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四川省西昌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t****990 文档编号:316618802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四川省西昌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届四川省西昌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届四川省西昌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届四川省西昌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届四川省西昌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四川省西昌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四川省西昌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B丙

2、丁乙甲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B用药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C蒸发操作结束后,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D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氯化钠固体还是混合物3通常情况下,不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4如图表示的是物质AG相互间的关系(“ ” 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F都是单质;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3、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D与E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沉淀。结合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是Ca(OH)2BG一定是盐酸CF是铜DD物质可能是Ba(OH)25在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常遇到除去物质中的杂质。下列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除杂质的试剂和方法不合理的是ACO气体(CO2):通过石灰水BNa2SO4溶液(Na2CO3):滴加稀盐酸至不发生气泡为止CCu粉(Fe):滴加稀硫酸至不发生气泡为止,再过滤DKCl粉末(MnO2 ):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将滤液蒸干6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

4、蛋白质的盐析C石油的分馏D海水晒盐7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内容不能充分体现化学造福人类的是()A单晶硅的应用B乙肝新药的研制C甲醇出租车的使用D十面“霾”伏的天8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釜底抽薪C聚沙成塔D磨杵成针9能在pH为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AK2SO4、NaNO3、NH4ClBKCl、Na2SO4、Na2CO3CCaCl2、Na2CO3、AgNO3DFeCl3、Na2SO4、NaCl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品包装袋内的铁粉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B洗洁精和汽油都能去油污,且原理相同C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与焦炭无关D为了加强食品色、

5、香、味,可大量使用添加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若6.5克锌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在100克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其质量是_,溶剂的化学式是_,其质量为_。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其质量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为了测定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某小组取样品10g,放入烧杯中,用氯化钡溶液与其反应来进行测定,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g。(2)求该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用于炼铁的气体_;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_;用于建筑材料的碱_; 海水

6、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中国智慧”“中国制造”越来越强。国产航母甲板采用“超级钢”,能承受舰载机起降时产生的强烈冲击和摩擦、飞机尾流的高温烧蚀、潮湿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侵蚀。由此推测“超级钢”应具有的性质为熔点高、_、_。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其信息传输系统的芯片中含高纯度硅,将二氧化硅转化为硅的过程是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4如图所示,把足量的细铁丝放在倒立着的试管里,将烧杯移至试管下方使试管口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中的水液封试管中的空气。请回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_。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

7、是_。若时间足够长,水能否充满试管?为什么?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形成的物质种类很多。(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CaH2能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生石灰溶于水可制得熟石灰,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_(填“吸热”或“放热”)。(3)实验探究小组将Na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

8、Ca(OH)2猜想三:NaOH和_猜想四:NaOH、NaCO3和Ca(OH)2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_。(4)(实验过程)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实验: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CO3溶液_猜想二不成立实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_产生气泡猜想_成立16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查阅资料)NaCl 溶液显中性(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HCl 请你写出一种可能的猜想:_(实

9、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实验小组分组分别进行了以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滴加紫色石蕊溶液_溶液中含有HCl(2)加入少量CuO粉末粉末溶解,溶液变蓝溶液中含有HCl(3)滴加Na2CO3溶液_溶液中含有HCl请写出实验操作(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得出结论)通过探究,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因为“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可说明甲的活动性最弱。“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丁的活动性比乙弱,比丙强

10、。因此D项正确。点评:可根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反应平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B【解析】A、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目的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故A正确;B、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应使用玻璃棒,故B错误;C、蒸发操作结束后,应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以防止烫坏实验台,故C正确;D、粗盐提纯只是除去了不溶性杂质,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如氯化镁等),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氯化钠固体还是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B。3、B【解析】A、微粒之间有间隔,1体积水与1体积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体积,不符合题意;B、1克酒精加1克水中,酒精完全溶解形成溶液,混合前后总质量不变,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

11、2克酒精的水溶液,符合题意;C、通常情况下,在1克食盐中加1克水,食盐不能完全溶解,得到食盐的水溶液的质量小于2克,不符合题意;D、食盐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溶液的质量小于2克,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解析】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可得F是铁;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是二氧化碳;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C是碳酸钠;E是一种蓝色溶液, E可能是硫酸铜,由图示可知A可能是碳或氧气,G能够与碳酸钠和铁反应,则G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D既能与碳酸钠反应又能与硫酸铜反应,D与E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沉淀,则D可以是氢

12、氧化钙,也可以是氢氧化钡。【详解】A、由分析可知,C为碳酸钠,故选项错误;B、由分析可知,G是酸,可以是盐酸,也可以是硫酸,故选项错误;C、由分析可知,F是铁,故选项错误;D、由分析可知,D可以是氢氧化钙,也可以是氢氧化钡,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5、B【解析】A、CO2能与通过澄清石灰水反应,而一氧化碳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Na2SO4

13、溶液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符合题意。C、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铁会与硫酸反应而溶解,最后就只剩铜粉了,过滤后滤纸上就只有铜粉,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KCl和二氧化锰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再过滤,将滤液蒸干,可以得到氯化钾,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6、A【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

14、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一系列产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盐析是指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中性盐,随着盐浓度增大而使蛋白质沉淀出来的现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海水晒盐利用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7、D【解析】A、单晶硅的应用使得计算机得到广泛的应用,充分体现化学造福人类,不符合题意;B、乙肝新药的研制给乙肝患者带来了福音,充分体现化学造福人类,不符合题意;C、甲醇出租车的使用节约了化石能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充分体现化学造福人类,不符合题意;D、十面“霾”伏的天会危害人类的健康,不能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