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零件三维建模与制造》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 近年来,我院着重对《零件三维建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数控、模具专业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主干课程《CAD软件应用》、《CAM软件应用》两门课程内容整合并跟踪CAD/CAM技术发展.增设反求工程技术内容,开展基于CAD/CAM的反求工程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以培养学生对CAD/CAM软件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具体改革措施包括:与企业行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实施理论与实践相交融的模块课程教学:与企业行家共同编写教材,制定课程评价(考核标准);由学校教师和浙大旭日公司等合作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指导任务课程背景与性质《零件三维建模与制造》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课程我院的数控技术专业是浙江省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国家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我院每年都坚持对区域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并针对浙江省制造业中小企业对数控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及时进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见图1),并形成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数控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的课程体系。
见图2)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以《机械图样基础》、《数控切削加工》等机械类课程为前序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典型型腔模具制造》等课程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一)教学内容的设计基于对以上相关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归纳本课程培养的主要职业能力为产品建模能力、产品装配能力、精密数据测量能力、反求曲面建模能力、数控自动编程能力及数控机床操作能力等教学内容按照相应的职业岗位工作流程进行选择,针对主要职业能力,采取项目(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精心选择了来自企业的12个项目作为载体.将职业能力对应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态度、评价标准等内容有机地融入项目(任务)设计中,加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真实性、实践性(见图3)1.教学内容的设计符合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对数控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要求的实际,紧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例如,加强了工件仿真试切及程序优化、反求数据处理及建模等教学内容2.教学内容的设计兼顾教学对象的特点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和特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体系.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有机地融人工作任务过程中。
3.教学内容的设计紧密衔接职业资格标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了《UG NX设计师应用技术》单证考核标准及数控、模具工种鉴定相关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1.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教学案例由简单至复杂,形成教学内容序列设计12个子学习情境,典型三维建模载体为1-5,反求零件设计为6-8.复杂类零件制造(加工中心)案例为9-12,载体由简单至复杂,力求覆盖各种三维建模方式的典型情况f见图4、图5、图6),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案例5、8、12为较复杂的综合题,较全面地体现了零件三维建模与制造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要求2.内容有机整合,体现“双证”思想12个子学习情境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分解每个工作环节的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融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综合工艺分析与工艺路线设计、工夹具选择、程序编制与校核、零件加工与检测等工作要求,将原来相互割裂在《CAD软件应用》、《CAM软件应用》、《数控程序编制》、《CAD/M软件课程设计》等多门课程中的知识点、技能点融人案例中由于本课程教师团队主要负责完成了浙江省数控各工种从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全系列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制定,因而本课程的设计自然融人了“双证”思想。
课程特色与创新点通过《零件三维建模与制造》课程的改革实施,可以得出以下特色与创新点:(l)以职业岗位的生产与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内容,突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生产典型案例和项目,由浅人深,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和工艺分析、综合加工技能.加强职业能力的提升2)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生产实景、实物、实例、课件、视频资料、多媒体网络手段,采用自学、小组讨论、边讲边练边总结等形象化、启发式、互动式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3)教学中注意加强素质教育,创造工厂实际环境(如上班打卡、按生产要求考核成绩),培养学生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用分组学习方法创新思路,互相激励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将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提高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4)课程辐射能力较强课程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建设课程,具有较强的硬件平台,其校内实训基地是国家示范性数控职业教育基地,设备先进,设施齐全,满足生产性实训要求,拥有一大批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