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企业资产运营效率指标体系之研究 任兆珊(西北大学,西安 710127)【Reference】资产运营效率是指企业资产运营过程中资产产出与投入的比例文章分析影响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中的会计科目,构建一套以企业经济效益为视角,较系统、较完善的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体系Keys】资产运营 效率 经济效益 指标体系 影响因素本文所述的资产运营效率是指产出与投入的比例理论上讲,企业要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企业在一定的资产投入下提高产出;二是在一定的资产产出下,努力减少资产的投入但在企[来自Www.lW]业资产的实际运营过程中,资产运营效率的大小受产出与投入共同影响,两者始终处于变动之中企业只有协调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充分利用投入的资产,创造尽可能多的产出,才是实现资产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有必要构建一套系统的指标体系,以便全面反映产出与投入的关系企业产出的内涵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以经济效益为视角,通过分析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量化为反映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从而构建一套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体系。
国内外关于资产运营效率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对描述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的讨论并不多见主要研究成果都基于传统的一二个衡量指标这导致了研究成果总体上不能全面反映资产的产出—投入情况为此,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来描述资产运营效率本文从影响资产运营效率的企业内、外部因素出发,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静态指标与动态跟踪、核心指标与辅助指标,构建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体系一、资产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1. 企业外部因素影响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因素、区域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与区域因素密不可分我国三个区域板块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设备先进,人才集中,有较优越的条件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因此,由于区域的差异,资产运营效率很可能存在差异2. 企业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规模、负债比例、存货比例、委托代理关系企业规模的影响体现在:一方面,规模增加,企业获得较大的垄断优势,市场占有率、资源、人才优势突出;另一方面,规模增加,也很可能导致资产闲置,效率低下负债经营对资产运营效率的影响也有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保证资产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负债过多,面临还款压力。
存货是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源,也是流动性较差的流动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表现在: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者与股东利益不一致,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对资产运营效率有一定影响显然,影响资产运营效率的外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区域因素;内因主要包括企业规模、负债比例、存货比例、委托代理关系本文根据资产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选取与其对应的可量化的指标二、构建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体系1. 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影响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内外部因素,将不容易量化的指标设计为定性指标,且是辅助指标,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区域因素核心指标是定量指标,首先选取资产负债表内部份指标,分别是企业规模(用年末资产总额表示)、负债比例(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存货比例(存货÷ 资产总额)、委托代理关系(大股东持股比例);为了体现投入与产出的协调关系,分别选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相应指标,包括:常用的各资产的周转率(销售收入÷ 各个资产)、营业收入资产比(营业收入÷ 各个资产)、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 投资总额)、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 总资产)2. 运用指标体系评价资产运营效率的简要流程不同的区域、行业、规模,资产运营效率会有明显不同,因此,指标体系要建立在分区域、分行业、分规模的基础上,这样的体系才更准确,更具代表性。
选取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剔除金融企业,ST 公司及数据缺失[]企业),分规模、分行业、分区域进行分组,对每组数据,分别计算出各个指标数值,排序后,用“后1/3 法”确定临界值临界值确定后,待评价企业首先确认所属区域、行业和规模,然后分别比对各个指标的临界值如果指标符合临界值标准,就视为正常;如果不符合标准,企业应该采取措施,进行动态跟踪,直到实现较高的资产运营效率三、结论本文的资产运营效率只考虑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由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主要体现在财务报表中,故为了反映企业经济效益,选取的各个指标主要来自于报表数据通过分析影响资产运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将这些因素量化为反映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结合报表信息,构建包含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核心指标与辅助指标的指标体系本文选择资产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时,为了与各指标对应,主要选用比较容易量化的因素;选取定量指标时,引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会计科目,以便较易获取相关的数据当然,本文运用指标体系评价某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仅系理论上的探讨,实务上还得通过后续实证分析加以验证Reference[1] 于鸿君. 资产评估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38.[2] 孙松春.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运营效率分析[J]. 济南:现代企业教育,2009(12).[3] 李梅芳, 岳桂云,王红艳,等. 农业类上市公司资产运营效率研究[J]. 武汉:财会通讯,2011(4).[4] 马春爱, 李振芳. 基于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效率综合评价体系[J]. 北京: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2011(9).[5] 吴劲林. 上市公司资产运营效率实证研究[J]. 武汉:现代会计与审计,2008(4).[6] 张兰萍.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J]. 北京:商场现代化,2006(6).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