习惯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表现。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小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侧重点也不同,在低年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仔细计算及检查的习惯等。要养成这些习惯,首先要

7、对学生提出要求,在提出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同时教给一定的方法。如:当学生学习进位加法时,教师有意识地反复提问:“当个位相加满十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明确计算要认真仔细,并通过对学生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好习惯。又如:在笔算改错教学中,设计“森林小医生”活动,让学生扮演啄木鸟帮助小树治病,通过“找病因”、“开药方”等方式,使学生加深对笔算方法认识的同时,领悟到“计算时要细心”等学生只有自己感受到,才会产生一种心理和精神的变化,进而调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倾听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认

8、真检查的习惯等,还要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等。昨日的习惯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今天的习惯成就明天的自己,良好的习惯将伴随学生一生的成长,使学生终身受益。4 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如,学完100以内的加减法后,我让学生开展“小记账”的活动,让学生记下自己每天用的零花钱,记完一个星期后,让大家计算一下自己一周花多少钱,照这样算一个月要花多少钱,爸爸妈妈一个月有多少收入,通过计算、比较、谈谈你的想法。如,在表内乘法的学习中,让学生记录一个月的家庭用

9、水有几吨,再让学生算一算2个月用水多少?3个月呢?4个月呢.统计完后让学生谈谈想法,在这时我介绍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以及水资源的匮乏,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家长的不容易,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团结、合作。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许多事情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才能办成。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合作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依靠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例如实践活动设计旅游方案中要求: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00-16:00。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这个问题的难度较大,要解决就

10、需要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增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5 在数學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应是自然的、朴实的、真切的,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优雅,随着教师的语言、眼神、教师的欣赏沁入学生的心田,随着情景的创设、例题的出示,练习的设计使学生受到熏陶,我们追求德育渗透的悄无声息、润物无声的细腻与持久。数学课的主要目的是传承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在数学课堂中数学的学习是课堂的主流是主体,当我们强调数学课的德育渗透的时候,切记数学课不是思品课,不要喧宾夺主,

11、使数学课迷失了方向。课堂教学要讲究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方法的有效,时间的有效、过程的有效,不要让形式掩盖了内容,不要让德育的痕迹过重,在实施德育的时候我们仍然要提倡简单、简约、高效。实施德育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为实施德育而实施德育,不要让德育的实施作为装饰课堂的点缀,不要让德育的实施成为听课人赏心悦目的招牌,德育的实施在于持之以恒、在于朴实无华、在于水到渠成。总之,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来正确引导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真正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Reference1 单亚明.小学数学思想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 2017(01).2 卢满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数学大世界(中旬). 2016(09).3 许桂飞. 浅谈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03).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