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更接近生活 李 娴(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摘 要:从教学情境、数学语言、教学方式、练习设计四个方面阐述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更接近生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并且非常有用,能够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苏教版的教材中几乎每一节都有情境主题图,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利用数铅笔这种学生熟知的情境带动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第六单元购物这一章也是用文具商店货架这一生活情境来吸引学生学习;苏教版三年级“对称、平移与旋转”这一单元用美丽的剪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要注意的是教材提供的情境并不全,也不一定适合所有地区、所有学校的实际情况,最后教师还是要根据当地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二、教学中数学语言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的语言交流来进行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一堂课,不同的教师讲授出来的效果会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同,那么这其中教师的语言素质就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注意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幽默风趣,从而吸引学生兴趣,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化的语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对数学语言进行一定的加工和装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例如,把大于号,小于号用“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为小于号,开口在前为大于号,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这样的顺口溜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区别三、教学方法生活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经验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强化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同时注意多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这一章,教师可以先出示两个面积大小不一样的图形,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面积的大小,再互相交流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思维得以飞扬,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收获的不仅仅只是知识,还有学习数学的方法四、练习设计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学的应用性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从而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但是由于课上的时间比较短暂,而课后的练习就是学生理解、掌握和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后练习的生活化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这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测量生活中长方形物体的面积,如地板、茶几等物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用合适的长方形地板设计并装饰自己的房间,例如先测量家里的面积和长方形地板的面积,计算需要多少地板,如何铺设等等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数学,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将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编辑 李建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