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开展课程服务现状及启示 付希金 张小男 庞博Summary:[目的/意义]考察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开展课程服务的现状,发掘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课程服务的参考价值,提高我国高校图书馆支持世界一流大学教育建设的能力[方法/过程]选择38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运用网络调查法,从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平台等方面对课程服务现状进行研究[结果/结论]调查结果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开展的课程服务主要内容有电子课程教参服务、课程指南服务和课程管理系统服务,依托的信息技术环境主要为电子教参平台、课程指南平台以及课程管理系统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以课程服务作为学科服务先导,加强课程服务内涵式建设Key:课程服务;学科服务;教学支持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創客课程分类号:G250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以下简称“高校馆”)服务教学和科研的知识服务,在我国发展已经十余年然而长期以来,学科服务主要服务于科研,对教学的支持力度较弱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深化高校学科服务,提高图书馆对高校师生教学的支持力度,以及如何通过改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实现学科服务的转型升级,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值得高校图书馆界思考的问题。
长期以来,国外一流高校的图书馆面向师生提供教学支持服务(简称“教学服务”),其重要形式之一就是课程服务课程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以服务学校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目标的精准面向教育教学的课程级粒度的学科服务课程服务既是高校馆教学支持服务的新方式,也是学科服务的新方式笔者在总结课程服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高校馆开展课程服务的内容、服务依托的信息技术环境等方面出发,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开展课程服务情况进行广泛调查和深入分析,为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图书馆,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对策建议1 国内外高校课程服务研究现状课程服务在高校图书馆学术领域被明确提出是在2011年初景利教授在文章中指出“斯坦福大学工程图书馆服务中包括课程服务”[1];朱强教授在文章中指出“课程服务方面,哈佛商学院图书馆为商学院的几乎每一门课程都作了大量工作”[2],将课程服务定义为“围绕着课程教学与学习而提供的特色服务”,并将其分为基本课程服务和课程全程跟踪的深度服务[3]2012年开始,国内有学者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开展课程服务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刘万国研究馆员在“2012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暨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之馆长论坛中明确提出“让图书馆员利用信息技术做课程服务,帮助教师进行学科建设”[4]。
2013年,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闫娜在总结美国大学图书馆十大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国内大学图书馆可以考虑融入教学环境提供深度课程服务”[5]1.1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馆在课程服务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以“为全校重点课程提供课程引导服务为目标”的课程服务,先期为食品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开设的专业课和公共课建立课程导引,包括授课内容的最新信息,课程教材、教辅材料及视听资料的收集、查找和保留,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等[6];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书馆以课程相关的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及图书馆信息资源为基础,构建以课程为中心的学习平台,依托学习资源中心开展课程服务,提供教学资源仓储[7];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依托LibGuides为“可再生能源”新生研讨课发布课程指南,在学科馆员指导下,学生进行内容建设[8],还依托Pad移动学习终端、无线网络环境、各类软件技术与相关的网络平台,面向“燃烧学”与“制造技术”两门本科精品课程的教学过程,推出以移动学习为基础的嵌入式学科服务[9];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依托Blackboard课程管理系统开展资源推送服务、辅助课程建设服务、课程教学改革服务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MOOC服务等课程服务实践[10],近年来又开展了面向教师建设网络课程的教育技术培训以及嵌入课程式信息素养教育。
重庆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以课程资源服务和课程知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嵌入式课程服务实践[11]然而,我国高校馆课程服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课程服务之间仍有一定差距我国高校图书馆仍需努力转型,创新教学支持服务[12],尽快完善课程馆员服务体系,提高课程馆员为教学服务的能力[13],在课程建设决策、课程信息咨询、国内外前沿课程引进与交流、嵌入课程服务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4]1.2 国外研究现状世界范围内,北美地区的高校馆围绕课程教学开展的服务实践与研究起步较早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设有课程服务组(Reserves Department),课程馆员提供文献搜集、电子资源建设、知识服务等系列课程服务[15]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图书馆[16]和俄亥俄大学图书馆[17] 通过创建课程指南(Course Guides)服务,为读者提供课程资源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图书馆则将课程指南页面嵌入其课程管理系统(Course Management System,CMS)中[18]研究表明嵌入CMS的课程指南能够提升大学生学习效果[19]美国哈佛商学院图书馆采用课程辅助模式,收集课程教材、教辅材料及视听资料,提供基于授课内容的最新信息,为教师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提供帮助等[2],与授课教师合作开展课程设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员新的发展契机[20]。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借助课程资源管理软件,自建电子教参系统,为在校师生提供课程服务[21]纽约城市大学史坦顿岛学院图书馆[22]和加州大学梅里亚姆图书馆[23]不约而同地将图书馆资源、链接资源或信息素养教育等课程相关资源整合进课程管理系统,强化传统的图书馆教学上述国内外研究虽为了解高校馆课程服务相关情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这些研究均针对课程服务具体案例进行介绍,更多地偏重于微观层面课程服务的方式和内容,而尚未从中观视角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课程服务的理念思路、方法内容等进行调查分析,尚未能充分揭示课程服务发展现状、发展思路、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尚未对课程服务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和有机梳理,由此得出的经验对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图书馆,发挥高校图书馆学术价值,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略显单薄因此,笔者试图通过较全面的文献和网站调查,尽可能充分勾勒,并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开展课程服务的现状及趋势,并结合我国高校馆开展课程服务情况,探讨其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图书馆课程服务发展的启示,提出相应对策2 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课程服务内容调查与分析世界一流大学通常是指学科实力雄厚、学术大师云集、声望享誉世界、世界排名前列的研究型大学。
目前比较公认世界大学排行榜主要有:《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英国高等教育资讯和分析数据提供商(Q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鉴于教学和学习环境在THE评价标准中占有较高权重,与教学支持服务具有更高的契合度,因此,选择THE世界大学排名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判定依据2.1 网站调查及总体分析文章将THE排名前60位大学列为初步调查对象,对其图书館进行网络调查,发现其中有38所大学的图书馆开展了课程服务,占调查总数的63.3%此后重点对这38所高校馆进行深入调查,调查时间为2019年2月1日至5月15日基于调查分析,将课程服务主要内容归纳为三类:课程教参服务(Course Reserves Services,CRS)、课程指南服务(Course Guides Services,CGS)以及课程管理系统服务(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Services,CMSS)38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开展课程服务情况见表1通过分析表1发现,在开展课程服务的38家高校馆中,美国有29家,占76.3%,之后是中国和加拿大均有3家,各占7.9%,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各1家。
可以看出北美地区的课程服务开展得最好,比例超过了84.2%,其次是亚洲地区,占比10.5%,而欧洲地区的一流大学较少开展课程服务从高校馆开展课程服务内容的丰富程度来看,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杜克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麦吉尔大学和布朗大学等高校馆开展的课程服务较为充分,实现了3类课程服务内容的全覆盖从开展服务的广泛性来看,开展课程教参服务的高校馆有34家,占89.5%,排名第一;开展课程指南服务的高校馆有18家,占47.4%,排名第二;开展课程管理系统服务的高校馆有15家,占39.5%,排名第三研究发现,凡是开展了课程指南服务的高校馆,除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外,均同时开展了课程教参服务2.2-2.4部分将对三类服务内容及方式进行详细分析2.2 课程教参服务分析调查发现,课程教参服务已成为课程服务的最主要内容在34家开展课程教参服务的高校馆中,有22家开展课程教参服务所依托的技术环境是课程教参平台(Course Reserves Platform,CRP),其余12家所依托的技术环境是图书馆网站22家依托CRP开展课程教参服务的高校馆及其信息技术环境见表2由表2可知:①课程教参平台CRP已成为高校馆开展课程教参服务的主要技术环境,占64.7%;②使用商用CRP的高校馆有16家,占72.7%,相对于开源平台和自主研发,商用CRP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教参服务的主要技术选择;③在商用CRP中,Blackboard应用最为广泛,有5家图书馆使用,占商用软件的31.3%,如果考虑Blackboard公司已于2005年收购了WebCT,那么这一比例则超过43.8%;④使用Blackboard、Sakai、Canvas、Moodle等课程管理系统作为CRP的高校馆有17家,占CRP总数的77.3%,课程管理系统已成为国外高校馆教参平台的主流选择。
2.3 课程指南服务分析课程指南服务已成为高校馆课程服务的典型内容在所依托的技术环境方面,高校馆均使用课程指南平台(Course Guides Platform,CGP)开展课程指南服务分析开展课程指南的高校馆所在国家发现,美国有16所,中国和新加坡各有1所18家依托CGP开展课程指南服务的高校馆及其信息技术环境见表3由表3可知:①有14家高校馆采用学科指南系统(Subject Guides System,SGS)作为CGP,占77.8%,学科指南系统已成为高校馆的课程指南平台的主流技术选择;②在学科指南系统中,LibGuides平台是唯一选择,并已成为高校馆开展课程指南服务不可或缺的技术环境;③课程指南服务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内容已是大势所趋调查发现,基于主页集成平台的课程指南通常只是将读者导引到学科馆员个人主页或联系方式,而基于LibGuides的课程指南则提供包括课程资源、信息素养、论文写作等更为丰富具体的课程服务内容相比学科指南而言,课程指南需要高校馆在指南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需要做更加精细化的资源分类和整理根据美国大学图书馆员的统计发现,针对特定课程设计的指南的使用量要明显高于综合类的学科指南,如果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图书馆员必须从传统的以学科类别来组织图书馆资源转向以课程来组织[62]。
可见,相比学科指南的大粒度学习资源,课程指南服务提供的课程级粒度的学习资源更能精准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和研究的需求2.4 课程管理系统服务分析调研发现,课程管理系统服务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CMS信息技术支持服务、整合CMS课程的资源服务以及嵌入CMS课程的信息素养教育传统上,对高校课程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通常由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技术中心负责调查发现,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8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直接开展了课程管理系统教育技术支持服务,并且建设了完善的CMS支持体系和工作团队卡洛琳医学院、杜克大学等6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