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t****990 文档编号:316639454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与其他物质变化类型不同的一项()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B浓硫酸腐蚀纸张C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D胆矾的研碎2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

2、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占比率很小,没有什么用途B田里的稻草焚烧处理不会导致空气中的PM2.5增加C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D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高能燃料3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65 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 gB将t2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CAC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D从含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B,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4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石蜡的密度B石蜡的可燃性C石蜡的溶解性D石

3、蜡的硬度5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氨能和氧气发生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AN2BNOCNO2DN2O62019年1月21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今年第一场例行新闻发布会,聚焦大气污染防治。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监测项目的是A臭氧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7向 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液中可能有 Fe(NO3)3、Mg(NO3)2和 Cu(NO3)2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8化学知识的应用在生活中随处

4、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安街头的黄色出租车以甲醇为原料,相比传统的出租车,可以节约化石燃料B四川凉山深林火灾中动用了大量直升机取水灭火,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C在体育中考测试中,同学们饮用“脉动”饮料中含有糖类,糖类物质可以提供能量D清明节前后青龙寺观赏樱花的游人接踵摩肩,为了使樱花树枝干粗壮、叶色浓绿,园林工作者可以将碳酸氢铵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一起施用9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重新鼓起来,其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10下列离子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A

5、Na+ 、K+、OH-BCl-、NO3-、Fe3+C Na+、SO42-、NH4+DCu2+ 、SO42-、H+11近年来世界各国频发地震。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煮沸;消毒;过滤;自然沉降。合理的处理顺序是ABCD12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194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制作饺子的原料有:面粉、肉馅、蔬菜、植物油、调味剂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小明去采摘草莓。草莓大棚所用的塑料薄膜属

6、于_(填序号,下同);A有机合成材料 B无机材料 C复合材料用发酵后的牛奶做肥料,种出的草莓又大又甜。发酵后的牛奶含有C、H、O和N等元素。浇“牛奶”相当于施加了_。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1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合理,理由是_;.通过实验2,可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14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分别用汽油、洗涤剂和氢

7、氧化钠溶液除去油污时,其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_,利用溶解作用的是_。(2)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3)防毒面具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_性。(4)工业上,用_方法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用于溶解注射用药物。15高纯铊(Tl)及其合金可做半导体材料。现有5种含铊元素的物质:Tl、Tl2O、Tl2O3、TlOH、Tl2SO4。其中硫酸亚铊(Tl2SO4)溶液为无色,氢氧化亚铊(TlOH)溶液显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Tl2O3读作_。(2)在加热条件下,氧化亚铊(Tl2O)与氢气反应生成铊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取少量无色硫酸亚铊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振荡,

8、静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4)已知Fe、Tl、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FeTl(H)C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 将金属Tl伸入稀硫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B 将铜丝伸入Tl2SO4溶液中,铜丝表面附着一层固体C 把锌伸入TlCl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Zn+2TlCl2Tl+ ZnCl2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甲的溶解度_乙的溶解度(选填“”、“”或“=”)。t2时,甲溶液从状态Q变成状态P,可采用的方法_(填写一种即可)。甲、乙、丙各50g分别加入到三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_。将此时所得的乙溶液降

9、温,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法正确的是_。A t1时,甲、丙一定能配得质量分数相等的两种溶液B t1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t2时,处于Q点状态的丙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0gD t2时,向处于P点状态的乙物质溶液中加水可变成Q状态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B、C装置中出现的相同的实验仪器是_。(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则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3)甲同学用内部带有多孔隔板的C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你认为用C装置代

10、替B装置的优点是_;C 中多孔隔板合适的位置是_处(选填“a”或“b”),不适宜用作多孔隔板的材料是_(选填编号)。铜片塑料铁石墨(4)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实验室常用铜和浓硫酸制取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实验室制取SO2 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择_,若用E、F组合作为收集装置,则制取一瓶SO2,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_,装置F的作用是_。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较多的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该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填字母);其中的制取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2)实验室制

11、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要一次性区分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三种气体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填字母)。A 燃着的木条 B 澄清石灰水 C 灼热的氧化铜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铁矿石,某化学兴趣小组取得铁路建设所用的赤铁矿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化学反应)20g,将其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84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4g求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对着干燥的

12、玻璃片哈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腐蚀纸张,属于化学变化,与其他变化类型不同,符合题意;C、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胆矾的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C【解析】A. 虽然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占比率很小,但稀有气体的用途却不少,选项错误;B. 田里的稻草焚烧处理会产生烟尘,导致空气中的PM2.5增加,选项错误;C. 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

13、蒸气,选项正确;D.氧气只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所以氧气不能燃料,选项错误,故选C。3、C【解析】A、由图可知,t1时,A的溶解度为30g,故t1时,65 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含有溶剂:65g-15g=50g,不符合题意;B、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t2下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B还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t2下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物质t1时的溶质质量分数与t2时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可以用t2时的溶解度计算,t1时B的溶解度t2时C的溶解大于t1时A的溶解度,故将t2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

14、,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CA,不符合题意;C、t2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故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溶液状态未知的情况,无法比较,符合题意;D、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从含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B,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得出: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4、B【解析】用小刀能切下,说明石蜡质软,放入水中不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