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霞光初放:湛江市霞山区推进教育现代化之画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87KB
约11页
文档ID:317581728
霞光初放:湛江市霞山区推进教育现代化之画_第1页
1/11

    霞光初放湛江市霞山区推进教育现代化之画    魏文琦++黄博彦碧海蓝天,花红草绿,瓜果飘香……湛江市霞山区是一个著名的海滨城市,向来景色绮丽,呈现出一派亚热带自然风光这个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城市,是粤西城镇群中心核心区,2012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之后,以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为载体,努力开拓教育新局面人民有所呼,教育有所应,其创新之美、智慧之美、特色之美,给城市增添了更多幸福的光彩走进霞山区教育“推现”之画,我们看到,随着时序更替,教育霞光初放,教育梦想一直前行构建体系,勾勒教育图景描绘一幅教育图景,需要落笔者把握时机,紧紧围绕奋斗目标,用超越时空限制的思维,构建好教育大体系,以创新思维增加教育活力,以开放视野促教育良性发展1. 宏观统筹以宏观统筹促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教育,为幸福霞山奠基”的发展理念和定位,引领着霞山区以创建现代化为载体,不断巩固和提升教育实力霞山印发了《霞山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常务副组长的“推现”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制区教育局设立了7个专责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在经费投入方面,确保足额投入、管理规范。

在区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落实“三个增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在校生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逐步增长,在校生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建立了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将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教育专项经费及时安排拨付使用,确保教育经费按规定投入到位2. 微观落实现代学校制度健全全区中小学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实现了“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制度”构建起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参与管理监督的运行机制,建立起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全面推行民主办学、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行校务公开,做到政务、校务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全区中小学共聘任新一届法制副校长41名;全面落实中小学法律顾问制度,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3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5所抓好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区教育局与学校的党政负责人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每年组织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促使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提高素质、构筑防线,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氛围和干净干事的环境,有力地保障了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 督导监测用好教育督导和教育监测手段,能有效促进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发展保驾护航自2013年底启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机制以来,霞山在督导片区的科学合理划分和督学队伍的结构配备上,既吸收了先进经验又充分结合实际,探索出了一条较为顺畅的运行机制,全区督导责任区划分为中小学9个片区、幼儿园10个片区2016年10月,顺利通过了广东省“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的省级督导验收在教育监测上,霞山已参加了两次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也顺利完成了广东省的各项组织测试工作,于2015年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授予“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01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试点区在全面参与质量监测的同时,积极运用监测的结果指导和改进工作,例如2016年从班主任队伍的心理素质、教师的结构性缺编等方面破解以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夯基固本,点染智动灵光运用智能教育技术,“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而培养一支具有先进理念、素质优良、有国际视野的智慧教师队伍,能改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和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在多种时空进行学习、反馈、合作,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夯实根基。

1. 运用智能教育技术“同学们好!过完暑假,你们马上要上初三了,我是你们的化学老师化学是初三的一门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会在空中课堂向同学们介绍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学习方法……”霞山实验中学作为“空中课堂”在湛江正式落地开展的试点,在寒暑假也能如期开课学生在家中打开电脑,即可参加学科教师的分层次小组,复习上学期内容,预习下学期新课,和老师同学们聊聊假期见闻利用空中课堂,学校进一步整合和管理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形成了从管理、教学、办公到课研、学习等标准、统一的“三通两平台”体系,最终实现全面、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服务及高效、便捷、实用的智慧教育教学应用服务经过分步多项建设,霞山区现已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专用终端、学校门户网站、官方公众号和官方微网站、录播室、同步课堂等都已依规投入配套使用自建的霞山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于2017年1月上线运行,对接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2017年4月,以平台为基础,霞山区开展了“学校空间建设”“教师空间建设”“微课制作”三个项目竞赛活动,迅速提高了用户的活跃度,加快了区级优质资源建设的进度2. 建设智慧教师队伍“有点不可思议,我本来是有二十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被学校推选参加了一次广东省科学录像课竞赛后,我与科学教育结缘了,这几年我一心扑在科学教育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培训上,周末带领学生参加科技比赛,晚上给我们工作室的公众号推文,每天都非常忙碌、充实。

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学的李晓耘老师,是霞山区及湛江市的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针对霞山区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她提出了“以科技活动引领,促科学课程发展”的理念,将“小小科学家”体验活动、创客文化引入学校,成立了天文、物理、化学、生物、机器人等活动小组,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热情近两年来,为了让更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受益,工作室引进了各种各样的与科学相关的培训学习和竞赛活动,为小学科学教师举办了十几项专项培训学习和竞赛活动,承办或协办了二十几项市教育局、市科协、区教育局、区科协等上级部门组织的科学教师培训和学生科普活动2015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小小科学家”科教比赛中,第二十五小学荣获团体一等奖,学生黎翔榮获机器人组全国第一名,李晓耘荣获“全国十佳员”endprint在霞山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有许多像李晓耘一样的老师,不断进取,知难而上,掀起了进修热潮和科研热潮,智慧型教师团队发展日渐茁壮近三年来,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形式多样的培训有序开展2014-2016年,教师培训经费分别达到245万元、587万元、607万元,占教师工资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38%、3.65%、3.05%。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比例皆达到90%以上近三年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以上进修学习达1427人次,选派校长参加各级培训、深造、学习考察达153人次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全区现有省市级名校长19人,名师工作室37个,基本做到每个学科1个工作室其中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4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5个岭南师范学院是离霞山区最近的师范院校,霞山教育局委托学院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霞山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教研员教育研究能力提升专题培训”,通过理论学习、跟岗实践、课题研究、交流研讨等形式,培训专兼职教研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市级课题主持人150余人提升内涵,绘就育人秀色霞山区积极开发整合资源,让教育资源重新焕发活力,完善教育环境,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实现内涵发展1. 打造现代教育体系目前,霞山区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规模优质特色发展,一个体现教育现代化特征、日益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为基础霞山区通过加强规范化城市幼儿园建设、增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建立学前教育困难儿童资助制度,形成了“以公办园为主导、以规范园为标准、以优质园为引领”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以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为根本霞山区在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其一,实行“总校+分校”管理体制,深入推行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16所农村薄弱学校与城区公办学校的捆绑办学,及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结对帮扶,着力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其二,引导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师资优势,个性化地开展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全面优化学校的教育质量全区现有书法特色学校14所、歌唱及班级合唱特色学校8所、器乐特色学校2所、舞蹈特色学校2所、贝壳粘贴特色学校1所、绘画特色学校2所、手工制作特色学校2所;有体育艺术社团200多个,如文学社、书法社、音乐社、舞蹈社、动漫社、合唱团等形成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发展推进机制以优质发展高中教育为核心霞山区以发展普通高中为主线,不断加强优质高中建设,为全市提供最优质的高中学位和资源目前,霞山区已有8所市一级以上高中,优质普通高中占比达88.9%于2017年3月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的湛江市第四中学,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彰显个性”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将学生素养的培养从学科核心素养拓展至五大基本素养:以阅读课为主阵地,设立国学经典著作展示区、“校园书屋”,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开设科技类研究性学习课程,将其与常规课程有机融合,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分级目标,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创办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组建篮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开展大课间跑操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素养;借助卫生劳动、寝室内务整理、校园绿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以特色发展职业教育为重点霞山区立足于职业教育“量”的提升和“质”的优化,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拓宽职业人才培养途径,变革职业教育模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成功打造了霞山职业高级中学的美术专业、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的幼师专业、少林学校的武术教育等一系列职业教育品牌以重视发展特殊教育为补充霞山区通过建设区培智学校,与岭南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系共建研究实践基地,并把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强师工程”,构建起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体,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为辅助的特殊教育体系以构建完善社区教育为覆盖霞山区基于“区—街道—社区”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联合学校、图书馆、文体馆、青少年宫、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等教育资源,并以“文明、礼仪、奉献、诚信”为主题开展“百姓讲堂”,满足社区居民终身教育的需求,全面提升市民的综合素养2. 铸造学校特色品牌2013年起,霞山区遵循湛江市教育局“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工作思路,立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依托本土资源、挖掘区域优势,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走进湛江市第十中学,励志广场、励志园、励志厅、励志长廊等渐次展开,励志校园文化已成为师生发展的动力源泉他们通过励志校园文化的建設,激发师生的奋发精神,实现了学校的转型发展。

开展“校园之星”“励志之星”“励志教室”评选活动,开设“校园之声”广播站,充分宣传、发挥学生榜样的励志作用;编写《为精彩的生命奠基》《为坚强的生命鼓掌》等校本励志教材,丰富励志文化教育资源;组织励志读书征文、课前励志演讲、励志教育大讲堂等活动,拓展励志文化教育途径花卉景点、林荫绿道、生态植物园、主题雕塑、名家字画廊……凭借“广东省绿色学校”的自身优势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格塑造与智能培养和谐统一”的办学理念,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打造了独特的绿色校园文化,深入开展绿色教育他们区域性地种植不同种类植物,形成多个直状绿化带和环状绿化带,将绿化带融入教学区、活动区和生活区,为绿色文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载体;设置名人名言廊、师生作品展示廊、励志宣传栏、假山园等,将思想教育寓于绿色教育中,强化绿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绿色生态课程体系,组织开展系列生态保护志愿者活动,为绿色文化构筑课程支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