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省考行测笔试专项点拨-申论-观点现象分析题(讲义+笔记) 【名师专项点拨-申论】观点现象分析题(讲义) 1.题型推断: 题干:对……观点/现象的见解/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证充分、有理有据等 2.答题内容: 表态+理由(从问题、危害、意义、事例等方面绽开)+对策 (1)表态 (2)理由(从问题、危害、意义、事例等方面绽开) (3)对策 3.题目实战 第一题: 给定资料 5 提到“报复性熬夜”这一现象,请你结合给定资料 4、5,对这一现象进展评析15 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楚,不超过 300 字 资料 4 中心电视台、国家统计局联合发起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的结果显示,除去工作和睡觉,2022 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为2.27 小时,较三年前的2.55小时有所削减其中,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居民每天休闲时间更少,分别是1.94、2.04、2.14 和2.25 小时。
相比而言,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国民每天平均休闲时间约为 5 小时,为中国人的两倍多 “我喜爱书店的味道每逢周末,“70 后”张英涛都会“泡”在国家图书馆里 “我平常工作很忙,真正有了休息时间,也不情愿外出奔波,更多的时候会选择上网度过休闲时间关于休闲,“80后”王强的偏好是滑动鼠标探知世 界 1 “我的假期一般都是在打嬉戏中度过的在嬉戏的世界中驰骋,很畅快 “90后”赵兵最近喜爱上了一款新嬉戏,在他看来,网络嬉戏为他的休闲生活打 开了一扇大门 与父母同住的徐璐是刚刚入职的公务员,“下班后回家吃晚饭,饭后刷盘子、 洗碗筷,然后陪父母一起看看电视剧、刷微博、看,铺开瑜伽垫熬炼一会儿,感 觉也没干啥,一天就过去了到了周末,徐璐喜爱“宅”在家里看书、看电影 假如有约,她会跟朋友们逛街、喝奶茶,间或聚餐在节假日,她会到城市周边转转徐璐说:“虽然人们的休闲选择变得越来越丰富,可大家休闲时间有限,又不知 道如何尽快找到新奇、好玩、满足的休闲方式,总不能全靠碰运气吧 “我工作很忙,只有休长假才能享受休闲高女士是某上市公司职业经理人,每年有 10 天带薪年假。
在她眼中,真正放松的休闲方式就是自由行今年我 从泰国曼谷自由行回来,同事们都说我精神焕发,像换了个人似的现在我根本 上都是自己挑一个有特色的地方,平常抽空讨论线路、规划行程、开掘当地的亮点,然后利用带薪年假去实践自己的旅行打算,那真是一年中最欢乐的时间 某机构公布的“2022中国休闲小康指数”显示,受访者从近 30 种休闲活动中评比出了“国人最宠爱的十种休闲方式”,旅游连续蝉联冠军宝座,睡懒觉位居第 二位,休闲渐成主流,由 2022 年的第八位快速上升至第三位,逛街购物、看 电影、看电视、读书、喝茶、享受美食、打嬉戏分列第四至第十位玩”异 军突起,选择该项的受访者占比为 32.9%,比 2022 年的16.1%翻了一番某调查机 构的一项调查显示,一般人每天平均要查看 110 次,刷朋友圈、刷微博、拍照、看视频、逛网店、玩手游、扫瞄信息……休闲已成为人们现在生活中不行或缺 的一局部 资料 5 每天凌晨两三点在微博发个“毒誓”——“明天再熬夜就把手剁了”;建一个名为“12 点睡觉”的群,提倡“在夜里 12 点前睡觉”;中医药大学的学生面 向市民科普熬夜的危害后表示,“不瞒你说,我也熬夜,可身体是自己的,熬完夜后还是要面对其次天,该上课还要上课,该上班还要上班”。
据媒体报道, 2 如今不少年轻人明知熬夜危害,却照旧熬夜,并为自己贴上了“报复性熬夜”的 标签 在现代生活节奏下,一个人抱负状态下的时间安排,大致是工作 8 小时,睡觉 8 小时,剩余的 8 小时是休闲消遣和学习充电的时间但现实中,工作超支了大局部时间,不少年轻人的休闲消遣和学习充电的需求,在没有得到有效满意的状况下,便去向睡觉索要时间,造成了所谓的“报复性熬夜”这是今日许多年轻人很自然的心理,也是普遍现象 据某医师协会公布的《2022 年中国“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讨论》显示,“90后”睡眠时间平均值为 7.5 小时,低于安康睡眠时间,六成以上的人觉得睡眠时间缺乏其中,31.1%的受访者属于“晚睡晚起”型,30.9%的受访者属于“晚睡早起”型,能保持“早睡早起”型作息的只占 17.5%数据还显示,“90 后”年轻人普遍睡眠不佳,“苦涩睡眠”占 29.6%,“烦躁睡眠”占 33.3%,“不眠”占 12.2%,“甜蜜睡眠”仅占 5.1%睡得不好”和“睡得太晚”恰似一体两面,彼此影响,以致恶性循环 “休闲方式的多样化选择并不意味着全部的方式都是值得提倡的。
某调查机构讨论员齐涛认为,“那些被动、无聊、萎缩的休闲方式,包括喝大酒、过度熬夜、睡懒觉等,并不是生活本质的要求,而积极、主动、成长的休闲方式,如健身、观光旅游、阅读等,才能呈现出休闲的真正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懂得休闲是一种人生才智,开发和有效利用闲暇时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的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长期关注休闲教育的某大学刘教授说,“在很多兴旺国家,休闲教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门必修课在我国,休闲教育起步较晚,讨论力气比拟薄弱,许多理论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对休闲教育的内容、方式等问题也缺乏系统的思索和讨论一些相关讨论视域较窄,缺乏多学科的视野和背景,尤其缺乏对休闲教育实践的关注 其次题: 背景材料 1 提到某知名学者的观点“这是一个消遣至死的年月,消遣扭曲了意义”,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15 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字数在 200 字左右 3 资料 1 经典话剧《雷雨》在北京人艺进展新一轮演出时,一场低票价、针对大中学生 的公益场遭受“意外”,学生们的“哄堂大笑贯穿全剧”,出演周朴园一角的闻名演 员杨立新对此发出感慨,“文学上的精巧,人物关系的简单,台上全部年轻人全部死 亡的悲剧结尾,使得《雷雨》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中国戏剧经典的开山之作。
曹禺先生 故去多年,《雷雨》仍旧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多有演出但像这样的哄堂大笑贯穿全 剧实是少见……”他最终甚至表示,“《雷雨》的‘公益场’ 真令人绝望,这样的 ‘公益场’不演也罢!” 此大事一出,快速在网上引起了剧烈的争论其中关于青少年传统文化的缺失 显得尤为“抢眼”尽管文化经典遭笑场,缘由必定是多方面的,而且有些专家剖 析出的“文化语境失衡”,“60年不变,表演僵化”,“文化审美的扭曲” 等原 因的确存在,但是我们不得不成认,年轻观众文化素养的失落和对敬重经典的缺乏 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今,“消遣至上”甚至“消遣至死”已成为了年轻人的信条,对传统文化缺 乏敬畏,甚至拿传统文化里的一些元素进展嘲讽,成为一些年轻人彰显“共性” 的做法,但消遣应有边界,面对传统文化要懂得敬畏和传承某知名学者直言,这 是一个消遣至死的年月,消遣扭曲了意义 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曾说:“不是由于有了莎士比亚才有了现在的文学 英国,而是由于它本身就是一个注意文学的国家,所以才有了莎士比亚。
青少年传统文化的缺失直接说明白文化气氛的“淡薄”北京人艺演出的《雷雨》,无论是对 原剧本的挖掘还是人物表演上,并无失当之处,不断的哄笑表达出了年轻观众的艺 术修养的缺乏在一些高雅演出中,即使你不肯定特别认可演员的演出,但肯定的艺 术礼节必不行少,例如古典音乐会中,什么时候该鼓掌,什么时候该起立,包括穿着、表情等,都有一些商定俗成的“仪式”,甚至于显得“刻板”,但就是在这样的仪式中,艺术才能够得到最好的敬重与诠释明显在年轻观众中这方面的学问是缺乏的, 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提升青少年的艺术品位和艺术修养也是需要学校和政府 努力的方向 4 【名师专项点拨-申论】观点现象分析题(笔记) 【说在课前】 本节课讲解申论考试中常常会考到的一种题目,即观点现象分析题 共享内容 1.方法架桥夯实坚固 2.精题精讲强化提升 【解读】 本节课分为两个局部: 1.方法架桥,夯实坚固:可能有些同学没有听过太多的方法精讲和理论课,教师给同学们简洁梳理观点现象分析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假如听完了方法精讲课的同学们,这个局部也能帮忙同学们夯实稳固在观点现象分析题中需要把握的核心答题技巧。
2.精题精讲,强化提升:主要通过两道真题帮忙同学们了解在真正的省考中会遇到的题目类型,本节课本身就是强化提升,在题目难度上略微有一些提升,假如有听不懂的地方肯定要反复回放重播 【例 1】 请对“给定资料7”中执法部门对火车站广场晒谷一事的处理进展评析 要求:全面精确,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 250 字左右20 分) 【例 2】 给定资料 2 提到“报复性熬夜”这一现象,请你结合给定资料 1、2,对这一现象进展评析15 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楚,不超过 300 字 【例 3】 背景材料 1 提到某知名学者的观点“这是一个消遣至死的年月,消遣扭曲了意义”,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15 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字数在 200 字左右 5 【解读】 1.在考场中遇到这三种题目都属于观点现象分析题 2.第一题:要求对执法部门做的事情/行为进展评析/评价,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正确 3.其次题:与第一题比拟,这道题不是一件事,而是对群体行为、热议话题、热点大事进展评析和评价。
4.第三题:比照第一题、其次题,第三题并没有讲某一个政府的行为,也没有谈社会上热议的话题,而是谈了某个人的一些观点,要求对这些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不管是给出一件事、某个详细的行为,还是给出社会热议的话题、群体性的现象、某一个观点,要求谈看法、评价、分析,其实就是在考察观点现象分析题 【解读】 1.题型推断: (1)题干:对……观点/现象的见解/看法/评价/评析言外之意就是问“你怎么看”,当消失这些表述的时候,就能快速知道这道题就是观点现象分析题 (2)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证充分、有理有据等这些要求也是帮助同学们推断题型的依据 2.答题内容:拿到一道题,通过审题快速推断出这道题是观点现象分析题,审题必需要得出答题思路,答题思路很简洁,即表态-理由-对策 (1)表态:支持/反对/辩证看/理性看(有对也有错),可以多元化表达, 6 不肯定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