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月光曲》小学语文教案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70KB
约12页
文档ID:316529360
《月光曲》小学语文教案_第1页
1/12

《月光曲》小学语文教案《月光曲》小学语文教案1  一、说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主动权,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教师引导鼓励自己的见解,把活跃的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师生交往,共同发展,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转向学生发展,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移  《语文课程标准》又规定,五年级的学生要能"在阅读中揣摩的表达顺序,体会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应注重阅读,尽量多给学生时间去阅读课文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它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运用联想,对话描写等等表现手法,使得课文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  第一段(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第二段(第1—10自然段):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  课文可以分为两段  2、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五,六年级的学生要能"在阅读中体会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根据教材编排和课文特点,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月光曲》一课教学的总目标制定如下:  学会7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格外,仿佛"造句  进一步学会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通过朗读,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进一步学会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及分辨实际事物和联想部分;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弹奏第二首乐曲时的情和景  4、课时安排  本课计划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按课后练习2中的(1)(2)小题问题研读课文2—7自然段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兄妹俩的对话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是:根据课后练习2中的第(3)小题研读课文第8—10自然段。

学生领会课文表现的意境并能有感情地配乐朗读第9自然段并背诵  三、说教法学法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下通过教师所讲的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知识的这种观察和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一种积极的思维从这一点出发,本节课教法的知道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整节课的教法设计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尽量让学生动脑,动口,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精讲,善导,激情,引思"八字贯穿各个教学环节  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情境法——激发学习兴趣,热情参与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3、讨论法——积极参与,得出结论  4、练习法——感悟课文,体会内涵  四、说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目标为中心,提问为主线"这一原则,以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样导入新课,从主观上吸引了学生,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解决生字词并整体感知课文  (1)我给学生提出边听朗读录音边找出你认为难读难懂的生字词的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听朗读录音,通过声情并茂的录音朗读,学生入情入境。

 (2)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学会本文的7个生字,理解本文的14个词语  (3)鼓励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四人一小组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我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难读难懂的生字词及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为下一个环节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细读课文,理解教材  (1)理解贝多芬给盲姑娘弹琴的经过,即学习课文第2—7自然段  为什么贝多芬要给盲姑娘弹钢琴曲  贝多芬弹完一首,为什么又弹了一首  贝多芬是怎样把第二首曲子记录下来的  在这一环节,我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体会中朗读  (2)让学生找出第8,9段中的实写部分和由实际事物引起的联想部分  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了《月光曲》表现出的意境是多么的美妙学生带着这种美的感受朗读课文,读的很有感情学生也更好地了解了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第10自然段中"陶醉","飞奔"各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3)贝多芬是怎样把第二首曲子记录下来的  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精妙,在品词析句中确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4、归纳总结  (1)鼓励学生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让学生按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感情的变化  这个环节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巩固练习  (1)全班齐读第9自然段并尝试背诵  这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  6、布置作业  (1)完成生字词的抄写  (2)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3)完成与本课有关的课堂练习和同步练习 《月光曲》小学语文教案2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五年级教案:月光曲  月光曲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进一步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  [教学准备]:  贝多芬的《月光曲》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介绍贝多芬  一、课前预习,初步感知,提出问题要求教师给学生实在而充足的时间去预习,一般花整节课时间让学生去预习)  自 学 要 求  一、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要求识记生字,理解部分新词可参考 运用工具书,如字典、辞典等)  二、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概括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提出你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 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学生在自学卡提出的问题,本人给予了归纳统计,在附页)  二、课堂检测,小组讨论,初解问题  (一) 预习检测  1、生字新词的检测  A、词语  幽静 清秀 陌生 纯熟 清幽 琴键  霎时 恬静 波涛汹涌 陶醉  ● 抽生读  ● 说说你最理解哪个词语  B、生字、多音字  chuán( ) tán( )  券:( ) 传 弹  zhuàn( ) dàn( )  ● 请学生组词识记  2、课文朗读检测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防止读破句  3、对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检测  课文讲了一个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美丽动人的传说请大家打开书本,再读读课文,读过之后,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说给大家听听  A、学生自由读全文  B、课文读好了,你们把这个传说记住了吗?在讲这个传说之前,我有个小要求,就是要求大家只把这个传说的大概意思讲出来就可以,这就叫概括地讲,这可比具体讲要难。

请你们先同桌准备一下,思考该怎么讲,想过了,自己可以小声练习练习学生思考,各自练习)  C、抽生说(多说几个),教师随时请学生点评,要求说出优点和问题  (二)小组讨论,初解问题  课文的大概内容我们已经了解了,但是,课文里边还有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的地方大家对课文也提出了不少的问题,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来讨论你们不懂的问题,看看凭四人的智慧是否能解决掉一部分难题  ● 小组进行热烈地讨论  ● 教师随时巡回点拨,参加讨论  ● 小组内整理出剩余的问题(经过这一环,那些粗浅的表面的问题就解决 掉了)  三、集体反馈,自读课文,疏理问题  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把小组内剩下的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教师进行板书,并同时进行问题的归纳与疏理  疏理后可能还留有的问题:  ● 为什么叫它为《月光曲》?  ● 《月光曲》真的那么迷人吗?  ● 贝多芬为什么要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 盲姑娘为什么会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 以上部分是关于《月光曲》引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 贝多芬为什么要为那位盲姑娘弹钢琴曲?  ● 为什么他弹完一首后,又弹了一首?  ● 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他为什么不回答?  △ 这一部分的问题是关于贝多芬内心情感变化而引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在疏理的过程中,有些问题这一小组不能回答,其他小组能回答的就随机解决掉,教师抓住一些重点问题设疑)  四、再读课文,独立思考,探究问题  对于黑板上疏理后的问题,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先独立思考,你认为哪些问题值得我们一起深入研究  (这一回答可能不是一致的,有些人认为第一部分内容,有些人则会认为第二部分内容)  五、合作探索,以读为本,解决问题  1、第一部分内容的探索  A、请学生细读第9小节,思考这小节讲了什么?(《月光曲》的内容)  B、请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月光曲》,听完让其谈感受:你仿佛看到了  什么?(学生对这里的回答可能不是文中兄妹俩听时的感受,教师也都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感受,这就解决了《月光曲》真那么迷人?的问题)  C、盲姑娘和她的哥哥听了贝多芬的弹奏,他们似乎看到了哪些景象?  (学生对这里的回答都是文中第9小节的内容,即月亮从海边升起及月光照耀下的大海这就解决了为什么叫《月光曲》的问题)  小结:这么美的景象把盲姑娘兄妹俩陶醉了,连贝多芬也是激动万分,所以没等他们醒来,就飞奔回客店记录刚才的曲子  D、课文把《月光曲》写得这么美,我们想办法把第9小节也背出来。

 2、第二部分内容的探索  A、请学生浏览课文2~7小节,体会贝多芬的心情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 贝多芬听到兄妹俩的对话时心情  ● 贝多芬弹完第一首后听了盲姑娘的话,心情  B、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学生能体会到贝多芬的心情,第二部分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小结:贝多芬从感动到激动,正是怀着这种激动万分的心情才创作出了这么优美的《月光曲》  六、检测目标,拓展延伸,开放问题  1、抽生背第9小节  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2、出示句子:  A、同学们  小结:这是由月光引起的联想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再加上适当的联想,文章的内容会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