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jx****3 文档编号:316639701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州市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1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40分,历史40分,地理3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2、是符合题意的。第17题为地理,第817题为历史,第1827题为道德与法治。每题2分,共计54分。)秦半两钱 唐开元通宝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交子)8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手工业的进步B农业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城市的繁荣9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B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D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10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不久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唐朝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清朝平定新疆大

3、、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建立行省。对上述措施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西域在西汉正式归属中央B唐朝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C清朝对边疆管理方式单一D历代政府重视新疆的治理11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知识结构图中横线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2邓小平曾说:“在历史上,这次会议之前,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3“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的阴谋,华北八路军乘着雨季对日军

4、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参与作战的八路军有105个团约20万人。”这场“战役”是指A平型关大捷B武汉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4右图是新中国某个时期农村粮食产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吨),对图中数据变化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进行土地改革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完成三大改造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中国古代文明16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 实结 论史 实结 论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

5、则B1865年,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C1868年,日本开始实施“明治维新”彻底废除了旧制度D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17某国际组织的首要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该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C亚太经合组织D欧共体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第2830题为道德与法治,共20分;第3133题为历史,共20分;第3435题为地理,共16分。共计56分。)31人民群众是

6、历史的创造者。自古以来,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8分)【“医圣”张仲景】材料一 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 齐世荣主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和平使者”郑和】 【“铁人”王进喜】材料二 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 材料三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王进喜(19231970)海家的航行。张帆、李帆主编中

7、外历史纲要(上)(1)材料一中“辨证分析病情”的思想与我国春秋时期哪位思想家看待问题的方法相似?(1分)“治未病理论”对应对新冠疫情有何借鉴意义?(1分)(2)结合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的地区。(1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背景。(2分)(3)材料三中“铁人”王进喜参加的石油大会战是建设我国哪一油田?(1分)他是我国哪一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1分)(4)综上所述,请谈谈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1分)32王老师以“历史时代主旋律”为主题设计了探究性学习内容。请你帮小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7分)探究一:看图说史 探究二:史料解读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二战中,

8、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探究三:历史感悟 小明课后按照王老师的要求搜集材料,感悟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对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宗旨的承诺根据中共十九大报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是“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摘自李东燕人类命运共同体(1)王老师让小明探究:哥伦布航行的目的地是东方,为何偏偏向西航行。你能帮小明用地理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吗?(1分)依

9、据探究一中的航行图,说说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世界开始发生怎样的变化?(1分)(2)结合探究二中的史料和所学知识,请帮小明分析美苏两国二战中能“友好合作”的主要原因以及战后“冷战”出现的原因。(2分)小明根据探究二的材料,给20世纪40、50年代的世界拟定了一个时代主题,以下选项中最为恰当的是 。(1分)A团结与共赢B合作到对抗C多极化趋势(3)结合探究三中的材料,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怎样的时代主题。(1分)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请你帮小明就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1分)33阅读下列四幅图片,按要求写一段历史小短文。(5分)图片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图片二:中共十一

10、届三中全会会场图片三:美丽乡村图片四: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请你从上面4幅图片中任意选取1幅或2幅图片,依据该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规律或两幅图片之间的联系提炼一个观点,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说理有据,表述成文并在60字以上。)5随州市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计20分)题号891011121314151617答案CBCDCDAADB二、非选择题(共20分)31(8分)(1)思想家:老子(1分) 借鉴:要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写重视用中医药治疗疾病,中西医结合等,也可酌情给分。1分)(2)地区: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1、。(1分) 背景:政府的支持;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航海技术先进;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等。(任答两点2分)(3)油田:大庆油田(1分) 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或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写探索时期也可酌情给分。1分)(4)品质:开放性试题,有道理即可。学生可以从他们的共同品质方面回答,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拓创新精神等。也可从某个人的个人品质方面回答,如张仲景:救死扶伤的人文关怀;心系黎民的仁爱之心。郑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敢坚毅的个人品质。王进喜: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等。(任答一点1分)32(7分)(1)解释:认为地球是圆的或“地圆说”。(1分) 变化:世界开

12、始连为一个整体。(其他如加强了欧洲和亚、非、美洲之间的直接联系。世界由分散走向联合。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等也可给分,1分)(2)原因:共同抗击法西斯。(答“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有共同的利益”、“美国需要苏联牵制德国”等,也可给分,1分) 原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国家战略(国家利益)冲突。(答“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美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把苏联当做竞争对手”;“苏联把美国当做潜在防御对手”等也可得1分) 选项:B (1分)(3)主题:和平与发展。(1分)建议:开放性试题,有道理即可。学生可以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公平正义”、“

13、多边主义”、“和而不同”、“绿色低碳”等方面任提一个建议。(1分)33(5分)评分说明:按试题要求分四项分别评分并累计总分。前三项分别从短文形式上评分,每项赋分1分,共3分,一般可得23分;第四项是看短文内容,取材论述须说明观点,史论结合,论述合理,有一两点即可。由于分值、字数条件限制不追求论述充分。较多字数且论述精当的可奖励加1分,但是本题最后得分不超过5分。具体标准如下:评分角度与分值得分标准失分情况观点明确(1分)有认识并列为论点为佳,在短文首或末句突出也可(1分)无中心论点(0分)表述成文(1分)语句通顺、合理,有逻辑(1分)只罗列要点,未按逻辑顺序连贯成文(0分)字数规定(1分)卷面

14、字数(含标题)60字以上(1分)总字数不到60字(0分)论述合理(2分)选材适当,能说明观点(2分)取材(论据)与观点无关(01分)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如选两幅图片,观点应从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方面提取;如只选一幅图,观点则可以从该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规律等方面提取。论证只要有一到两个与观点有关的史实即可。示例一:图片一和图片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动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把人们从“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可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开启改革开放的思想动力。示例二:图片三美丽乡村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巨变的时代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