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重点中学2022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t****990 文档编号:316639615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郴州市重点中学2022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郴州市重点中学2022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郴州市重点中学2022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郴州市重点中学2022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郴州市重点中学2022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郴州市重点中学2022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郴州市重点中学2022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A塑料保鲜膜B橡胶手套C棉布围裙D不锈钢盆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碳酸钠中的一种。连线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甲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丙溶液为蓝色。下列图中丁物质的是A铁

2、B盐酸C氢氧化钙D碳酸钠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毒品香烟、酒精、吗啡、海洛因B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氢气C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粉尘D有机高分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AABBCCDD4下面关于溶解度及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物理性质,不受溶剂种类的影响B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含溶质较少,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硝酸铵可作制冷剂,因为其溶于水吸热D溶液都是无色、均一、稳定的5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B食醋除水垢C煤的干馏D海水晒盐6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A用二氧化

3、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发为航空燃油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D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7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 1C水分解过程中,元素种类增加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C通过蒸馏可将硬水软化D水电解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9如下图,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X为SO2BY只能是硫酸C反应可能有沉淀生成D反应属

4、化合反应10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加入一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164x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 :4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乙、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7 :51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A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扬尘BPM2.5是造成雾霾的“元凶”之一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12下

5、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CaO起催化作用B该反应中CO2是生成物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钾在20C溶解度是31.6g,则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C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14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现察区分黄铜和黄金,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研磨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煤

6、矿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C对现象的认识D对生活的认识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分子受热体积变大喝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汽车修理厂工人用汽油除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霉变的大米洗净、煮熟后可以食用缺铁会引起贫血自行车的支架喷油器防锈AABBCCDD15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精神的是A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进口国外废旧塑料垃圾,做儿童玩具生产的原料B为了响应阳泉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号召,卫青小朋友积极将路上的垃圾放入垃圾箱C为了减少尾气排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D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二、填空题(本大题

7、共1小题,共6分)16图A中的两个圆分别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有关信息,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不同点)。请你参照图A,在图中的空格处图B、图C中的(1)、(2)、(3)、(4)、(5)区域对应适当的内容(每处只要求填一点)。(1)_;(2)_;(3)_;(4)_;(5)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都离不开实验装置。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以上A和B装置都可以用于制取氧气,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可用于收集氢气的装置是_(填写序号字母)。科学探究小玲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过氧化钙(CaO2)

8、能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过氧化钙在空气中久置生成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钙或氢氧化钙或二者的混合物。实验一:选用上述实验装置B进行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实验,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取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再滴入_(填写一种指试剂的名称)试液,发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猜想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二:为探究猜想是否正确,小玲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她完成表格中的空白内容:实验步骤实现现象结论a取在空气中久置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未见固体明显溶解b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未见明显颜色变化不存在氢氧化钙C _固体成分是

9、碳酸钙实验步骤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18(8分)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_;_。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影响海洋生物

10、的生存。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_能量(填“释放”或“消耗”);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结合生活中烧开水和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_,原因是_。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 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 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盐城已经迎来高铁时代,高铁的建设过程中使用到大量的铝、铜、铁等金属材料,请按要求填

11、空。(1)铝合金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铝的抗腐蚀性能较强,是因为_。(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为探究铝、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了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不能一次性证明的是_(填字母序号)。A铜丝、铁丝、氯化铝溶液B铝丝、铜丝、硫酸亚铁溶液C铝丝、铁丝、铜丝、稀盐酸D铁丝、氯化铝溶液、氯化铜溶液(3)工业炼铁需要铁矿石、石灰石、_和空气等原料。实验小组为探究某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xOy) ,设计如下实验。( 注:铁矿石中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步骤:取37.3g铁矿石装人硬质玻璃管中通人CO 一段时间后加热,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以氧化铁为例) ;B装置中

1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充分反应后测得玻璃管中的固体质量为30.9g,实验反思:某同学认为该装置有明显缺陷,建议在B装置后加C装置,C装置的作用是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塑料保鲜膜是一种塑料,不是纤维,错误;B、橡胶手套用的是合成橡胶,不是纤维,错误;C、棉布围裙是用棉花纤维制的,棉花纤维是天然纤维,正确;D、不锈钢盆是金属材料,不是天然纤维,错误。故选C。2、A【解析】根据题意,得知丙为硫酸铜,硫酸铜只能与氢氧化钙和铁反应;甲与戊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甲和戊是稀盐酸和碳酸钠的一种。若甲为盐酸,戊为碳酸钠,则即可跟盐酸,又可与碳酸钠和硫酸铜反应的为氢

13、氧化钙,故乙为氢氧化钙;最后丁为铁,但铁不与碳酸钠反应,故该推断错误。若甲为碳酸钠,戊为盐酸,则即可跟盐酸,又可与碳酸钠和硫酸铜反应的为氢氧化钙,故乙为氢氧化钙;最后丁为铁,铁可与稀盐酸反应,该推断正确。【详解】综合分析所述,甲为碳酸钠,乙为氢氧化钙,丙为硫酸铜,丁为铁,戊为盐酸。题目所问是丁为何物,则丁为铁,A选项正确;故选A。3、C【解析】A、香烟、酒精无毒,不是毒品,但服用过量对人体有害;故错。B、三大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氢气不是化石燃料;故错。C、大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粉尘是大气污染物;故对。D、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错。故选:C。4、C【解析

14、】A、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配制的石灰水中溶质较少,故选项说法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所以硝酸铵可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D【解析】A、牛奶变酸,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食醋除水垢,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煤的干馏,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海水晒盐,只是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析出,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6、D【解析】A、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减缓温室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