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温干旱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13KB
约9页
文档ID:316105756
高温干旱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_第1页
1/9

    高温干旱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何辰宇+李蓓蓓+杨菲Reference:分析福建、浙江等省主要茶叶产区的气象资料,发现高温、干旱是我国茶叶种植面临的主要灾害,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福鼎市、武夷山市近20年来高温、干旱的发生概率都在80%以上,浙江省乐清市、丽水市、缙云县、云和县、松阳县,江西省兴德县,河南省商城县等茶产区近年来也发生过高温、干旱灾害高温、干旱灾害的发生不仅与气候异常有关,还与茶树品种、茶树生长阶段、种植环境、种植技术等有关通过总结茶叶遭受高温、干旱危害基本状况,分析茶树自身、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方面的受灾因素,提出应对茶叶高温、干旱灾害的具体措施Keys:茶叶;高温;干旱;灾害;应对措施S571.104;S423: A:1002-1302(2016)04-0215-02茶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在我国广泛种植,茶叶种植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产业但随着全球变暖日益严重,茶叶的质量和产量都受到严重影响,随之而来的是茶叶产业经济效益的严重下滑近年来,高温、干旱灾害已经成为茶叶种植过程中十分突出的问题1 茶叶受高温、干旱危害现状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形势日益严峻,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对我国很多茶叶种植大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高温、干旱对茶叶产量、质量影响是巨大的以福建省为例,福建拥有独特的丘陵地势,是中国茶叶种植大省,高温热害对福建各地茶叶产业造成的影响也很明显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近20年来,极端高温情况出现了17年,概率达到83%以上[1]林笑茹等根据福建省福鼎市近几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该市各乡镇出现高温干旱灾害的年份达到80%以上,夏秋两季的高温降水分布不均,其地理分布上呈现出沿海地区比山区更严重的特点当最高气温大于35 ℃时,茶叶容易焦枯、凋零[2]其中,武夷山地区经常出现持续高温热害的天气1985年7月中旬至9月,武夷山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高温热害,导致大面积的新植茶苗干死[3]再如,江西省德兴市气象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市近几年最高气温35 ℃ 的年平均天数高达38 d由于德兴市降水季节的不均性,导致将近80%的年份里,茶叶均受到高温、干旱危害1995年,该市茶叶遇到了最为严重的高温、干旱灾害,秋茶减产35%[4]国外同样也发生了茶叶遭受灾害的例子2013年,印度阿萨姆邦茶园,平均气温高于40 ℃,使得种植茶叶总量的21%均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由于这里是印度茶叶产量的主要集中地,当年的茶叶价格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3%[5]。

学者们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跨度进行了茶叶生产高温、干旱灾害的综合分析何金旺等统计研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最近10年的气象资料,发现高温天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气温变化与茶叶产量关系研究中发现,随着气温的升高,叶芽逐渐萎缩,产量也逐渐降低,在每年的7、8月份达到最低值[6]张锦镔以浙江省沿海城市乐清市为例,结合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发现乐清市在受副太平洋高压控制后,常出现持续的热旱天气,土壤水分损失阻碍了茶树根系对水分的充分吸收,高温、干旱严重的时候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这也成为了乐清市影响茶叶产量及质量的重要因素[7]姜燕敏等通过收集并对比2013年7、8月份的浙江省丽水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发现热旱现象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上的南北差异,北部受害情况明显重于南部(庆元县等地)高温热害日数,以丽水市最多,受害情况最严重,其次缙云县、云和县、松阳县的高温热害也较严重[8]陈思宁等将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模型实践于湖北省的茶树高温、干旱分析,其具体方法是利用气象插值软件AUSPLIN,结合气象数据,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湖北省茶树受高温、干旱的主要特征和地域分布特点[9]高温、干旱对茶叶的影响不但造成产量的变化,同样对质量也造成了重大影响。

赵豫等对河南省商城县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发现6—8月日最高气温大于30 ℃的年均天数为56 d高温热害导致茶叶生长受到抑制,茶叶品质也受影响,茶叶中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含量也相应减少因此,夏茶在产量和品质上都低于春茶,夏茶的价格由此较低[10]2 茶叶受害生理变化及症状已有研究发现当茶树生长经历的日最高气温为35 ℃,空气中相对湿度低于60%时,土壤含水量降低至36% 以下,在这种条件下8~10 d后,茶叶将会受到高温、干旱危害茶叶中存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2种生物酶,茶叶在遭遇高温、干旱时,SOD、POD这2种酶活性都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茶树受高温、干旱胁迫的进程中,植物体内羟自由基含量会有所增加[11]茶叶受高温影响后,通常顺序为从表层叶片到中下部叶片依次发生变化,嫩叶最早受害,最后是老叶症状表现为新枝上午直立,午后由于温度升高而下垂;新生叶片首先被灼伤,表现为焦斑、失绿或枯萎等症状干旱受害顺序为,从叶片到顶芽,从叶肉到叶脉,从地上部到地下部,从成叶到老叶根据叶片水分的转移特性,首先表现为芽叶生长受到阻碍上述两者的综合表现就是茶叶高温、干旱的症状[12]。

3 茶叶高温、干旱灾害产生的原因高温、干旱灾害主要是气候变化异常,导致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叶生长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茶叶质量、产量的损失因此气候条件是致灾因子,茶叶本身是承灾体,茶叶种植环境和种植技术作为承载环境,在灾害形成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许多农业气象研究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不利气象条件做了较多研究,以下主要讨论茶树自身、种植环境和种植技术3个方面对茶叶灾害的影响3.1 茶树自身因素3.1.1 茶树品种 茶树的叶片生理结构,包括栅栏组织和角质层等,它们的厚度越大,就能够更多地存储水分,并减少其挥发茶叶表皮气孔密度越大也能够有效散热,降低表面温度[13]抗旱能力强的品种,不易受到伤害,因为它们自身的抵抗力可以用来降低各种危害的程度;抗旱能力差的品种,抵抗外界危害的能力就弱,容易受到伤害有性系品种的根系相对比较发达,对土壤中水分的吸收比较充分,因此其抗旱性能也明显优于无性系 3.1.2 茶树树龄 不同生长阶段的茶树具有不同的抗高温、干旱性能幼龄茶树的枝叶极易受到伤害,幼龄茶树的根系浅,若遇到杂草与之争夺土壤的营养物质,也会加重受害的程度树龄越大,茶树的根系越深,树冠由于分枝的增多也变密成年期茶树具有很强的抗干旱热害的能力,这是因为越来越密的树冠和越来越多的分枝,增加了覆盖度,有利于充分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3.2 种植环境茶树的生长环境也影响着受高温干旱灾害程度通过研究发现,在缺少种植遮阴树的茶园中,通常会受到更多阳光直射,造成茶树损伤在此研究基础上,又发现过沙土壤会造成茶树根系失水过多,储水能力变差过黏土壤比较致密,由于透气性变差,生长也受影响这些都会影响到茶树对灾害的抵抗能力茶园的朝向不同,导致受到太阳直射情况不同,受害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别水田等土质改建的茶园,通常由于根系无法穿过铁锰结合层,而造成根系分布较浅而脆弱3.3 种植技术茶树的抗旱能力与灌溉、裁剪、施肥和种植密度等息息相关不同茶园存在较大的经济效益差异,种植人员的栽培方式不同,对于抗逆性比较弱的品种,这种差异也更为明显,合理的栽培方式能够有效缓解高温干旱带来的损失4 茶叶高温、干旱灾害的应对措施4.1 茶树行间合理覆盖对于幼龄茶园,在茶树行间覆盖是一种有效的抗旱技术在茶树间的空隙铺上适量的稻草、落叶等,使其覆盖在土壤表面,厚度约为9 cm,这层物质对土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储存这种方法简单方便,而且成本较低经过调查,铺草之后的茶树苗生长情况较之前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茶树的新枝至少增长了5 cm,幼苗的成活率也最少提高了20%。

铺草之后,同一层次的土壤稳定性更好,土壤中的水分增多,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都有了一定的保障彭晚霞等通过研究发现,在茶树行间进行合理的铺草不但有利于调节同一层次土壤温度的稳定性,进而有效缩短热旱时间,还能促进土壤关键层次(0~20 cm)中的水分含量增多,使茶叶产量质量都得到提升[14]4.2 茶园灾期合理灌溉在受灾害期间,采用喷灌的方式,有效满足茶树水分需求在夏季干旱发生时,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在有利的时间段对茶园进行喷灌,保护茶树不受到旱害同时也可促进茶芽的萌发,采摘指数随之增加,进一步降低损失4.3 茶园培土及适时施肥浅耕培土能够有效缓解幼龄茶树的旱情对于幼龄茶苗,可以在距离根颈部20 cm左右处,进行浅耕培土具体的方法是以苗圃根部为中心,然后将土壤中存在的土块打碎,厚度为5 cm进行培土,提高土壤肥度,改善茶树生长环境通过浅耕培土,茶树根系发育明显改善,使茶树根系分布更加表面化,这将大大增强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和抗旱能力叶面施肥可促进根系生长,也可使水分增加,从而提高茶树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对光能的利用率,有利于增强抗旱力[15]4.4 茶园环境科学遮阴茶园中进行科学的遮阴能够有效地减少高温干旱发生期间对茶树苗的伤害。

新栽的幼龄茶苗可就地取松树枝进行遮阴取合适长度的树枝,一般为60 cm,插在茶树苗的西南角,可以有效遮阴通过遮阴处理的夏暑茶,茶的口感也会有所改变,苦涩味减弱不同品种的茶树,遮阴措施也略有差异,对暗光的适应性、新枝叶的发育状况都是须要考虑的因素遮光度必须对茶树生长影响不大[16]4.5 茶园间作创新理念幼龄茶园行间间作农作物或其他物种作遮阴树,可减少土壤裸露、水分蒸发,有利于创造小气候条件,增强抗旱能力宋同清等在茶园间作白三叶草,有效增加了土壤关键层次和关键时期的含水量,缩短了夏秋季高温热害的持续时间虫害也因为杂草生长受限、天敌数量增加得到了控制间作白三叶草后的茶园,春茶的酚氨比下降了17.10%,秋茶的酚氨比下降了30.90%,产量比清耕茶园提高32.65%[17]与此同时,肖润林等建立的复合式茶园,使用间作方式,合理搭配种植,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增强了茶树抗旱能力[18]4.6 茶树病虫害防治当茶树遭受高温、干旱时,容易受到象甲、小绿叶蝉、茶尺蠖等常见害虫危害,因此高温、干旱期间防治害虫很有必要如选用吡虫啉或三氟氯氰菊酯可有效防治小绿叶蝉,选用克螨特可有效防治螨类要注意的是,防治病虫的药物要高效低残留。

喷药时喷头朝下,药液可均匀喷在茶树蓬面上[19]以上措施,可有效预防与降低高温、干旱对茶树产量与品质的影响Reference:[1]余会康,刘禄元,李美杏,等. 福建永福优质高山茶生长气候条件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2015(3):333-337.[2]林笑茹,高吟婷. 福鼎市发展茶叶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J]. 中国茶叶,2009(3):24-25.[3]吴灰全,万瀚仁,周 萌. 武夷山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4(12):122.[4]吴叶青. 德兴市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及高产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2):237-238.[5]持续高温降雨将致印度茶叶产量骤减[J]. 中国茶叶,2013(10):33.[6]何金旺,李敏国. 三江县发展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及应对措施[J]. 蚕桑茶叶通讯,2012(2):26-30.[7]张锦镔. 乐清市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9):34-35.[8]姜燕敏,马军辉,李汉美,等. 丽水市2013年7—8月高温热害对茶叶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4(16):158-163.[9]陈思宁,申双和,刘 敏,等. 湖北省茶树气象灾害模糊综合评价及区划[J]. 农业工程学报,2010(12):298-303.[10]赵 豫,尚新利,赵 萍,等. 商城县茶叶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增刊1):169-172.[11]刘玉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