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试卷(能力提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7333509 上传时间:2022-06-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试卷(能力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试卷(能力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试卷(能力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试卷(能力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试卷(能力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试卷(能力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试卷(能力提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学习宪法的小组讨论中,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B.宪法主要规定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C.宪法和普通法律的修改都需要全国人民通过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2.以下事情与法律有关的是( )。学生乘坐大巴去旅游 爸爸妈妈带孩子去医院看病车辆在道路上行驶 顾客到商场购物A. B. C. D.3.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宪法规定社会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内容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宪法必须依据

2、民法制定4.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A.宪法 B.民法 C.刑法5.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的观点,正确的是( )。A.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B.行政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C.民法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6.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底线是( )。A.不违反道德B.不违反刑法C.不违反法律D.不违反宪法7.刘勇去批发市场给儿子买玩具,怀疑是伪劣产品,结账时,他让商家开了一张发票。他可以收集的证据是( )。A.玩具B.发票C.结账单8.下列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

3、原则的有( )。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基本人权原则D.权力分立和制约原则9.以下事情与法律有关的是( )。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 顾客到商场购物车辆在道路上行驶 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A. B. C.10.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张某,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向张某公开赔礼道歉。刘某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二.填空题(共10题,共54分)1.( )调整社会关系,( )合法权益,( )公共秩序。

4、2.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 )。3.纪律、道德与法律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法律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4.( )就在我们身边。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权、( )权、( )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5.纪律、( )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法律具有( )和( )。6.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 )、( )。7.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 )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8.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5、。9.法律由国家制定和( ),具有( )和( )。10.(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做的主要是学习宪法,不是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2.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法律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世界各国只有中国设立了宪法日。 ( )5.法律是公共生活的底线。( )6.刑

6、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7.依法纳税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需要你我依法自觉履行。( )8.制度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 ( )9.民法和刑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而其他法律不是。( )10.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仅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现实意义不大。( )四.连线题(共2题,共10分)1.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杆上被人贴满了小广告。 张叔叔和吴阿姨在谈恋爱,他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准备结婚。 姐姐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音乐教师。 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

7、,导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量鱼虾死亡。 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2.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3.写一写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法律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4.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作用?5.假期与父母一起外出旅游,有哪些法律在保护我们平安?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妈妈就职的公司拖欠妈妈工资,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办?七.材料题(共1题,共8

8、分)1.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营造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有效提高宪法宣传效果,陵城区某小学六年级一班开展了“宪法,我们的必修课”主题教育活动。(1)你认为在校园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形式来开展这次宪法宣传活动?(至少说出三条)(2)我们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让我们心中有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八.综合题(共3题,共23分)1.我来区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把序号填入对应方框中)2.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

9、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1.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木是组织、确定的意思。中国古代就有“民不举官不究”“王子犯

10、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2014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答:(1)我国将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了解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宪法,请你为国家宪法写一句宣传标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B4.A5.A6.C7.B8.D9.A10.C二.填空题1.法律;保护;维护2.行为;权利;之间的关系3.国家;强制力;权威性4.法律;人身;财产;受教育5.道德;强制力;权威性6.权利;义务;公正;和谐7.自由和权利8.国家9.颁

11、布;强制力;权威性10.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a.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线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b.张叔叔和吴阿姨在谈恋爱,他们准备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张兰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重虾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五.简答题1.姑姑在银行上班。商业银行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贷款

12、通则等。(答案不唯一)2.首先有生存的权利,有要求父母切实履行抚养义务的权利,其次有学习的权利,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再次有要求父母,老师尊重自己,平等对待自己的人格的公民权。3.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就像没有交通灯的十字路口一样,车辆行人互不相让,导致交通瘫痪。如果没有法律,人们随心所欲,社会毫无秩序。4.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规范。他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5.道路交通安全法 刑法 民法 旅游法等。六.辨析题1.首先,和公司协商,把拖欠的工资补上。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就需要走法律途径。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一定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

13、利。七.材料题1.(1)答:宪法知识竞赛;宪法知识讲座;宪法法制报告会;宪法手抄报;宪法主题班会等等。(2)答:认真学习宪法。理解宪法内容,领会宪法精神。积极宣传宪法。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维护宪法权威。勇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任意符合三条,言之有理即可)八.综合题1.如图:2.(1)张某的观点更合理。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2)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有人缺乏宪法意识,不能依宪办事。3.(1)12;4(2)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