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周密“志雅”心态的形成 张天琪[Summary]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谓知人论世鲁迅晚年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可算作对“知人论世”的现代解释周密对“雅”的追求,贯穿其一生除了广博富赡的自觉学习,六世积淀的官宦门庭,以及复杂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体验,共同为草窗雅词打下深厚根基,促成了其雅词风貌的成型因此本文拟从作者家世说起,探寻周密雅词的成因[Keys]周密;雅词;志雅;家世一、六世积淀的官宦门第家庭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上的家庭指直系家庭或核心家庭,即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广义上的家庭指扩大了的家庭,即不仅包括父母和他们的孩子,还包括其他亲属,如祖父母、叔伯等家庭利益集团即家族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家庭影响最为显著据《全宋词》载:“密字公瑾,号草窗,济南人流寓吴兴,居弁山,自号弁阳啸翁,又号四水潜夫生于绍定五年(一二三二)曾为义务令,入元不仕有草窗词、萍洲渔笛谱、齐东野语、癸辛杂识、志雅堂杂抄、浩然奇雅谈、武林旧事、澄怀录、云烟过眼若干卷传于世。
草窗雅词尤为著名周密有着良好的家世, 生于官宦门庭、书香世家周氏家族的系统,在其晚年所著《弁阳老人自铭》中曾作简要陈述,此文也成为后人研究周密生平尤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其间载其祖辈履迹如下:(密)先齐人六世祖讳芳,隐居历山熙宁间以孝廉征,不就,赐光禄少卿五世祖讳孝恭,吏部郎中,知同州,赠殿中监高祖讳位,赠太中大夫曾大父讳秘,御史中丞,赠少卿随跸南来,始居吴兴大父讳珌,刑部侍郎,赠少傅先君讳晋,知汀州妣章氏宜人,参政文庄公良能女老人生于绍庆壬辰五月廿有一日,娶杨氏匠监伯喦女由此可见周氏家族历代踪迹:周氏祖先为今山东济南人,自祖秘起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六世祖隐居历山,自五世祖周孝恭始,周氏一族出仕,逐渐发展成为名门望族,其五世祖官至吏部郎中;高祖曾任太中大夫;曾祖父周秘历任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等职,周密《齐东野语·自序》中称:“曾大父扈跸南来,受高皇帝特知,遍历三院,经跻中司祖父周珌曾任大理寺评事、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大理寺卿等职父周晋(下文详述),历任富阳令、衢州通判等职周密母族、妻族也都系出名门外祖章良能为“淳熙五年(1178)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礼部侍郎,后迁中大夫曾有诏书称其:“学博而守约,才大而用周。
章文庄“虽世家五马,而清贫自若工词章,有文集《嘉林集》百卷周密《齐东野语》云:“外大父文庄章公……间作小词,极有思致现仅存《小重山》一首,可见于《绝妙好词》——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与其他咏春之作相较,本词写得自具一格,既非“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的及时行乐,亦有异于“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满”的深闺伤春,且与一般文士那种“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只恐花飞又春去”的惜春之意也不一致全词对景遣怀,笔调纡徐起伏、韵味深长而又有所寄托,可以说是“极有思致”了章良能“少好雅洁,性滑稽,居一室必泛扫圬饰,陈列琴书”那么,作为章良能之女,周密母亲也颇通文墨周密的岳父杨伯岩字彦瞻,号咏斋,南渡名将杨沂中曾孙,居临安生年不详,宝祐二年(1254)卒淳祐间,除工部郎,出守衢州钱塘薛尚功之外孙,弁阳周密之外舅也杨手不释卷,博览古今,好古文字,有《九经韵补》一卷行世又有《六帖补》二十卷,收录颇多逸闻轶事《全宋词》收其词作《绝妙好词》尝录《踏莎行》一首——梅观初花,惠庭残叶当时惯听山阴雪东风吹梦到清都,今年雪比年前别。
重酿宫醒,双钩官帖伴翁一笑成三绝夜深何用对青黎,窗前一片蓬莱月这首词虽是迎客再送别词,但通篇没有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在内,不沾不滞、不即不离,表明了对友人的情谊,点明了送别的主旨,但只是轻轻带过,用含蓄清雅之语出之,特别是尾句“夜深何用对青黎,窗前一片蓬莱月”格调极高,词风清绝,很好地体现出了词人的洒落襟怀写到与友人的欢聚,说新酿的宫酒与名贵的官帖,加上和疏寮翁的谈笑是“人生三绝”,何等的雅士风流再看狭义上的周晋小家庭一家之长周晋,字明叔,号啸斋,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官富阳令,嘉熙末淳祐初,为福建转运使干官,累监衢州、曾判柯山,宝祐三年(1255),知汀州周晋为官廉洁爱民、造福一方,为人也博学儒雅、有声艺林,被誉“好古博雅君子”,在周密的成长中起到了积极地言传身教的作用周密在《齐东野语·自序》中曾如此回忆家父:“博及群书,习闻台阁旧事,每对客语,音吐洪唱,纚纚不得休坐人倾耸敬叹,知为故家文献也可见其博闻强记晋亦工词词作虽多散佚,但《绝妙好词》卷三仍保有三首,分别为《点绛唇·午梦初回》、《清平乐·图书一室》、《柳梢青·似雾中花》词风疏朗清新,有《清平乐》为证——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
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此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图书、翠瓷、砚席、棋局、唐碑等雅物的画面,将一个小小书斋与隆冬将春的天地相连通,便觉得书斋、人心同天地自然常相往来,境界之大,使人意远神怡,与今时今日所倡导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谋而合且周晋热爱收藏,尤富藏书,据周密《齐东野语·书籍之厄》记载:吾家三世积累,先君子尤酷嗜,至鬻负郭之田以供笔札之用冥搜极讨,不惮劳费,凡有书四万二千余卷,及三代以来金石之刻一千五百余种,庋置书种、志雅二堂…… 如此丰富的存书,是周密人生的“第一桶金”,使其或学习经史、或涉猎百家时可手到擒来,为周密做学问奠定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官宦之家、书香之门的渊源和父辈之博雅,则成为周密一生“志雅”的出处和精神支柱,使得他对于学问必然要心向往之二、独特的生活方式周密一生大致可分三大阶段,包括:从出生起谨守书种并随父宦游的青少年时期;从宝祐五年到南宋灭亡的临安二十年以及亡国后的隐居著述残年邵贵年少时周密的生活,可谓是一部古装版《爸爸去哪儿》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周密天资聪颖又十分勤奋肯学,故深得周晋怜爱由于密母多病体弱,所以,抚育稚儿的责任更多地落在周晋肩上,他并没有像柳永父亲那样,将幼儿留在家中,而是为了方便教养,干脆带在身边辗转于任职各地,尚幼的周密得以亦步亦趋伴随父亲身边,游遍东南闽浙间的青山秀水、名胜古迹,为幼年周密打开了眼界与心胸。
古人云“君子以文会友”,周晋亦喜结交文人雅士,密在侍父任所之际,经常目睹父亲与当时当地名流吟诗作赋的聚会他在《长亭怨慢》序中深情地回忆道:岁丙午、丁未,先君子监州太末刺史杨泳斋员外、别驾牟存斋、西安令翁浩堂、郡博士洪恕斋,一时名流星聚,见为奇事……梅清注癯,亏蔽风月,后俯官河,相望一水,则小蓬莱在焉老柳高荷,吹凉竟日诸公载酒论文,清弹豪吹,笔研琴尊之乐,盖无虚日也余时甚少,执仗,供扫洒,诸老绪论殷殷,金石声犹在耳受到一时学者名士论诗谭艺的文学陶冶的周密,青年时已能参与其间,做到游刃有余父辈“载酒论文,清弹豪吹”的生活方式,对周密的人生取向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于周密学识的积累大有裨益,使他崇尚并奉行文士风雅的举止规范,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周密“嗜雅”的个性和以“雅”为准则的审美取向周密选择将这种生活方式延续下去,读其词可知,如《三犯渡江云》序有云:“丁卯岁未除三日,乘兴棹雪访李商隐、周隐于余不之滨主人喜余至,拥裘曳杖,相从于山巅水涯松云竹雪之间酒酣,促膝笑语,尽出笈中画、囊中诗以娱客醉归船窗,紞然夜鼓半矣《声声慢·九日松涧席》中:“屡舞高歌,作成陶谢风流人生最难一笑,拼尊前、醉倒方休。
周密一生好雅集、雅玩,至死方休此后,周密开始广泛交游,多为学者,有官员、词人、诗人、鉴赏家、画家、书法家、金石家、文献家,甚至还包括僧侣本文着眼于词坛交游对词人创作的影响,只作略述(对于周密的交游,冯沅君的《周草窗词学之渊源》、《周草窗朋辈考》,夏承焘的《周草窗年谱》,金启华、萧鹏的《周密及其词研究》等都做了详尽的考证,可以说是非常全面,本文不再赘述)周密所交游的词人,包括杨缵、徐理、施岳、李彭老、陈允平、张炎、李莱老、吴文英、王沂孙、杨无咎、徐天明等等,用周密的话说:“闲自笑与君共是,承平少年玉漏迟)”他们在南宋偏安之时,多赏山玩水,过着“倚桂分题、簪花筹酒、玉尊良夜、共醉瑶席(酹江月)”的风雅生活,他们即席分题、即兴创作,彼此切磋词艺,冥思苦想作词,所作无不合律(读《木兰花慢》序可知),写下许多流连光景、咏史怀古的篇目戈载《宋七家词选》赞密词“尽洗靡曼,独标清丽,有韶倩之色,有绵渺之思,与梦窗旨趣相侔,二窗并称,允矣无忝其于律亦极严谨,盖交游甚广,深得切靡之益而在共同经历了国破家亡,一同在外族统治下过起苟延残喘的遗民生活后,密弃官归隐,与其余移民词人抗节特立,后又与王沂孙、陈云平、张炎、李彭老、李莱老等结社西湖,成为一大爱国词人群体。
词社成员一同参加《乐府补题》唱和,将家国之恨、身世之慨一并寓于词中,从而共同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词风也发生重大改变,日趋忧郁苍凉起来父辈的熏染与广泛交游,使周密养成了一种既不偏激也不附和,既恪守原则又能求同存异的个性,这是周密性格的一大亮点,由此可解释他为何可与年长他许多的吴文英成为忘年交,又可与好友张枢之子张炎互通书信;还可解释为何宋亡后,周密虽不肯降节仕元,却未以决绝的态度对待周围一些不得已仕元或应招而出的故友,而是劝他们好自为之,勿忘故国,既不必颓废,亦不必留恋官场,比如顶着宋皇室后裔头衔仕元的赵孟頫等;这更可以解释词人晚年出于保存故国文献之目的,而能不畏人言与个别元朝官员交往这其中包含何等雅量!周密自身即是融词家、诗人、画家、鉴赏家、文献学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这必然导致其交游的多元化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周密虽交游广,但多局限于书斋范畴的江湖雅人凡夫俗子、市井布衣并不在此列这是宋代士大夫书斋文化的集中体现Reference:[1]周密.齐东野语[M].中华书局,1983.[2]周密. 绝妙好词[M].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3]孟子.孟子[M].万卷出版公司,2008.[4]张晓星. 鲁迅语录 [M] . 京华出版社,2008.[5]周密.弁阳老人自铭[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査为仁, 厉鹗. 绝妙好词笺[M]. 中华书局,1957.[7]周密.癸辛杂识[M].中华书局,1988.[8]史克振. 草窗词校注 [M] . 齐鲁书社,1993.[9]戈载. 宋七家词选[M].清宣统三年扫叶山房本.(编辑/刘佳)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