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啦啦队动作与队形的分类及视听效果 (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以近几年国内和国外的啦啦队锦标赛的比赛视频为观察分析对象,从平面、空间、时间等角度对舞蹈啦啦队的动作和队形的分类及应用进行研究,从比赛场地的平面视图角度将舞蹈啦啦队队形分为有规则类(三角形类、线形类、块状类)和无规则组合类;舞蹈啦啦队队形变换方式包括直接转换法和间接转换法(分裂转换、局部转换、交叉转换);从空间透视层面的舞蹈啦啦队动作分为整齐一致型和层次变化型(二层次型、三层次型、多层次型);在时间过程中层次动作波浪形式包括前后波浪、左右波浪、斜角波浪、内外波浪、交替波浪、散点波浪五类关键词:舞蹈啦啦队;动作与队形;视听效果G831.3 :A :1672-268X(2013)03-0069-03Moves, Team Categories and Audio-visual Effects of Cheering SquadSU Xiao-ling (Journalism and Publicity Dept.,Pingdingshan Inst.,Pingdingshan 467000,China)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moves,team categories and application of cheering squad from the perspectivesof plane,space and time on the basis of video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heering squad competitions recently.The team shapes of cheering squad are classified as regular shape and irregular shape. The team shape change formsare direct change and indirect change. The moves of the cheering squad can be classified as unified moves and hier?archical transformation. The waving moves include fore and back wave,left and right wave,angle wave,inner andouter wave,consecutive wave and spotting wave. Key words:cheering squad;move and team shape;audio-visual effect啦啦队运动是难美项群的一项体育运动,同时兼具了竞争性和观赏性,是目前深受年轻学生喜爱的运动。
本研究从平面、空间、时间等角度对舞蹈啦啦队的动作和队形的分类及视听效果进行研究1 空间透视层面的舞蹈啦啦队动作分类1.1 整齐一致型整齐一致型是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典范性动作,是指在场上的所有运动员同时在相同的空间高度中做相同的动作,包括舞蹈动作与难度动作等2007年世锦赛中日本啦啦队即是以一串整齐的难度动作展示,让美国啦啦队为东方国家的啦啦队实力所震撼在啦啦队中统一,也就是整齐一致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规律,因为啦啦队之所以能吸引人就是在于其力度感、整齐度,以及队员之间配合的默契,从而给人气势磅礴的战斗感整齐一致的动作配以紧凑的小队形或铺满全场的大队形会给人不同的视觉冲击,需要教练员相互结合创新运用1.2 层次变化型层次变化型是区别于整齐一致型的一个类别,这个类别主要是从空间透视的立体层面去观察,是一个变化多变的类型,更是啦啦队独特风格的一个标志性类型1.2.1 二层次型两层次型动作主要是指形成两个空间的层次对比动作两层次的一个典型代表,是舞蹈啦啦队中低层次与高层次对比的动作,这类动作可采用相同身体动作在不同空间完成,也可采用不同身体动作在不同空间完成有的优秀成套动作通过不同空间动作的快速转换体现一种动与静的磅礴感,让人在眼花缭乱中不停回味啦啦队的速度与层次美。
1.2.2 三层次型三层次型即为舞蹈啦啦队中啦啦队特色最为浓郁的动作类型,是一个通过身体表现的高、中、低层次的啦啦队动作类型随着层次的增多,动作越来越复杂,表现的创新形式也可以更加丰富对于这类动作可以采用前两种类型动作的方法进行创编,也就是同时做不同层次上的不同动作或用相同身体动作在不同空间完成1.2.3 多层次型多层次型目前在舞蹈啦啦队中的应用比较少,这种类型动作运用的较少是因为舞蹈啦啦队不要求有高空动作,因此能够利用的空间比较有限,最多不会超过两人高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层次可能会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但是如果通过发挥想象力使多层次得到成功运用,对于舞蹈啦啦队的发展将开拓一个新的编排空间2 时间过程中舞蹈啦啦队动作波浪形式分类在舞蹈啦啦队动作完成的时间过程中,层次会以某个方向通过动作的延迟依次展示,即某些区域的动作先做,然后其他区域的动作以相同或不同的延迟拍节完成,从而形成一个波浪感的层次动作,被称为波浪这种依次推进的动作可以运用在不同类型的队形上面,更可以通过推进方向的转变创新出新奇的动作表现类型根据方向性的不同波浪动作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见表13 平面视图角度的舞蹈啦啦队队形分类3.1 有规则类这个类别是在平面视图角度能够很清晰的展示整体队形的形状,并且整个形状具有一定的规则性,主要包含了三角形类、线形类、块状类三大类。
3.1.1 三角形类以三角形为主要的模板,并可在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增减、组合的队形类别都归类为三角形在对多个级别的比赛队形统计中发现所有的队伍都运用到了这个队形及其演变队形演变队形为不改变三角形总体框架的队形,是发挥各个队伍创新能力的队形舞蹈啦啦队在运用三角形类队形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在基础三角形的个数、方向、以及在不改三角形整体效果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点、面的方式进行创新3.1.2 线形类线形类队形主要指以视觉上的很直观的简洁直线或曲线组成的队形类型,同样在舞蹈啦啦队中这类队形是一个很重要的类别,每支啦啦队都会用到在啦啦队中这类队形也有不同的变现方式,啦啦队中的线形元素运用的很多,变化方式也很多可以是一条、两条等等数量的直线横向、纵向、斜向、交错等排列;也可以是弧线形成的半圆或整圆,但是目前对于弧线的运用在啦啦队中是比较少的,弧线常常作为变化队形时的过渡队形出现3.1.3 块状类块状也可以理解为分区类,也就是把队形分为几个模块,然后在比赛场地上进行排列的队形类别常见的块状类有两块类前后、左右排列;三块、四块类的对称或线形排列或流动出现等等在不同的模块上由不同的队形组成,各模块的队形可以是相同类别的,也可是不同类别的。
目前块状类的运用比较单一,这使得其成为非常具有发挥潜力,能够突出成套特点的类别3.2 随机组合类随机组合类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可遵循的规则,随意组合的类型可以是同类别的组合,可以是异类别的组合,或是多类别组合的交叉,更可以是点、线、面的交叉组合这个类别是发挥教练员创造力、队形创新能力的类别其实舞蹈啦啦队的队形组成类别简单化后只有几种,然而通过不同的组合,采用不同的留白,运用不同的层次便能创造出各类成套组合,从而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4 舞蹈啦啦队队形变换方式分类4.1 直接转化法舞蹈啦啦队中由一个队形根据下个队形的排位采取就近原则,直接变为下个队形的方法就是直接转换法,此方法也是啦啦队中最简单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是可以用最短时间达到转换队形的目的的方法在采用这种转换方法时教练员主要会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为了保持本套动作的啦啦队特色,采取啦啦队的基本姿态作为转化队形的动作;另一种是为了表现出本套的风格而采用风格化的手部组合动作,常以简单动作为主还可以在动作完成的同时实现队形的转换,这类转化常常以小范围队形变化为主,转化突然,视觉效果突出4.2 间接转化法队形变化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视觉效果,间接转化法遵从的原则是突然性原则,即在变化队形时掩饰变化意图,突出展示结果。
常用的方法有交叉转化法、分裂转换法和局部转换法分裂转换:以一个整体的队形为基础,通过不同方向的动作或者不同的空间层次动作直接或间接分裂成几个组合队形的转换方法交叉转换:主要是指在不同的组别经某个方向的交叉后形成新的队形的转换方法比如两纵排交叉后经一纵排分开后成三纵排等等类似的转化方法局部转换:即指部分成员队形保持不变,局部成员改变队形的方式这个转换方式可以多样化,这个方式常常和以上两种方式交叉使用5 常用队形转换视听效果在啦啦队中会存在一些队形是每个啦啦队都会运用到的队形,或者直接运用,或者作为基础队形进行创新,对于不同的队形会有不同的视觉评价,在对一些常见的队形进行视觉调查时发现,队形的不同转换是会根据音乐来进行的一首好的音乐常常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音乐“势能”的积累、扩张,最终达到高潮时,自然导致张力的释放当队形完全根据音乐的变换合理巧妙的变化时,必将给人一种新的视听冲击,使观众产生震撼与兴奋感表2为常用队形转换时机、效果、频度6 结束语队形的不同转换是会根据音乐来进行的,不同的转换方式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听觉感受,或者震撼力强,或者流动感强,或者简洁,或者多变,在队形的运用上应多考虑观众的视听感受,控制队形的转换,同时要不断创新、灵活运用,达到转换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1]邝丽. 艺术体操集体操队形的分类及应用[J]. 体育科学,1995(4):44-45.[2]高晓华,李全英. 集体项目队形构图艺术效果的研究——以健美操为范例[J]. 湖北体育科技,2008(7):51-53.[3]朱波涌. 审美视角下的舞蹈啦啦操动作与音乐的编排[J].社科纵横,2008(6):23-24.[4]吴芳兰. 论舞蹈创作中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基本形式[J]. 吉首大学学报,1995(2):44-46.[5]李芳. 竞技健美操年度训练周期特征[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6):64-65.[6]聂应军. 高校体育舞蹈舞伴间配合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3):42-43.[7]李洪波. 健美操专项体能理论研究进展[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55-56.(收稿日期2013-01-14)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