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二十世纪十年代初期新中国全方化学习苏联的积极影响 周 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9)【摘 要】20世纪50年代,中国向苏联全面学习,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既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也要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既要学习苏联的生产经验,也要学习苏联的管理模式学习和直接借鉴苏联经验,对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新生政权、快速发展经济发挥了不可否认的历史作用,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Keys】学习苏联;苏联模式;积极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国全面学习苏联已经成了历史,然而,对这一学习的利弊得失,从当时直到今天,人们的看法却很不一致,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两种: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这两种观点虽然截然不同,但却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和当时的政治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绝大多数人都丝毫不会怀疑全面学习苏联的正确性,认为全面学习苏联是理所当然的,是符合国家利益和历史潮流的但是,也有少数人持不同的看法,认为学习苏联应该结合中国实际,不应该完全照搬苏联模式然而,在当时“一边倒”的形势下,这种意见受到了批判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以后,对全面学习苏联又出现了一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认为50年代开展全面学习苏联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导致了“全盘苏化”,是我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的战略性“失误”,甚至视之为经济建设“左”的错误之源。
这种观点否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始阶段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重大成就我们认为全盘否定的评价过分地夸大了学习苏联的消极方面对学习“苏联模式”作非此即彼的简单评判于事无补西方学者曾指出:学习苏联模式曾经有力地加强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团结,“在遵循苏联模式方面,存在广泛的一致性;这个模式有助于把政策辩论集中在渐进性的修改,而不是在根本的途径方面,这样就减少了任何冲突的风险本文认为,对中国全面学习苏联,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作一分为二的具体分析新中国建国初期全盘照搬苏联的建设模式在当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由于历史局限性,中共把苏联建成的社会主义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样板,认定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在当时实属自然之举薄一波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在建国初期,我们在许多方面学习苏联经验,虽然有必要,但毋庸讳言,在学习中有一定的教条主义,对斯大林存在一定的迷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薄一波的观点是客观的,他指出了学习苏联是利弊共存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学习苏联的积极影响: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接受苏联模式,虽然有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有从被动到主动,从大部分照搬到开始探索结合中国实际这样一些复杂的情况,但它毕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
而且中国领导人也认为采用苏联的方法是必要的和适当的,同时也是最佳的选择这个阶段学习和直接借鉴苏联经验,对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新生政权、快速发展经济发挥了不可否认的历史作用,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第一,向苏联学习,使新中国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革命不易,建设更难由于缺乏经验,新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面临重重的困难,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方法上,我们的头脑里一片空白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向苏联学习,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压力,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起步阶段避免了大的弯路和曲折,使新中国初期的建设有了一个比较好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开端如前所述,新中国初期在国家建设上的困难,主要是没有经验当时迫于世界局势,我们不可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建设经验为了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向苏联学习就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实践证明,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学习苏联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无限丰富的经验,为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出了正确的道路,提供了生动的榜样,使我们可以在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过程中避免许多错误,而顺利地走向无限美好的社[来自www.lW5u.Com]会主义的未来。
第二,学习苏联密切了当时两国的友好关系建国初期学习苏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并成为这种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中苏友好是建立在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认同之上,中国通过虚心向苏联学习,并且在苏联“老大哥”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下,在很多领域两国人民都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和合作,这大大加深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极大地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诚然,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合作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当时中国人民向苏联学习的真诚态度,以及高度的热情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学习苏联为中国确立了榜样效应,增强了自信心和凝聚力,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建国初期,在我们缺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的情况下,把拥有丰富建设经验的苏联树立为榜样,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凝聚了力量借学习苏联之际,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经验理[来自www.lw5U.coM]论和成就,不但对实际工作有益,更为我们的发展前景绘制了蓝图,增强了人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学习苏联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这解决了当时我国各类建设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苏联为我国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指在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或在学习苏联经验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各种人才,也包括去苏联留过学,接受过培训的各类人员,他们在新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防、冶金、采矿、电气、机械、化工、地质、建筑、铁路、交通、教育等各个部门也有他们奋战的身姿。
第四,向苏联学习促进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学习苏联”、“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口号,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建设一个像苏联一样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希望,从而迸发出了极大的建设热情虽然苏联经验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它本身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弊病,但是还有许多好的、先进的苏联经验是适合我们的,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很大帮助的通过全国人民的学习和苏联真诚的帮助,我们国家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原来我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苏联不仅帮助我们制订了“一五计划”,而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帮助中国,并帮助建设了156项重点工程到1957年,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和部分建成的达67个,占总数的42.9%正如哈里什(卡普尔博士所言:在1952年—1959年期间,……引进苏联设备和接受的技术援助,这“对中国工业化的能力发生了重大的作用经过五年的重点建设,我国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41.5%提高到56.5%在这期间,我国不仅在工程技术力量、工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大为增加,而且也建设起来了许多过去所没有的一些重要工业部门。
学习苏联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另外,在20世纪50年代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大批苏联专家和顾问专家到中国工作,中国组织大批技术人员跟班学习,系统地掌握了许多新的技术同时,我国还有3.8万多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前往苏联学习受训,不仅学习了不少科学理论,还掌握了许多新的技术当时苏联提供的技术虽然不是世界第一流的,却是比较先进的,甚至有些转让的技术在世界上也是最佳的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苏联技术援助和和资本货物的重要性不论如何估计也不为过它转让设计能力的成果被描述成技术转让史上前所未有的此外,中国看来已接受了苏联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在有些情况下,转让的技术是世界上最佳的在苏联援助的最重要的部门钢铁工业中,苏联人在20世纪50年代建造和操作着世界上最好的高炉苏联人设计的武汉和包头的中国钢铁工厂吸收了苏联的高炉以及大规模铁矿石富集方面的最新技术对苏联的技术学习大大优化了我国的技术结构对苏联经验的学习在中国对外学习的历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中苏两个相邻大国有不可多得的地缘优势、人文优势及悠久的紧密的交流历史,而且是因为在20世纪中叶,新中国建国后全面学习了苏联,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是套用苏联模式进行的。
苏联的经验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到现在还依然存在着参 考 文 献[1][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60,185~186[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93[3][瑞士]哈里什·卡普尔.觉醒中的巨人——一个外国人看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外交政策[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41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