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316637469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11.“四体液学说”由()提出。A.扁鹊B.笛卡尔C.现代科学D.希波克拉底2.笛卡尔认为精神肉体可以由()沟通。A.松果体B.心脏C.灵魂D.下丘脑3.认为人体就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就是由于机器的某个部分发生故障而失灵,需要加以修补完善,这种观点属于()。A.机械的自然科学健康观B.“没有生理疾病”的健康观C.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全状态”的健康观D.原始的健康观4.认为每一种疾病均可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对应的形态或化学变化,藉以确定其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原因,并都能找到特异的治疗手段。这种观点属于()。A.机械的自然

2、科学健康观B.“没有生理疾病”的健康观C.“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全状态”的健康观D.原始的健康观5.医院在健康体检单上,对于每个指标都给出了指标的正常浮动区间,凡是在区间之内的检查结果,都属于正常现象。体现出()。A.身心健全发展不可或缺B.身心健康具有共同前提C.身心健康呈动态可变性D.身心健康存在个体差异6.健康教育须基于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明健康教育是。()A.全面教育B.差异教育C.主体教育D.生活教育7.按时睡觉和起床属于()。A.日常健康行为B.饮食健康行为C.保障安全的健康行为D.身体认知与保护的行为8.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随意哭闹、不

3、乱发脾气()。A.日常健康行为B.饮食健康行为C.保障安全的健康行为D.心理健康行为9.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阶层中,经他人帮助或提醒的健康行为,属于()。A.初级水平B.中级水平C.高级水平D.低级水平10.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阶层中,自我努力的健康行为,属于()。A.初级水平B.中级水平C.高级水平D.低级水平11.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阶层中,自动化的健康行为,属于()。A.初级水平B.中级水平C.高级水平D.低级水平12.单元或主题活动目标可以是“能自己整理常用物品,分类有序摆放”,具体的活动目标可以是“能够将玩具、图书等按照类别放回原处,摆放整齐”。通过这样的逐步分解和具体落实的学

4、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的促进策略是()。A.分解确立具体的健康行为发展目标B.筛选确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C.优化组合多样的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D.适时评价反馈健康教育行为养成的成效13.()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确定的首要依据。A.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B.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C.当代社会的发展与要求D.学前教育专业标准14.在制定活动目标时,首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对幼儿来讲具有挑战性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原则。A.发展性B.目的性C.现实性D.可评价性15.“知道并说出喝白开水的好处”就比“了解喝白开水的好处”之类的表述更加具有可评价性体现了()原则。A.发展性B

5、.目的性C.现实性D.可评价性16.下列哪项不属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A.性教育B.五官及心肺的认识与保护C.能正确感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D.音乐节拍学习17.心理健康教育中,先引导学前儿童对情绪的类型有基本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则更有效。体现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A.序列B.均衡C.整合D.可行18.学前儿童健康的特点包括:()。A.身心健全发展不可或缺B.身心健康具有共有前提C.身心健康存在个体差异D.身心健康呈动态可变性19.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总体来看,这些目标体现了以下的价值取向()。A.身心和谐并进B.保护与锻炼并重C.行为形成与习惯养成

6、并行D.身心健康呈动态可变性20.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特点包括:()。A.目标的整体性B.目标达成的即时与延时C.目标的预设与生成D.目标的动态变化21.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水平进阶包括:()。A.自动水平B.他助水平C.自助水平D.自主水平22.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的促进策略包括:()。A.分解确立具体的健康行为发展目标B.筛选确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C.优化组合多样的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D.适时评价和反馈健康行为养成的功效2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健康教育目标包括:()。A.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B.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C.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

7、常识、学习保护自己D.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2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分为()子领域。A.安全教育B.动作发展C.身心状况D.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25.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包括:()。A.序列原则B.均衡原则C.整合原则D.可行原则26.“健康”(health)一词最初和“神圣”(holy)一词同源。()27.健康应该有年龄层次、性别层次、环境层次之分,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健康的三要素在每个个体层面都有不同层次的组合。体现出健康的整体性特质。()28.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灰色状态,如果能敏感地意识到机体所处的身心状态,采取有效的措施,则可以转变为健

8、康状态。体现出健康的动态性特质。()29.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应主要定位于个体健康行为的养成,兼顾社会性健康行为的培养。()30.在关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健康认知的提高与态度的培养,努力促成知行并进,直至知行合一。()31.健康教育就是健康课。()32.可以忽视生活环节中的健康教育价值。()33.将健康认知提高等同于健康行为养成。()34.具体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亦是如此,综合使用从而取长补短,合力促进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35.入园不过分焦虑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儿小事哭闹不止是小班情绪安定愉快的目标。()36.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是小班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目

9、标。()37.喜欢玩、会玩、并能与同伴玩“木头人”游戏是小班具有空间知觉及身体控制良好的目标。()38.“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级后能较快适应”是幼儿园健康领域小班“具有一定适应能力的”目标。()39.“能快跑20米左右”是幼儿园健康领域小班“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目标。()40.“知道打110”是幼儿园健康领域小班“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目标。()41.无论哪种类型的活动目标,都会随着学前儿童不同的学习、发展特点而不断变化。()42.大班“保护心脏”活动的目标确定为:“了解人体心脏的结构,说出名称和主要功能”。()形成性考核21.通过主动与学前儿童对话交流、回应学前儿童的问题、向学前

10、儿童提问、提出话题供学前儿童讨论、让学前儿童分享自己的发现等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方法是()。A.讲解示范法B.感知体验法C.情景表演法D.谈话讨论法2.在饮食营养教育活动中,通过让学前儿童亲自感受不同蔬菜的颜色、形状和气味等特征,然后再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则学前儿童的印象更深刻,活动参与性更强,这种方法是()。A.讲解示范法B.感知体验法C.感知体验法D.谈话讨论法3.无论是身心保健活动还是体育活动,都会采用游戏法来进行。这种方法是()。A.讲解示范法B.游戏法C.情景表演法D.谈话讨论法4.在学前儿童对特定情景和角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前儿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法达成健康教育教学目

11、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A.讲解示范法B.游戏法C.情景表演法D.谈话讨论法5.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全班学前儿童同时学习相同内容的活动,这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途径是()。A.健康集体教学活动B.健康主题活动C.健康区域活动D.自由活动中的健康教育活动6.以健康领域为中心;在内容上可能包融(包括或融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学习领域,这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途径是()。A.健康集体教学活动B.健康主题活动C.健康区域活动D.自由活动中的健康教育活动7.在健康教育活动中针对活动效果而进行的持续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获取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育进程、方法和手段,以便达成教育目标。这种评

12、价方法又称()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可比性评价8.对班级幼儿的喝水频率及喝水量进行观察,有的幼儿喝得多,有的幼儿喝得少,这里的“多”“少”都是因班级而异的,属于()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差异性评价9.在自然情境下对学前儿童的实际行为做细致描述,这种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的方法是()A.时间取样法B.事件取样法C.核检表法D.轶事记录法10.对被评价者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录像,然后播放录像,评价对象和评价者共同观看,然后再开展自我评价、同事互评或专家点评交流。这种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是()A.自我反思B.专项测查C.微格评价D.作品分析11.教师若先确

13、定一个参考标准,得出幼儿喝水频率的高低和喝水量的多少,属于()。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差异性评价12.根据教学评价的主体进行划分,评价主体被非评价者进行评价,即来自外部的评价,属于()。A.自我评价B.他人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差异性评价1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前教育的总目标一致,体现出()。A.发展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方向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14.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必须根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客观规律,切实获取活动的真实信息,属于()。A.发展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方向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15.采用谈话讨论法时,教师应注意

14、:()。A.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想法和活动状态的基础上与学前儿童交流B.采用“教师提问,学前儿童回答的方式”进行C.教师要充分尊重学前儿童在谈话活动中的主体性D.设定好所有的结果,引导学前儿童回答教师想要的答案16.采用讲解示范法时,教师应注意:()。A.讲解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B.讲解示范要清晰、正确、熟练C.讲解示范要考虑面向集体还是个体D.讲解示范所使用的语言要通俗易懂17.采用感知体验法时,教师应注意:()。A.教师要根据学前儿童的生活实际,着眼于拓展B.为了感知而感知C.教师要认识到学前儿童感知体验的差异性D.认为某一物体或情境一定会让所有学前儿童获得同样的体验18.采用情景表演法时,教师应注意:()。A.以教育性为主B.艺术性为次C.强调服务于健康教育的作用D.过分追求情景表演的艺术性19.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途径包括:()。A.健康集体教学活动B.健康主题活动C.健康区域活动D.自由活动中的健康教育活动20.用于指导健康教育活动实施的文本,主要包括:()。A.活动理念B.活动目标C.活动准备D.活动环节21.练习法的种类包括:()。A.完整练习法B.分解练习法C.重复练习法D.变化练习法22.幼儿园常见的体育游戏包括:()。A.“老狼老狼几点了”B.“跳房子”C.踢毽子D.抽陀螺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