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客家端午习俗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47KB
约31页
文档ID:316348949
客家端午习俗_第1页
1/31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客家端午习俗 篇一:客家人的端午 客家人的端午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给大家讲讲客家人的端午节吧!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听着这首儿歌,我就知道,端午节要到了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用,反而被驱赶出宫中他气得不得了,跳下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入汨罗江给屈原。

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 你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选粽叶客家人很考究,有的人口味清淡,要选青色叶子才能有清馨的香味;有的人口味重,热爱黄色叶子透出的咸味把新鲜的粽叶洗得干洁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舀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腊肉、咸蛋黄,用粽叶把它们包起来并用绳子捆紧,结果把包好的粽子煮上一个小时,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赛龙舟是客家人的又一个特色活动由于我们赣州三面环水,是赛龙舟的好地方在江里有20多艘龙舟,龙头雕的美丽精致:白色的,红色的,绿色的,斗志昂扬的,杀气腾腾的??龙舟附近挤满了人比赛一开头,水手们卖力地划起桨,龙舟就快速地跑起来了。

加油,加油!〞岸边的啦啦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用力划船,如一幅热火朝天的战事画卷 吃粽子、赛龙舟这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喧嚷闹的客家人的端午节 江西省赣州市西津路小学 六(三)班 蔡琳 202227 六年级:蔡琳 篇二:客家风俗 客家主要节日 客家习俗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头,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或者端阳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一致。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斋戒日:为少数客家人所有在4月20日【非回族斋戒日】 主要礼俗 婚姻礼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

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

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结果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结果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定亲 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门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行大礼〞前,有的在“大礼〞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

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