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保山市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 浅议保山市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邵革贤1,杨明彬1,刘金珠2(1.保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保山678000;2.腾冲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保山679100)Summary:介绍了保山市农业外来入侵生物发生现状,防控措施,提出了防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存在的问题,针对防控工作提出了建议Keys:保山市;外来入侵生物;防控0引言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或自然扩散进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已经对经济、环境和人体健康等造成明显的损害或不利影响的物种为全面掌握保山市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类、现状、危害情况及防控情况开展了对外侵生物分布、危害及防控情况的调查工作1保山市农业外来侵生物分布现状目前,我市共发现有14种外侵生物,分别为紫茎泽兰、香泽兰(飞机草)、水花生、水葫芦、水白菜、薇甘菊、奇异虉草、福寿螺、马缨丹、假臭草、含羞草、藿香蓟、毒莴苣(奶浆菜)、三叶鬼针草(鬼箭草)分布面积已达1145629.54hm2,耕地389511.85hm2,林地319624.6hm2,草地119599.25hm2,其他生态环境316893.84hm2。
其中,危害严重的紫茎泽兰938565.6hm2,薇甘菊530.6hm2、水花生16234.5hm2,假臭草157787hm22防控采取的主要措施2.1开展宣传培训外侵生物防控的关键是认识和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不了解、识别难,对其危害性认识上普遍存在不足,只有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培训,才能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外侵生物危害性的认识,使防治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多年来我站通过邀请省内外专家召开技术培训研讨会,组织召开现场铲除培训会、发放宣传资料、挂图、电视报道等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培训累计组织现场培训50场次,受训人数达3万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98万份,张贴标语、挂图等0.5万张(条),进行电视、广播、报刊、信息报道15期提高了干部群众对外侵生物形态特征及防除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为全面开展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2.2进行预警监测为有效监控外侵生物发生情况,我站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92个外侵生物预警监测点,覆盖全市36个乡镇57个村,严防死守,重点监控危害严重区,监测结果每月上报我站2.3采取综合防治2.3.1人工铲除人工铲除适用于所有的外侵植物,对危害面积较小,进入农田的外侵生物,最好的办法就是人工铲除,但其缺点是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较大,且铲除不彻底,易复发。
2.3.2化学防除化学防除具有见效快,防除彻底的特点,适用于大面积防治但是,每种外侵生物都必须有针对性的选择药剂,只有经过田间试验才能找出防治效果好的农药,并且有些外侵生物很难找出防除效果好的药剂,防治成本较高2.3.3生物防治理论上讲,生物防治是最理想的防治办法,但外侵生物之所以能在原产地以外扩张性的生长,原因之一就是当地没有其天敌在福寿螺的防除过程中,就推广稻鸭共养,让鸭子在农田、沟渠中啄食幼螺,从而达到防控福寿螺的方法2.3.4替代种植在防治紫茎泽兰的过程中,结合退耕还林、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新植茶园果园等开展替代种植,防治效果非常明显2.3.5变废为宝多途径开发利用外侵生物,使其变废为宝,是外侵生物防治的主要途径比如:腾冲在紫茎泽兰灭除中,通过补贴砖瓦窑厂收购紫茎泽兰作为燃料;隆阳区尝试用薇甘菊作为饲料加以利用;龙陵弘燊机制木碳公司尝试利用紫茎泽兰作原料制碳2.4进行化学药剂防除筛选试验进行田间试验,筛选化学药剂,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步骤许多外侵生物防治,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很好化学药剂,必须进行试验近两年来我站为了寻找防治薇甘菊的化学药剂,先后在隆阳区和龙陵县进行了8组农药防除筛选试验,通过试验得出用75.7%草甘磷铵盐可溶粉剂3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除效果好,能达到96.7%。
3存在问题我市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具有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异突出的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适合外来有害生物繁殖条件,尤其薇甘菊、马缨丹、水花生危害严重,对我市农业、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已造成了较大破坏,对全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市对外来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农业部门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人工铲除为辅的方式进行防除,但受资金限制、收效甚微;九十年代初,群众对外来有害生物防治意识增强,农[来自www.Lw5U.coM]民结合农事活动采取农药防除和人工铲除等措施,逐年扩大防治面积,进入九十年代末,随着农民防治意识的提高,防治覆盖面积增大;近几年,随着政府对生态安全的重视,人力、财力的投入加大,有效地遏制了外来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但外侵生物在我市仍对农业、经济、生态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需加大力度继续进行外侵生物防除工作,使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不受威胁4对策和建议4.1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制,协调部门相配合灭除外侵生物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繁杂而又涉及面广的群众性工作,关系到经济、生态、社会和群众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防治工作的领导,协调部门间的配合,宏观调控防治资金的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4.2增加防治经费的投入外来有害生物分布区域广,治理难度大,上级部门资金扶持少,地方财政拿不出防治资金,投入主要靠农民自己,农民的资金投向以农作物生产为主,其它分布区域为了控制,防治效果不大,难于达到遏制整体区域外来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的势头国家应增加防治经费的投入,以幼林地、草地等区域为投资防治重点,适当扶持农民对耕地、园地等区域的防治地方财政要每年预算一定专项资金配套4.3开展外侵生物危害评估建立外侵生物危害评估机制发现一种外侵生物,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现有和潜在的危害评估,因一些外侵生物传入我市后,可能因当地的气候、环境、物种等,该外侵生物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并不造成明显的危害如,水葫芦在我市发生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但它并不对我市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造成明显的危害4.4完善防治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攻关力度建立市、县、乡、村四级防治体系,明确各自职责,以村为单位的开展防治工作,根据不同分布区域的生物、化除、人工铲除综合示范攻关Reference[1]杨明彬,邵革贤.保山市外来入侵生物薇甘菊发生情况及防控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27):63-65.[2]李翠虹.凤庆县农业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及对策[A].2012年云南农业环境保护协会论文集[C].2012:234-235.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