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雅音乐鉴赏论文之梁祝2000字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46KB
约5页
文档ID:317589317
高雅音乐鉴赏论文之梁祝2000字_第1页
1/5

    高雅音乐鉴赏论文之梁祝2000字    第一次听《梁祝》时,我还是个小学生,从此以后我就没能忘记它的旋律当时它是电影《梁祝》的伴奏,虽然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乐曲中诉说的爱情真谛,但是,配合着故事的发展,我深深地被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感动,也从此喜欢上电影的伴奏每当听到《梁祝》的音乐响起自然便会深深陶醉其中,脑中回放起梁山伯和祝英台相遇、相知、相爱到最后化蝶双飞的场景本学期选修了《高雅音乐欣赏》课程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对音乐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欣赏音乐时,不仅要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舒心和惬意,跟应该多了解音乐的背景知识,以便体会到音乐的灵魂,欣赏到音乐背后所隐藏的深意因此我决定了解《梁祝》的相关创作背景,然后重新欣赏完整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感受它的灵魂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祝家美丽的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求学生活中与与善良,纯朴青年书生梁山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情谊三年后,英台要回家了,长亭十八相送,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然而回家后却发现自己已经被许配给豪门子弟马文才争取不到自己的爱情,梁山伯在忧郁中死去。

婚礼当日,祝英台让花轿来到安葬梁山伯的山岗,在梁山伯坟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山伯的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于19xx年,由何占豪和陈钢共同创作完成19xx年初秋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向全校师生提出了"解放思想,大胆创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国庆1 0周年献礼"的口号,在校园里激起了一阵阵波澜 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何占豪, 成为导师们寄予厚望的《梁祝》创作人选何占豪毕竟从未学过作曲他虽有一肚子越剧音乐,但素材不等于作品,就像从布料到成衣,需要技术一样因此,副院长、作曲教授丁善德介绍了作曲系四年级的一位高才生,他就是有“四只音乐眼睛”之称的陈钢陈钢和何占豪,同院不同系的两个名字,就此“联姻”,与“蝴蝶” 同时成对高飞这两位学生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部经典之作从选材到创作,直至走上舞台的全过程何占豪19xx年出生在浙江诸暨的一个农民家庭,一次上海之行让何占豪无意中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并且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粱祝》他创作的特点,突出一个“情”字,感情的“情”字除《梁祝》外还有二胡协奏曲《乱世情》、民族管弦乐《伊犁河畔》、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民族器乐作品。

陈钢,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xx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另外他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金色的炉台》、《恩情》改编《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和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等,也都成为著名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文献细听《梁祝》可以感受到,根据故事的发展,乐曲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优美的旋律从小提琴中流淌而出,让你觉得仿佛置身于初春雨后蓝天白云,青草绿树,鸟语花香的美景当中一切都显得恬静而美好预示着梁祝二人即将开始的快乐生活乐曲进行到第二部分,旋律瞬间加速,转为活泼欢快的回旋曲这一段描述的是梁祝二人在求学途中相遇,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和三年同读共玩的欢乐情景在跳跃的旋律中,我的心跳也跟着加速了,同时也体会到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中互相欣赏,以及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的爱慕之意当这一段回旋曲后,音乐又逐渐变得舒缓而哀伤这里表现的是梁祝二人同窗三载长亭惜别的情景此时我感受到了梁祝的不舍和依恋,仿佛听到了他们絮絮地说着临别时刻的叮咛和相约再见时刻时祝英台内心的娇羞又期盼的心情。

紧接着低沉的音响似乎在预示着悲剧即将发生第三部分开始旋律变得沉重而充满紧张恐怖的气氛此时祝英台已回到家中,却得知自己已被许配给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英台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却以失败告终乐队的和小提琴的完美配合让祝英台惶惶不安的心情得以体现,同时也是对封建势力的强烈控诉随后,乐曲变得舒缓起来,同时也充满哀伤和无奈,如泣如诉这一段表现的是梁祝“楼台会”的情景,梁祝二人互诉衷肠,但无奈造化弄人,内心充满哀伤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变的凄苦哀怨,将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病故后的极度悲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提琴的凄然之声就像祝英台此时的绝望、无力的哭泣和内心暗暗做好的打算接着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让人似乎看到了,祝英台毫不犹豫纵身投入坟墓的情景,看到了爱情的伟大乐曲进入到尾声即第四部分,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呼应,而这里表现的已不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是对梁祝爱情的升华,此时旋律中充满了对梁祝的赞美,让人心中热流滚滚,被梁山伯和祝英台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所感动,被那寓意深厚的乐曲感动第二篇:《梁祝》听后感 大学选修课论文 音乐鉴赏 900字《梁祝》听后感很早就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纯洁的爱情故事,不久前,音乐老师又为我们上了一课,心里就有了更多的感受。

前奏响起,在轻柔的背景下传来了优美的引子音乐,好像一只竹笛在自由歌唱着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秀丽景色,既浑厚又不太明亮的音色,使我深深的陶醉在如此清丽的前奏旋律中仿佛看见了各种鸟栖息在树枝上,呼朋引伴地发出清脆的鸣叫声,湖水随着微 风荡漾起层层涟漪,我台在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场景,它以优美的小提琴声为中心,向人们诠释了一个纯洁爱情的真谛尽管这个旋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但却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每一个音符仿佛都经过了夕阳的点染,闪烁着清逸的光芒很快,主部通过连接部进入到副部主题,梁祝长亭惜别的依恋情景突地撞进了我的脑海中在四处林荫的小道上,两个年轻人的手却迟迟不肯松开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松,就不知道何时才能重逢强烈的颤音结束了这场离别,它以自身深沉浑厚的独特音色预示着不祥的征兆即将来临,各种震竟有些痴 了,心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着前奏旋律过后是梁山伯与祝英音、三连音、四连音生动地诉说了祝英台在失去梁山伯后的惶恐不安与痛苦,旋律的抑扬顿挫像是暴风雨的来临之前大海上波涛汹涌的场面音色随着猛烈的配音变得越来越厚重,使我的脑子一片混乱终于,在一大串的铺垫后,祝英台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进行了抗婚,连续的重音充分表现了祝英台英勇的反抗精神,向往破除封建宗法礼教,获得现实主义的心声。

很快,一段凄美的音乐侵入我的耳朵,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梁祝楼台相会,互诉钟情的情景紧接着,乐曲急转直下,以急板和散板的表现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向苍天控诉,并运用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中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把乐曲推向了全曲中的最高潮,在奏完最后一段后,乐声齐鸣,祝英台纵身投坟我不禁为祝英台悲惨的命运感到可惜最后,序奏主题再现,冲刷着之前所有的黑暗,又带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让我看见祝英台和梁山伯的灵魂在天宇下花成蝴蝶,在苍穹中凄然地飞舞这样的尾声把听众引到一个传说中去,体会一次美好的艺术享受这种美好也许就是真正的爱情吧,它不需要任何物品的点缀,也不要用任何海誓山盟来扩张,它只是一种清新甜逸的爱,散播在每个人的心灵中间+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