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资问题思考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316629721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外资问题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利用外资问题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利用外资问题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利用外资问题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利用外资问题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外资问题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外资问题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外资问题思考一西部地区投入很少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展一直受到资本形成能力缺乏、投入水平效率低、区域净投资增长过慢的约束。由于受GDP、人均收入、财政收入水平的制约,西部资本自我积累率很低。同时也由于西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不完备上市公司总数、证券市场发行总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均远低于东部,影响了西部资金融通,阻碍了资本形成。这可以从地区资本形成的三个主要资金来源:财政投资包括当地政府投资、中央政府直接投资及转移支付投资、企业投资以及外商投资情况很清楚地看出来。1.财政投资(1)地方政府财政投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开展长期落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十分拮据,致使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西部省区的

2、财政收入和财政性根本建设投资仅为东部省区的30%左右。(2)中央政府的直接投资及转移支付投资国家在非均衡开展战略及向东部倾斜的投资政策影响下,对西部投资很少。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全国根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投放在东部地区的,大约为西部地区的3倍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开发浦东的重大决策下,中央政府投资更多地流向长江流域,尤其是浦东。而西部地区的落后状况始终未能得到改善。2.企业投资由于西部地区在资金利润率方面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企业在规模、实力、融资能力等方面均落后于东部企业,投资实力也有明显差距,因而造成了西部地区资本供给的缺乏。表现在东部省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东部地区上市

3、公司数量和公司上市筹集资金数量等方面都要大大高于西部地区。3.外商投资相对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步伐一直较为缓慢。一方面因为国家在东部给予外资众多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由于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差,吸引外资能力差,对外资缺乏吸引力,利用外资规模更是无法和东部地区相比。二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1.西部地区的根底设施建设落后西部地区根底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通信设施,如长话业务、 机拥有量、本地 用户数量和互联网用户数量等方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就更为明显,构成西部地区经济开展的瓶颈;交通设施的密度稀、通达深度差,公路网等级低。西部地区铁路、公路和邮电线路的密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更无法和东部地区相比。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开展水平和现代化进程落后,缺乏改善根底设施的条件和能力,致使西部地区根底设施网络骨架尚未形成,呈现一种内部封闭的状态。而根底设施的落后状况又进一步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开展和现代化进程。2.市场发育水平较低中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过程中,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原有的方案经济调控手段逐步减弱,但仍起作用;另一方面,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不断增强,但尚不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国家对西部投资缺乏;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各种要素开始打破地域、行业和企业界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向着回报率高的东部地区流动,造成西部地区

5、市场发育水平也要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在开展乡镇企业和其他民间经济,以及开展“三资企业等方面,与东部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也是造成西部开展较为缓慢的重要因素。3.产业升级缓慢西部地区落后总体上表现为工业化进程缓慢。建设在西部的工业,多是重型和传统机械工业,这些产业与当地经济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对周围地区经济的开展,没有多少带动作用。西部地区工业虽有所开展,但实际上效益很低。再加上我国根底产品价格改革的滞后,在价格体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西部地区低价供给资源性原材料和能源、矿产品,而高价购进东部地区的加工业产品和生活消费品,形成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不等价交换。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资源条件与工业根底的

6、不同,东部沿海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偏于轻型。西部地区原材料与采掘工业所占比重较大,而东部地区加工工业的比重相对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东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4.科技创新能力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缺乏主要表现在科技经费投入缺乏、科技成果较少、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方面,导致科技进步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投入的缺乏。从科技成果看,西部省区每万名科技人员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和每百人口创造专利批准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数量大大少于东部地区。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远低于东部地区。从高新技术产

7、业开展状况看,西部省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产品总额的比重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西部地区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国有企事业单位技术市场成交量均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以上论述,充分反映出由于资金投入的缺乏,造成了西部地区根底设施建设落后、市场发育水平较低、产业化进程缓慢、科技创新能力缺乏等问题。由此形成了东西部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投融资问题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开展的关键因素,在西部地区投融资问题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利用外资问题。二、西部地区投融资中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在以下几个方面同东部地区存

8、在一定差距:1.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大大低于东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几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将近90%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大大低于东部地区。2.外资所占比重较低东部各省区在国有投资远远高于西部地区的同时,外商投资占本地区总投资的比例也大大高于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东部地区也要大大高于西部地区。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的绝大局部分布在东部,只有很小一局部分布在西部。3.直接利用外资比例低在我国直接利用的外资中,东部地区所占比重在70%左右,西部仅为30%左右。由于直接利用外资工程较少,带来的影响是:一方面,可能为西部地区在技术、管

9、理、产品、机制、产业建设等方面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和收益必然少于东部地区。另一方面,相对较多的间接利用外资的方式,在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开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对汇率制度进行调整,西部地区的许多工程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4.利用外资的质量不高东部地区在利用外资中,引进大工程、高科技、新兴产业工程已成为开展趋势。这些工程多为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的工业工程,如汽车、通讯、精细化工、生物工程以及金融、贸易和信息效劳等工程。而起步较晚、尚处于利用外资初期的西部地区,由于受到投资环境等诸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吸引大工程、消化国际先进技术、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

10、面均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引进工程以劳动密集型、传统产品、小工程居多,跨国公司大工程进入西部很少。利用外资的质量比起西部地区,存在很大差距。三、西部地区利用外资问题的解决西部地区在吸收外资方面有着许多优势,如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劳动人口多、生产要素等综合本钱低等;在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原材料、旅游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等领域存在着很好的投资时机。中国参加WTO以后,将会陆续扩大外商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准入领域,包括放宽外商对根底设施等工程持股比例的限制,进行效劳贸易领域的利用外资试点,鼓励以多种形式盘活国有大型企业等。按照国际法那么,要给外商以国民待遇;要修改和制定一系列法规,与国际接轨。这将会进一

11、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为外商投资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1.改革投资环境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开展变化来看,资本在全球的流动速度加快,大量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场所。就国内来看,近几年,我国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根本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是一个巨大的不可多得的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近几年兴旺国家在经济整体开展上的不景气,为中国扩大利用外资提供了机遇。就东部地区而言,由于劳动力本钱的不断上升,便得其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初加工产业的竞争优势已逐步减弱。然而西部地区由于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相对较大的潜在市场,可以成为对国外投资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地区。

12、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市场潜力巨大;国家为西部开发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西部各省区一定要抓住机遇,采取更加有利的措施,积极改善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电力、通讯等根底设施在内的投资环境,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根底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随着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将会有更多的外资被吸引到西部地区来。借鉴东部沿海经济特区开展的经验,对西部而言,虽然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家有可能对外资西进采取鼓励性的优惠政策,但从长远来看,西部地区不能过多地依靠国家政策的倾斜和优惠,不能过多地从减少税收的角度考虑吸引外资,而应注意自身机制的调整和改造,在改善投资环境的根底上,建立起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吸

13、引外资投向优势产业和区域,从体制和经济开展上逐步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2.扩大利用外资的领域,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放宽利用外资的条件按照国家规定,外商投资西部地区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能源、市政公用、环保等根底产业或根底设施建设,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享受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扩大西部地区效劳贸易领域对外开放,对一些尚未全面开放的领域,可选择西部地区先行试点。将外商对银行、商业零售企业投资的试点扩大到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城市。将中外合资外贸公司的试点扩大到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并在中外双方的资格条件上比东部地区适当放宽。制定适用于西部

14、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外上市,内资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以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方式吸引外商投资等管理方法。用好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用于西部地区教育、卫生、扶贫、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积极争取国际多边、双边赠款,优先安排西部地区工程。对外商投资西部地区根底设施和优势产业工程,视不同行业适当放宽对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向西部地区再投资,被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外资比例在25%以上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外商投资西部地区根底设施和优势产业工程,适当放宽国内银行提供固定资产投产人民币贷款的比例。允许外商投资工程开展包括

15、人民币在内的工程融资。加大对西部外商投资工程在国内融资方面支持的力度。国外优惠贷款新签约工程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争取保持在70%以上,并适当提高优惠贷款占工程总投资比重。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及出口创汇工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国家在国外商业贷款指标安排上给予支持。3.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式(1)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积极采用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方式,更好地利用国外的中长期投资。近几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中,直接投资占了绝大局部,而加工装配、发行股票方式利用外资只占卉小一局部。因此,通过证券市场吸引外资的潜力很大。同时,还应积极探索以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方式引入外资,鼓励合资企业到西部再投资

16、。(2)“外资并购国企的方式推广、借鉴辽宁在石化、冶金、电子、机械等行业鼓励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承包和租赁大中型国有企业,鼓励国有企业转让产权和股权,变为外国独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的经验,制定外商以收购、并购方式参与大中型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的鼓励政策,促进大中型国有企业引进外资,进行资产存量的优化调整。结合西部地区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抓紧研究跨国公司并购国有企业的政策措施;鼓励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支持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资。这对于改善局部国有企业的经营窘境和资金饥渴,提高整个国有经济的活力,必将大有益处。(3)BOT工程融资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根底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是在近二十年中得到许多国家实践验证的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