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教学设计3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50KB
约3页
文档ID:316116548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教学设计3_第1页
1/3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教学设计3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明)吴承恩  【简介】  1.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2.《西游记》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人公,用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矛盾,歌颂了孙悟空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它是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  3.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有着神魔无比的灵通和武艺,又有着世间凡人的品格和情感,还有着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习性和相貌孙悟空是融神的威力、人的性情、猴子的乖巧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本文孙悟空这种神、人、猴浑然一体,跃然纸上  【正音正字】  穹qióng 阙què 须臾xūyú 圪蚤gēzǎo  濯zhuó 溅jiàn 挈qiè 樽罍zūnléi契qì  ◇检索:孙悟空的神、人、猴的本性  △神性:生于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仙石,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以至渐渐通灵  △猴性: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为止  △人性:拖男挈女,唤弟呼兄,拜他为“王”,俨然人间社会现状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孙悟空的神、人、猴的本性,使《西游记》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成为可能  ◇品读:如何表现孙悟空的神性、人性与猴性  △神性  记叙的顺序:远近  特写镜头:仙石;石猴  侧面描写  △猴性  概括叙述  工整的句式:排比句、对偶句  对偶句例如:  四面更无树木遮荫,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锅灶傍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  △人性  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人物形象:勇敢、无私  “花果山”的“瀑布飞泉”引出了“水帘洞”,“水帘洞”的特色可用一个“石”字点缀:石座、石床、石盆、石碗……如此“神话”的环境,为孙悟空的“出生”和“生活”,营造了特定的氛围和条件  【词语积累】  金光焰焰 禽有禽言 兽有兽语 拖男挈女  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序齿排班 合契同情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