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世锦赛管窥竞技武术套路的国际化发展态势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2.91KB
约8页
文档ID:315385254
从世锦赛管窥竞技武术套路的国际化发展态势_第1页
1/8

          从世锦赛管窥竞技武术套路的国际化发展态势                    韩英甲(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山东德州253023)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9届和第10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套路比赛规模和奖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赛规模日趋扩大、竞争日趋激烈,奖牌分布呈分散趋势;竞争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同时也暴露出不平衡性发展现象关键词:武术锦标赛;武术套路;国际化G852 :A :1672-268X(2010)01-0029-03世界武术锦标赛作为当今世界武术最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已逐渐发展成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赛事活动世锦赛不仅推动了武术运动国际化的历史进程,而且对武术运动全球化的普及与发展起着强劲的推动作用《国际竞技武术套路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正式实施后国际武联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第10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已于2009年10月29日在加拿大多伦多落下帷幕,而且评判形式与奥运会竞赛要求完全接轨从某种意义上讲,近两届世锦赛代表了目前竞技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本文试图通过对第9届和第10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套路比赛参赛情况、奖牌流向以及成绩分布等方面的分析,旨在探讨目前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发展格局的新态势,为促进武术套路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参加第9届和第10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及其成绩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际武术竞赛规则(试行)及相关的文献资料1.2.2现场观察法对第9、10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套路运动员的现场完成情况、裁判员评判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分析1.2.3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2003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归纳与分析2 研究结果与分析2.1 参赛规模及地区分布近两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参赛规模可谓宏大,尤其是第九届世锦赛创了历届之最,可能是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选拔赛的缘故,吸引了五大洲8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0多人参加第十届世锦赛的参数国家和地区数目随有所下降,但依然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人参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地域学角度来看,参加近两届世锦赛的国家或地区分布于六大洲,但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如第十届世锦赛中亚洲和欧洲共有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占据了总数目的65.71%,其他四大洲的参赛会员数目相对偏少,但是参赛观摩的会员国也主要集中在这四大洲世锦赛套路项目比赛男女各设置11项,奖牌数目较多竞争也异常激烈在第九届世锦赛中,有近5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运动员参加武术套路比赛(见图1)。

其中有来自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的30个国家和地区,南北美洲有4个国家参加,非洲有5个国家,欧洲则有19个国家参加,创造了历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套路比赛规模之最在第十届世锦赛中,有280余名武术套路运动员报名参加(见图2),其中男子运动员184人,女子运动员95人,亚洲和欧洲运动员居多,分别占套路运动员总数的43.21%和29. 64%从近两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套路比赛的实际情况来看,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不仅表现在地域上,而且性别上也较为明显在世界范围内均表现出男女套路运动员比例不平衡性的特点,男运动员明显多于女运动员,可见武术套路运动的世界普及范围仍需加大2.2 从地域学角度看套路比赛的竞争态势套路比赛可谓强手林立,竞争激烈世锦赛竞赛办法中明确规定:申报自选套路难度时,可选做A级和B级动作难度,如选做C级也只按B级动作难度分值加分经过两届新规则的正式实施后,各个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普遍适应了新规则,许多队伍涌现出一批新生力量,他们基本都能掌握A组和B组的难度动作从近两届世锦赛,武术套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各参赛国的夺金能力大大增强2.2.1 男子套路比赛亚洲选手优势明显,欧美选手奋起直追男子套路比赛中,竞技优势非均衡化现状突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实力雄厚,水平较高。

在第九届世锦赛男子套路比赛中,仅有俄罗斯选手在南棍项目上勇夺1枚宝贵银牌外,其余32枚奖牌被亚洲的中国、台北、澳门、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香港、日本菲律宾、韩国、越南、伊朗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瓜分(见表1)在第十届世锦赛男子套路比赛中(见表2),欧美选手夺牌能力加强,除美国选手勇夺剑术金牌和枪术银牌外,加拿大选手夺得男子南拳铜牌,另外来自乌克兰的选手夺得对练项目的银牌,其余29枚奖牌同上届,同样被亚洲的这12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瓜分,西亚国家依然延续前几届的尴尬,没有获得名次从表1、表2前8名的人次来看,近两届世锦赛主要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选手,而且欧美选手的竞技水平飞速提高这与其优越的身体素质和对套路新规则的理解和训练密不可分从表2明显看出:第10届锦标赛进入前8名的人次明显多于第9届,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实力在男子套路前8名的87个录取名次中,欧洲和北美选手分别占据了其中的11和9个席位欧洲以乌克兰成绩突出,获得对练银牌;另外俄罗斯成绩也较明显,共获得4个名次(棍术第5与第7、长拳第7、刀术第6)北美的美国选手成绩突出,除获得剑术金牌和枪术银牌外,还获得南刀第7名和剑术第8名。

加拿大则获南拳铜牌,南棍第5、南刀第8和枪术第7名由此可见,欧美套路男选手的水平正不断提高,开始冲击亚洲选手的垄断形式欧美选手的身体素质优越,运动技术水平提高迅速,很多男运动员能够出色完成难度动作,而且逐渐减少动作质量的扣分点中国男子选手在面临亚洲群雄四起的同时,也开始面临欧美选手的挑战2.2.2 女子套路比赛争芳斗艳,欧美选手水平提升从近两届世锦赛来看,女子套路比赛与男子套路比赛相比可谓争芳斗艳在第四至第八的名次中,欧美女选手的席位数目明显多于男子,表明欧美女选手的竞争实力优于男选手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和美国选手势力攀升,开始动摇亚洲强国的霸主地位欧洲女选手成绩突飞猛进,在第9届世锦赛长拳比赛中,俄罗斯女选手动作规范、体力充沛、劲力脆快、节奏鲜明,难度动作高飘稳健,起收势更是“凤头豹尾”的典范,最终勇夺金牌,另又获得棍术铜牌;意大利收获1枚宝贵的刀术金牌(见表3)在第10届世锦赛中(见表4),俄罗斯女选手体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获得女子南刀金牌、长拳银牌、南棍银牌和刀术铜牌,并获1个第4名、1个第6名和1个第8名,成为亚洲以外最强劲的女子套路队伍;另外意大利获棍术金牌和刀术银牌。

北美地区的加拿大是另一崛起的女子队伍,加拿大获2金(长拳和剑术),另获2个第四名、2个第五名和3个第八名;而美国队在女子刀术、长拳和太极剑上有所突破,获1个第五名和2个第八名女子对练仅有7对选手参赛(与上届相同),发展力度欠佳,主要是国外女选手技术水平较高的人数少,对练项目的练习者更少再者,很多欧美选手都是业余选手,集中在一起训练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对练项目上发展较弱在男女套路比赛中,奖牌及名次均集中在北半球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在套路的发展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第10届世锦赛比赛情况来看,在有C组难度评判的拳术项目中,绝大多数选手已深刻理解和把握了新规则的精神指导,对新规则修改后的训练和竞赛规律得到及时的把握和适应例如:男、女长拳前8名运动员的C组申报分值全部为2分满分,而且仅有1名女运动员由于1个难度动作未被确得到1. 80分,其他运动员均获得满分这对运动员器械项目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直接的作用另外女子南拳、南棍、南刀、太极拳和太极剑等项目的实际参赛人数均不足20人,可见这些项目的普及和培养的厚度与宽度有待进一步拓展2.3 中国套路选手依然面临东南亚优秀选手的竞争挑战就目前的竞技水平来看,中国选手面临的最大挑战依然是来自亚洲东南亚国家的挑战。

由于地域、历史、学习等诸多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学习中国武术套路较早,而且对武术套路的认识也较深刻,再加之中国武术“海外兵团”以及优秀教练员的交流等因素;更重要的是武术套路是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很多亚洲国家的政府给予了很高重视综合以上诸多因素,亚洲的武术套路竞技水平整体发展较好,而且水平也很高从近两届世锦赛的套路比赛情况不难看出,马来西亚、越南、缅甸、中国台北、中国香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在比赛中均有出色的表现,体现出较强的实力总体上各国的技术发展还不平衡,存在一定的水平差距,中国整体上仍占绝对优势在有部分项目上,这些国家选手的技术水平接近甚至赶超中国选手,中国选手稍有不慎,均有与奖牌失之交臂的可能3 结论与建议(1)近两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套路比赛参赛国家和人数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奖牌分布范围日趋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武术套路运动国际化发展的进程竞技武术套路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暴露出地域和性别上的不平衡性特点2)奖牌分布和前8名主要分布于亚欧和北美洲欧美选手身体素质优越,整体技术水平发展迅速,开始冲击亚洲选手垄断的局面,多极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亚洲选手套路技术水平在整体上仍占明显优势,中国选手依然面临东南亚优秀选手的竞争与挑战3)国际武联尤其是中国武术协会应再进一步加强武术套路的推广和竞训指导工作,特别是套路发展滞后的国家和地区在赛制上尝试设置A级组和B级组,参加亚运会和世锦赛前12名的欧、美、非选手只能参加A级组,不得参加B级组的比赛,本届世锦赛B级组表现出色的选手可以进级参加下届的A级组比赛,以此促进亚洲以外国家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