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语的产生及发音特色 关于日语的产生及发音特色 日语是日本大和民族固有的语言,但是最初只有发音,并没有文字表示在汉字流入日本之前,古老的日本人民采用了结绳记事等其它方式来记录表达意思据?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前,位于日本列岛上的部落小国就开始了与我国的文化交流,承载汉文化的汉字开始逐渐流入日本之后日本人民从汉字中演化出平片假名,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现代日语 在日语与汉语联络亲密结合的过程中,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隋唐时期,亦即日本的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在奈良时代,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把中国的文化精粹带回日本,而到了平安时代日本人民在继承、总结、提炼日本传统文化的根底上,消化汉文化之后,创造了假名字母相传假名是由留唐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唐和尚空海创造的将假名与佛经结合,形成短歌,在日本普及开来古今和歌集?、?万叶集?等日本著名的诗歌集,就是假名产生后,文化繁荣的代表作品 由于使用了汉字来表达意思,日语在发音上不可防止的受到汉语的很大影响,但因为继承了传统的日本文化,其发音有其独特之处,下面就从日语单词的音调、音节、舌位等几个方面来总结一下日语的发音特色 一、日语发音的音调 日语的单词由假名组成,句子由单词组成,单词和句子的发音称为音调。
音调分为腔调和语调 1.腔调 ①腔调的定义 腔调是针对单词而言,是指单词中音调的上下,强弱语言的腔调,主要分为上下型和强弱型日语单词的发音属于上下型 ②腔调的特点 腔调的上下出如今假名与假名之间,日语是在音拍中实现上下变化的也就是单个假名,没有腔调的上下变化在同一个单词里,只有一次的上下变化,通常来讲,词形越长,腔调也越平 ③腔调的功能 辨义功能也就是用腔调的变化,来区别单词的意义 例如:はし读◎调的时候写做端是一端的意思 读①调的时候写做箸是筷子的意思 读②调的时候写做橋是桥梁的意思 与此相对的,我们的母语汉语拼音有四种音调,并且每一个单独的拼音都可以以四种音调来发音由拼音的声母和韵母拼成一个汉字时,发音由标注在韵母上面的音调而定 2.语调 ①语调的定义 语调是针对句子的发音,包括整个句子的全部韵律特征,如句子的节奏,停顿等 ②语调的特点 日语的句子的语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部分句子都是由高走向低,这种特征在日语的语音学上,被称作ダウンステップ〔dnstep〕 二、日语的音节 日语是以每个假名为一个音节的,日语当中还有不发音的促音っ和不能单独发音的拨音ん,都单独成为一个音节。
我们中国的汉语有410个音节,而日语只有112个音节,因此相对于汉语来说日语的发音要简单得多 日语的发音中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现象,那就是拗音 例如:みゃみゅみょ にゃにゅにょ 从发音上来看,日语的拗音没有拼读的痕迹,只发一个音素,没有口型的变化对于初学日语的人来说,拗音的发音与书写往往容易出现问题,这与拗音的上述特别之处不无联络 日语的发音音节中虽然不存在口型变化,但却有音拍延长的现象,这就是日语的长音出于表达的需要,日语演化出了长音,并且以长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意 例如:こし是腰的意思 こうし是教师的意思 三、日语发音的舌位 あ、い、う、え、お是日语中的元音,在发音中作用非常重要日语中元音发音与汉语拼音相似,其最根本特征是:发元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鼻腔等各个部分都不会碰到阻塞,较容易发出由于舌位的上下、前后,口唇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的形状等等,这些发音时细微不同,导致了日汉对应元音在发音方法上的明显差异汉语母语的初学者在学习日语发音时,不能简单地用汉语元音的发音方法去发相对应的日语元音 例如あ和/a/在日语和汉语中都是低元音,发音时舌头呈自然状态,放在下齿龈中央,把嘴张大,颤抖声带发音。
而い和/i/在日语和汉语里都是前高元音,发音时嘴唇略开,唇角向外舒展,呈扁平状,上齿和下齿几乎靠拢,舌头朝下前伸,抵住下齿背,舌面前接近硬腭,声带颤抖 由于日语具有上述的发音特点,使得日语的发音速度比较快且比较饱满有力,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越快越好,反而是语速均匀才更地道音调句调的起伏变化不大,通常一个句子中的低音在最后,使得日语听起来比较平和,或许这也是人们感到日本人比较有礼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