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多样化教学的实施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318109766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多样化教学的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多样化教学的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多样化教学的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多样化教学的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多样化教学的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多样化教学的实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美术多样化教学的实施 马静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美育也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学阶段,美术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予以重视。但现在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等,使得教学内容显得枯燥无味,降低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改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问题的重要方式。Key:小学美术;多样化;措施一、美术教学环境多样化教学环境的创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开端,美术教学需要开放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互动式教学环境。一堂成功的美术课应当是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美术课堂,发挥想象、美感熏陶、积极创新、大胆发挥

2、,同时教师也能利用合适的教学环境来发挥相应的主导作用,进而让师生都能得到相应发展。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我们要创建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不要拘泥于教室。利用多样化的环境,把美术真正做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将美术发挥于生活中的日常环境,融入日常生活,教室、操场、大自然都可以是学习的场地、学习的内容。给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环境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比高低”时,为了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笔者在进行教学环境创设时,分成两个部分进行:一个是硬件环境即设施设备、教具的多样化;一个是软件环境,即注重课堂气氛的把握。在进行这堂课之前,笔者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们尽量每个人带一张照

3、片,不论什么内容。笔者准备了“比高低”图画的PPT便于学生直观观察。在进行这堂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拿出照片来说说自己照片里的高矮事物或者是互相找哪些事物、人物比较高,哪些比较低,进而出示PPT,让学生进一步来探讨教材,提问有哪些动物,它们的照片又是谁高谁低,进而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在讲解完相应内容后,笔者让他们自由组合,俩俩结合站着或者坐着,其他的小伙伴可以画他们,主要观察谁高谁低,怎么表现出来,课后在操场或回家路上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哪些高哪些低,以便下次分享。整堂课一直处于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从学生自身出发,不再把学生固定在座位上,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摒弃传统的直接出示教材的讲解

4、方法,效果较好。二、美术教学方式多样化之前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往往是以教材为准,虽然忠于教材但是却并未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这些内容不感兴趣,对美术课失去兴趣。新课改要求,我们应当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摒弃传统教师绝对权威的思想,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做到师生平等,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合作对话型。教学方式多样化不仅仅是指教师要转变师生关系重构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学习形与色时,首先我用情境导入法,通过提问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周围有很多颜色,你们能立马说出自己穿的衣服的颜色吗?”“黑色。”“红色。”“蓝色。”“白

5、色。”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那你周围的伙伴呢?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他穿的黑色,一身都是黑的。”“我最喜欢蓝色,像大海那样的蓝色。”“那今天我们就来描绘出每个人最喜欢的颜色,大海的蓝、云朵的白、玫瑰的红,都可以,同学们愿意学吗?”“愿意!”大家都积极地回答到。接着又用小组讨论法学习了形状以及这些形状组合可以变成什么事物或者动物,同时在上色时让学生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了课堂中,真正实现了有效课堂,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与教师都得到充分发展,既尊重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美术评价方式多样化传统美术评价最终以作品的“优秀”

6、程度来评价,甚至还要像语数外一样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作品。把學生的美术作品当成跟语数外这些科目来用分数评价是最大的错误,为了进行分数评价,许多教师会布置教材上的某幅图给学生当成作业完成,图要画得一样、构图位置要一样、颜色必须一样,如果都一样就可以是高分,如果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是低分。这样的评价方式造成学生把一门美育陶冶课当成了作业来应付。因此要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改变美术作品的评价方式,杜绝用分数来评价。总之,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其他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与其他能力如智育、德育等相互协调发展。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美术的多样化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ference:1林志燕.小学美术多样化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上),2016(2).2杨开庆.小学美术的多样化作业设计浅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