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教科版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317870957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教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半截蜡烛 1教案 教科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度过危险的。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课前准备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世界人民的残酷迫害。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3.师质

2、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二、初读感知1.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2.通过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三、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确,特别强调“烛”、“诺”、“遭”“盯”“琳”等字的读音。2.提醒字形:你认为哪些字需要我们在书写时特别留心?3.描红、临写3个你认为易写错的生字。四、理清课文脉络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2.提供句式:当_,(谁怎么做)_,(结果怎样)_。3.根据以上回答给课文分段,概括段

3、意。五、学习课文。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2.学生质疑词义。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画上着重号。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没有引起前来搜查的德军的怀疑。指名朗读,齐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讨论交流: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办法巧妙。第二

4、课时一、听写生词。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1.学生深入读文,弄清故事情节。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用向上的斜线表示危机出现,向下的斜线表示危机过去。学生初画:再教育适应的位置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危机出现、过去的原因,可以吗?学生补充文字:燃吹燃端回拿点熄重走夺上楼图上好像还差点什么,再补上半截蜡烛就显得更清楚了,怎么画呢?(注意画出蜡烛长短、烛焰的变化。)燃吹点燃端夺拿点熄重新走回上楼3.引入编排课本剧的程序瞧!课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很有戏剧性。正好,课文后面安排了编排课本剧的作业。(指名读题目)“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

5、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先读一读,再和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编排成课本剧演一演。4.指导编排的程序编排课本剧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编写剧本(现成的语文)、物色演员、准备道具。这里,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不但要演好语言、动作,还要演好表情,以表现内心的活动,而这一切只有在“剧本“(课文)中细细地体会。现在我们就按题目的要求来编排课本剧,为了编排的方便,我们把戏分为三场,分别对应课文第三、四、五、六段。三、第一场戏的编排指导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3.其他角色该样演?4.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入角

6、色。四、第二场戏的编排指导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又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学生讨论,逐一明确。3.其他角色怎么演?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边读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五、第三场戏的编排指导。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交流所画的句子,反复品味。2.如果你演杰奎琳,怎么演?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提问: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练习杰奎琳的

7、内心独白。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6.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六、指名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七、作业。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讲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半截蜡烛教案 教科版一、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眼睛 ( )的东西 ( )的孩子 ( )的心情 ( )的主意( )的小姑娘( )的桌子 ( )的儿女 ( )的光 一( )蜡烛 一( )妇女 一( )主意 一( )油灯 一( )眼睛 一( )楼梯

8、二、照样子写词语。例:恶狠狠 热( )( ) 笑( )( ) 金( )( ) 白( )( ) 暖( )( )三、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 )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杰奎琳( )踏上最后一级楼梯,她手中的蜡烛( )熄灭了。( )蜡烛烧到金属管处,( )会自动熄灭。伯诺德夫人为了情报的安全,( )想了许多办法,( )始终放心不下。四、按要求改写句子。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改为“被”字句)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搬柴了吗?(改为陈述句)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缩句)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大的小女儿。”(改为间接叙述形式)五、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那天晚上,母子三人为保护绝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及结果。伯诺德夫人:( )结果( )大儿子杰克:( )结果( )小女儿杰奎琳:( )结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