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2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50KB
约19页
文档ID:315846318
2012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_第1页
1/19

2012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执教时间:2012年11月日星期版本北师大版学科数学册 数 第五册 单 元 第六单元  课 题 买新书  课 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2.试着列式解决  3.估计商是多少  4.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5.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  1.756 ÷ 7 ÷ 6 624 ÷ 6 × 5  801 ÷(3 × 3) 960 ÷ 6 × 4  2.按要求连一连。

  48 × 2 32 × 5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  160 ÷ 2 240 ÷ 5 一题的第一个数!  96 ÷ 3 80 × 3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四、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买 新 书  (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200÷2÷4 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答:平均每层放25本  教后随记 针对《买新书》这一内容既有混合运算,又有数量关系,我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数量关系的理解上数量关系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先是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和乘法、除法的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降低了难点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姚平 执教者:姚平 执教时间:2012年11月 日 星期  版 本 北师大版 学 科 数学  册 数 第五册 单 元 第七单元  课 题 年、月、日  课 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教学准备 课件、年历、月历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是几年几月几日?  猜谜语导入“年历”: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给它脱一件,年底剩下一张皮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还知道什么?  2.感受年月日的形成  (课件)出示关于“年、月、日”形成的知识  A有关日的形成  B有关月的形成  C有关”年”的形成  3.研究“年历”  (课件)出示“2003年”的日历,通过观察年历,你发现了什么?  A一年有( )几个月?  B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  C每个月有多少天?  4.闰年解说  5.二月解说  A解说相关知识  B记录附页中二月份的天数在课本第70页的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C观察表格(媒体)出示,进一步发现了什么?  6.学儿歌:  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  四、六、九、十一30天,  平年二月29天,闰年二月28天。

  7.常识介绍:我们所学习的历法是公历  三、理解运用  1.你出生在哪年,是闰年吗?你18岁时那年是闰年吗?  2.说一说下面哪些年份是闰年  1949年 1976年 1985年 1992年 2024年  四、总结  1.关于时间单位,你还有哪些问题?  2.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特别详细,得想个办法把这些资料保存下来,并有个好的方式展现给大家,你有办法吗?  板书设计 年、月、日  (年、月、日的认识)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月  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  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教后随记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在新课之前让学生交流“你们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对于学生已经知道的,教师就不必再讲,这样的安排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研究学生的现状,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做到了有的放矢,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姚平 执教者:姚平 执教时间:2012年11月 日星期  版 本 北师大版 学 科 数学  册 数 第五册 单 元 第七单元  课 题 看日历  课 时  教学目标 1.会看日历,认识星期。

  2.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子  3.能结合具体情境,推算出某人的生日  教学重点 会看日历,认识星期,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子  教学难点 时间的推算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年历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活动一:说一说  提出问题:看今年本月的日历,从日历上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  2.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重点关注学生对星期的了解  二、活动二:找一找  出示问题:从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  (1)教师节是( )月( )日,星期( )  (2)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 )月( )日,星期( )  (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 ) 月( )日,星期( )  (4)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星期几?  1.让学生先独立在日历里找一找  2.与同伴说一说,各个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3.全班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星期几  三、活动三: 练一练  出示题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经过了( )周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是( )年,我已经( )岁了。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填一填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推算的结果和过程  3.全班交流推算的过程  四、活动四:猜一猜  1.淘气、笑笑为智慧老爷爷过生日,你能从图中知道智慧爷爷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2.你能猜出三个小朋友的生日各是哪一天吗?  淘气:再过30天就是我的生日啦!(11月11日)  笑笑:我的生日在一年的倒数第三天12月29日)  小红:我刚过完生日,是上个月的最后一天9月30日)  3.小组活动:  (1)一名学生间接地说一说自己的生日,其他同学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哪一天  (2)交流猜测的方法  五、总结本节课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看 日 历  (认识星期、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师节:9月10日 星期四  中国共产党的生日:7月1日 ,星期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星期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教后随记 这节课在教学时,我特别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机会,“制作年历”、“看年历”、“找节日”、“猜生日”等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姚平 执教者:姚平 执教时间:2012年11月 日星期  版 本 北师大版 学 科 数学  册 数 第五册 单 元 第七单元  课 题 一天的时间  课 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培养学生尊重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24时记时法,并能与普通记时法互换  教学难点 正确推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的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 课件、时钟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会看时间吗?知道一天的时间到底由多长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说一说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1)一天有几时?  (2)在一天时间里时针正好走几圈?  2.通过时钟演示:一天有24时,在一天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  三、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让同学们看一看“节目预告”  1.让学生“看一看”大风车、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焦点访谈等节目的具体时间。

  2.说一说:18:30,19:00,19:33,19:38,19:55等表示晚上什么时刻  3.小组学习  小组内利用钟面进行操作、探索研究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换算的方法小组内记录学习的结果,并在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和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进行换算的方法  5.让学生独立地完成“想一想”,并在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尝试练习  1.填一填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填一填,再进行反馈交流  2.画一画  先让学生独立地在钟面上画出该时刻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最后进行反馈,对有困难的学生予具体的和帮助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1)下午2时是( )时,晚上8时是( )时  (2)23时是晚上( )时,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