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t****990 文档编号:316639852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科学

2、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获诺贝尔奖,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为42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是一种氧化物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2252如图是一瓶饮用天然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瓶饮用天然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含有偏硅酸等,属于化合物B该饮用天然水的pH为7.30.5,一定呈碱性C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金属单质D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该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灰石用作建筑材料B铝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C将氮气充入灯泡保护灯丝D用干冰营造仙境般的舞台效果4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

3、的的是()A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可加入稀盐酸B除去H2中的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C除去KCl溶液中少量K2CO3,可加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D除去CO中少量CO2,可通过灼热CuO粉末5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有两种物质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再分6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相等Bt1时a、b、c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C要从含有少量b的a饱和

4、溶液中获得a,最好的方法是降温结晶Dc物质可能是熟石灰7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加入熟石灰研磨,依据有无氨味产生来鉴别氯化铵和尿素两种化肥B通过使用脱硫煤、集中供暖的方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缓酸雨现象C磷酸二氢铵、硝酸钾、尿素都属于复合肥料D用燃烧后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衣服面料是羊毛、还是棉8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化合物B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C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

5、子一定是金属9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B守恒现: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为200mLC转化观:水和氢气两种物质可以互相转化D能量观:天然气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10如图中的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变化中的数量关系,下列说法与图象不相符的是A将足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B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最少的是a1

6、1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将于6月5日在杭州举办。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使用可降解塑料餐盒B积极参与植树造林C共享单车出行D露天焚烧垃圾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物质的分离、除杂、鉴别中,正确的是()A将10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浓度变为20%,将溶液倒出一半即可达到目的B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NH4C1和CuSO4,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溶质有KNO3和氨水CFeCl3、H2SO4、NaNO3、KOH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D分离Zn和Al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ZnCl2溶液,过滤即可达到目的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2个铜

7、原子_。(2)5个氢氧根离子_。(3)亚铁离子_。(4)最理想能源的气体单质_。(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1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改变的元素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A 明矾 B 活性炭 C 天然气 D C60 E 稀有气体 F 干冰请选择上述物质按要求填空(填上述相应物质的字母,不重复使用):(1)目前正广泛使用的清洁燃料是_;(2)常用于冰箱除臭的是_;(3)可作灯泡填充气的是_;(4)用于冷藏保存食品的是_;(5)可用于乡村或野外净水的是_;(6)应用于超导体的是_。16如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

8、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中填写的离子符号为_;(2)请根据如图信息,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3)请另外再写出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图。写出硬质玻璃管内产生的现象_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两个作用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8某实验探究小组在实验室用上图装置进行CO2性质的验证分组实验。完成实验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编号);装置C的名称是_

9、。小明将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他认为可能是错用了较浓的盐酸,使制得的CO2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为验证小明的想法,甲乙两组同时选用图中的C或D装置与发生装置连接进行实验。你认为甲组同学选择C装置_(填“能”或“不能”)证实这一想法,理由是_。你认为乙组同学选择D装置_(填“能”或“不能”)证实这一想法,理由是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同学把足量的铁粉放入200克稀硫酸中,并想通过硫酸的量来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但发现缺少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_?若想通过一定的方法测出生成氢气的质量,请设计一个试验方案_(简述实验操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

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相对分子质量为,选项A错误;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质量比=质量分数之比,由此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B正确;C、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故青蒿素不属于氧化物,选项C错误;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选项D错误。故选B。【点睛】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2、D【解析】A、该瓶饮用天然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含有偏硅酸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饮用天然水的pH为7.30.5,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饮用

11、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镁、钾、钠”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D、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该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加入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3、C【解析】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详解】A、石灰石用作建筑材料,利用了石灰石坚硬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铝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利用铝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将氮气充入灯泡保护灯丝,利用了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符合题意;D、用干冰营造仙境般的舞台效果,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4

12、、B【解析】A、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A不能达到目的;B、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HCl会被全部消耗,浓硫酸可干燥气体,则可得到纯净的氢气,故B能达到目的;C、加适量Ba(NO3)2溶液,与碳酸钾反应产生硝酸钾,引入了新杂质,故C不能达到目的;D、灼热CuO粉末会和CO发生反应,原物质变成杂质,故D不能达到目的。故选B【点睛】除杂的原则:不能破坏原物质,不能引入新杂质。5、B【解析】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后生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故说法不正确;B、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C、由反应前后

13、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说法不正确;D、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再分,故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B【解析】A、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相等,此选项正确;B、t1时a、b、c饱和溶液升温至t2,a、b的溶解度增大,变为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

14、是bac,此选项错误;C、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采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此选项正确;D、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c物质可能是熟石灰,此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在溶解度曲线上,溶剂的质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7、C【解析】A、氯化铵和尿素两种化肥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氯化铵能产生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尿素不能,依据有无氨味产生来鉴别氯化铵和尿素两种化肥;不符合题意;B、通过使用脱硫煤、集中供暖的方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同时减缓酸雨现象,因为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不符合题意;C、尿素(CO(NH2)2)中只含有氮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料;符合题意;D、分别燃烧羊毛和棉,羊毛产生烧焦羽毛的味道,而棉没有,用燃烧后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衣服面料是羊毛、还是棉;不符合题意;故选:C。8、A【解析】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