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学习方法略谈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16614213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科学习方法略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文科学习方法略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文科学习方法略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中文科学习方法略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中文科学习方法略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文科学习方法略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科学习方法略谈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朱可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朱可初、高中学习方法比较初、高中学习方法比较高中文科思维特点阐释高中文科思维特点阐释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略谈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略谈 导入导入:试题对比试题对比(试题是对学习能力的检测)(试题是对学习能力的检测)第一组第一组: 1.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把都江堰视为是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把都江堰视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的工程”,因为,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

2、。”这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一切,首先要归功于 A大禹大禹 B郑国郑国 C李冰李冰 D王景王景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刚健豪放的宋词名,这一刚健豪放的宋词名句的作者是北宋年间书法、绘画、诗词,无一不精的句的作者是北宋年间书法、绘画、诗词,无一不精的 A李白李白 B李清照李清照 C苏轼苏轼 D屈原屈原 选自某地初中考试试卷选自某地初中考试试卷第二组第二组 1.公元公元997年,宋廷岁收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多万缗,收支

3、却亏1500多万缗,多万缗,“民贫乏食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经济衰退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吏治腐败 2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耶松船厂一、初高中学习方法之比较一、初高中学习方法之比较不同点:不同点:机械记忆机械记忆理性

4、思维理性思维识记、背诵要求高;分析、理解能力弱识记、背诵要求高;分析、理解能力弱 现状:用初中的方法应对高考现状:用初中的方法应对高考不会延伸拓展;缺乏探究分析;不不会延伸拓展;缺乏探究分析;不能迁移整合。能迁移整合。 举例:如何掌握举例:如何掌握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基本情的基本情况:况: 识记:背景、内容、影响识记:背景、内容、影响 探究:古代的变法与改革绝大多数都涉及土地制度,为什么?探究:古代的变法与改革绝大多数都涉及土地制度,为什么? 同样涉及土地制度为什么变法会有成有败?同样涉及土地制度为什么变法会有成有败? 什么样的情况下土

5、地制度的改革能获得成功?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情况下土地制度的改革能获得成功?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失败?会失败?二、高中学生文科思维特点分析二、高中学生文科思维特点分析高中学生的文科思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高中学生的文科思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指思考问题的高度与广度高:指思考问题的高度与广度解释:源于教材知识,超越教材认识解释:源于教材知识,超越教材认识 分析:分析:1919世纪末维新变法在中国盛行一时,世纪末维新变法在中国盛行一时,20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革命党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教材知识)(教材知识)。短短的十几年功夫,。短短

6、的十几年功夫,中国近代的主流思潮为什么会由改良主义转向革命主义?你能得出什么中国近代的主流思潮为什么会由改良主义转向革命主义?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样的结论?(学科认识)(学科认识) 举例:(举例:(08年高考江苏卷)张之洞说:年高考江苏卷)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也可渐开风气之先。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也可渐开风气之先。”这表明他主张: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2新:指思

7、维品质的多样性、创造性新:指思维品质的多样性、创造性 解释:解释:超越固定的认知模式,能重组眼前的新信息及贮存的知识,超越固定的认知模式,能重组眼前的新信息及贮存的知识,得出独特的、多维的新结论。得出独特的、多维的新结论。 要求:不墨守成规、破旧立新但又具有要求:不墨守成规、破旧立新但又具有“社会价值社会价值”不要标不要标新立异。新立异。 举例举例: (2008年江苏历史高考卷)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年江苏历史高考卷)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1500年至年至1763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统一开始的时期,是从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统一开始的时期,是从15001500年

8、年以前时代的孤立主义到以前时代的孤立主义到19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3辩:指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哲理性辩:指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哲理性理论阐释:理论阐释:黄仁宇先生在黄仁宇先生在大历史不会萎缩大历史不会萎缩一文中转引帕斯捷尔纳一文中转引帕斯捷尔纳克的话说:克的话说:历史无法眼见,犹如草叶滋长的过程中,无人能目睹其成长。历史无法眼见,犹如草叶滋长的过程中,无人能目

9、睹其成长。恰恰是因为恰恰是因为“无人能目睹其成长无人能目睹其成长”,后人才需要一个,后人才需要一个“大历史观大历史观”,需要,需要对草叶生长的过程和结果,做一个全面对草叶生长的过程和结果,做一个全面“复盘复盘”,看清其中的各种因果关,看清其中的各种因果关系,不因一时勃兴而骄傲,不因一时萎靡而颓废,以便能明了自身所处的系,不因一时勃兴而骄傲,不因一时萎靡而颓废,以便能明了自身所处的位置。位置。 实践要求:实践要求:一定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与哲理性,真正发挥文科学科的教一定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与哲理性,真正发挥文科学科的教育功能。育功能。 观点内化观点内化:逻辑性逻辑性分析问题有条理、有思路,史论结合

10、,以史带论。分析问题有条理、有思路,史论结合,以史带论。切忌断章取义。如切忌断章取义。如“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的战争”以及爱迪生关于以及爱迪生关于“天分与汗水天分与汗水”的观点。的观点。 哲理性哲理性总结规律,提升理论。如对农民起义的革命性的推崇总结规律,提升理论。如对农民起义的革命性的推崇而忽视他们的破坏性与愚昧性,是缺乏哲理性的表现。而忽视他们的破坏性与愚昧性,是缺乏哲理性的表现。 辨析能力是一种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应该在平时教学中予以不断地训辨析能力是一种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应该在平时教学中予以不断地训练,缺乏

11、辨析能力,试题命制就存在漏洞。练,缺乏辨析能力,试题命制就存在漏洞。 例例1 1: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 A.A.布局在甲城工业区以内布局在甲城工业区以内 B.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 C.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 D.D.不宜引进该企业不宜引进该企业 例例2:2: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

12、一现象? A.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论语终究还是终究还是论语论语4通:指思维的连贯性、系统性通:指思维的连贯性、系统性 理论阐释:理论阐释:恩格斯说过:恩格斯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由一幅种种相互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

13、由一幅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实践要求:实践要求:注重知识之间的整合与联系,强调体系构建与框架梳理。注重知识之间的整合与联系,强调体系构建与框架梳理。 观点内化:系统性观点内化:系统性历史事件的整合性思考如:历史事件的整合性思考如:专题之间、模块之间专题之间、模块之间要经常迁移、经常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要经常迁移、经常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例证:例证:(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时专题时“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整合:近代史上的重大民主革命,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潮流而进行的。整合:近代史上的重

14、大民主革命,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潮流而进行的。 (2)经济模块中)经济模块中 “重农抑商重农抑商” 政策政策模块一模块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集权的形成”内容: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保障了内容: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保障了“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而政策的实施,而“重农抑商重农抑商”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支撑。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支撑。 连贯性连贯性历史事件的规律性探究历史事件的规律性探究 论点:历史事件都是紧密联系的论点:历史事件都是紧密联系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 历史时间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时间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 实例举证:实例举证:关于明清时期封建专

15、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关于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有人认为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是封建社会走有人认为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是封建社会走走向衰弱的必然结果,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走向衰弱的必然结果,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我们说明清时期特务机构和军机处的设置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我们说明清时期特务机构和军机处的设置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的标志,为什么这么说?权空前强化的标志,为什么这么说?”“有人认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过程就是皇权与相权、中有人认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过程就是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对抗过

16、程,请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央与地方的对抗过程,请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以人为镜:以人为镜: 一道日本高中试题引发的思考。一道日本高中试题引发的思考。 试题:试题:“日本和中国几乎每隔日本和中国几乎每隔100100年就要打一次战,年就要打一次战,1919世纪发生了世纪发生了日清战争(我们称为甲午战争),日清战争(我们称为甲午战争),2020世纪发生了日中战争(我们称之世纪发生了日中战争(我们称之为抗日战争),你认为为抗日战争),你认为2121世纪中日之间有没有可能发生战争?远因和世纪中日之间有没有可能发生战争?远因和近因是什么?情况会怎样发展,请你作详细分析。近因是什么?情况会怎样发展,请你作详细分析。”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我认为在台湾回归中国以后,中日之间有可能发生战我认为在台湾回归中国以后,中日之间有可能发生战争。因为,台湾一旦回归,中国就会出动军舰控制台湾海峡,那样,争。因为,台湾一旦回归,中国就会出动军舰控制台湾海峡,那样,我们的船就只能走右边,就会增加许多的运输成本,就会被控制。因我们的船就只能走右边,就会增加许多的运输成本,就会被控制。因此,当中国海军一旦出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