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鉴赏的一般原理 》教案 《戏剧鉴赏的一般原理 》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戏剧及其分类,知道戏剧鉴赏的一般原理 教学重点: 戏剧鉴赏的矛盾冲突 教学难点: 知道戏剧鉴赏的一般原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戏剧知识撷英】 一、戏剧概说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情节、显示情境的一种艺术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英drama)即指话剧戏剧多由古代的宗教礼仪、巫术扮演、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有机组成的综合艺术其基本要素是情节性的动态造型,通过从空间到时间、从视觉到听觉对观众的多方面作用,引起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反复交流,进入集体的心理体验 二、戏剧的分类 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悲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中国传统戏曲在理论上并没有悲剧与喜剧的分类,但为世人熟知的戏曲中仍不乏接近于西方悲剧与喜剧特性的优秀作品在西方戏剧史上,一般认为悲剧主要表现主人公所从事的事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恶势力的迫害及本身的过错而致失败,甚至个人毁灭,但其精神却在失败和毁灭中获得了肯定。
古希腊悲剧发源于祭祀酒神仪式,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英国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以充分的激情表达了人文主义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愿望;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悲剧,提倡理性,维护君主制度,艺术上规范、和谐、典雅;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悲剧大多直接描写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着重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并打破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19世纪产生了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社会悲剧悲喜剧兼有悲剧和喜剧成分,通常具有喜剧的圆满结局 喜剧一般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引人发出不同含义的笑,来嘲笑丑恶、滑稽的现象,肯定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由于描写的对象和手法的差别,一般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闹剧等样式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16世纪至17世纪以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为代表;18世纪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和法国的博马舍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喜剧的代表;19世纪俄国的果戈理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的喜剧作品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现代西方有些作家在创作喜剧作品时则常把世界、人生、历史、自我作为嘲弄对象,刻意表现整体性的荒诞和滑稽。
正剧的特征是不受古典主义创作原则的束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兼有悲、喜剧因素,能更真实、更直接地表现普通的社会生活形态正剧理论的首创者是狄德罗,他称正剧为“严肃的喜剧”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部分作家从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黑暗,宣传市民阶级的社会理想和生活愿望的需要出发,提倡正剧创作19世纪以后,这种被称为“严肃戏剧”的正剧成为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戏剧文学是剧本的泛称,兼指研究剧本创作的理论我们以下所论述的戏剧文学鉴赏,主要指的就是对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的鉴赏 三、戏剧的历史 对戏剧文学鉴赏,首先要分别对古、今、中、外戏剧的各自特征有个清晰的了解,明确鉴赏的重点,把握鉴赏的要领 中国的戏剧,古、今差别很大古代戏曲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通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20世纪以来由我国作家创作和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其中以话剧为主体元杂剧、明清传奇和清中叶以后的地方戏是我国古代戏曲的三个辉煌的代表剧种元杂剧的发展与繁荣,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成为当时最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元杂剧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是四折一楔子关汉卿是元杂剧艺术的奠基人,他一生共创作67种杂剧,《窦娥冤》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和散曲作家,他一生共创作杂剧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王实甫是元杂剧的著名作家,著有杂剧13种,《西厢记》是其代表作从嘉靖到崇祯年间,明人传奇创作盛极一时,涌现出汤显祖、凌氵蒙初、冯梦龙等一大批作家,其中汤显祖的《牡丹亭》最为著名 清代剧坛上有“北孔南洪”的说法,所谓“北孔”即指《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南洪”指的是《长生殿》的作者洪 人们把《桃花扇》与《长生殿》誉为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中国话剧指的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代表和主体话剧是一种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中国话剧诞生于20世纪初,在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后受西欧戏剧影响,又称“爱美剧”或“白话剧”,1928年由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田汉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一代宗师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最杰出的戏剧艺术大师,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人物田汉创作了大量戏剧,如《名优之死》《苏州夜话》《江村小景》《回春之曲》《获虎之夜》等;曹禺一生创作剧本10多部,主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曹禺的话剧创作把我国的话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鉴赏方法】 一、了解主要矛盾冲突 理清矛盾冲突的线索(如何产生矛盾冲突——产生了何种性质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发展进程如何),就完整地鉴赏了戏剧文学的主要情节。
二、鉴赏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是构建剧本的基础主要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称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这是人物心理活动与行为动作的外观,由此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质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剧情发展的布景、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能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尽管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起辅助说明的作用,因此,鉴赏戏剧文学,更要紧的是品味人物语言品味人物语言,应关注以下三方面: 1.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因为个性化的语言能准确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戏剧文学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尤其重要优秀的戏剧人物语言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把人物个性展示出来 2.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即戏剧冲突中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或人物内心活动 我们常说的“行由心指”“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必定通过言、行表达出来,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出自人物内心,因而能展示人物丰富的心理境界 3.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也就是“言外之意”“话外之音”。
这是话语字面意思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优秀的台词往往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广的想像空间,能起到一石多鸟之效 三、在鉴赏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的基础上,不应忽视对戏剧人物形象的鉴赏 1.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关注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同一个人物的性格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在欣赏人物形象时,首要的是抓住其主要性格特征 2.要揣摩人物的语言 戏剧中人物的语言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重要载体 3.要顺着剧情发展的线索,理清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心路历程 理清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心路历程,才称得上对戏剧人物形象比较全面的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