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藏《甘肃省彩绘山水画舆地图》绘制时间考略 Reference: 《甘肃省彩绘山水画舆地图》是一幅彩绘的山水画舆图,是研究清代西北的重要图籍根据图中蒙古王公袭爵的年代、绿营兵制的建置和察汗诺们罕旗住牧地点变化等内容,可以推断这幅舆图的绘制年代为清代道光二年Keys:舆地图 蒙古 番部 道光二年李新贵 白鸿叶《甘肃省彩绘山水画舆地图》,纸本彩绘,绘制者不详,分裱成五轴,拼合尺寸纵126厘米,横172厘米图的方位,上南下北此图采用传统山水画式的形象法,表示图中的山脉河流、城镇关隘、民族分布红色点状交通线将这些地物连接起来,构成一幅以河湟蒙番分布为主,北至玉门县(今甘肃玉门西),南至松潘厅(今四川松潘),东至河州(今甘肃临夏),西至西藏的区域图,见《甘肃省彩绘山水画舆地图》局部这幅舆图的绘制时间,可以根据图中蒙古王公袭爵年代、绿营兵制建置、察汗诺们罕旗住牧地点的变化逐步加以推断首先,根据图中蒙古王公袭爵的年代,可将这幅舆图绘制的时间限定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至道光三年(1823年)间《钦定续纂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是这样记载的:札萨克多罗郡王:今袭多罗贝勒……六次袭德哩巴勒珠尔:吹忠扎布长子。
乾隆五十三年袭札萨克多罗贝勒札萨克多罗贝勒:初封札萨克多罗郡王色布腾扎勒,自降袭贝勒后,至第七次仍袭札萨克多罗贝勒那木扎勒丹巴七次袭那木扎勒丹巴:德哩巴勒珠尔之子,道光十八年袭,二十一年赏戴双眼花翎咸丰五年因病开缺札萨克多罗郡王:初封多罗贝勒阿启巴图尔衮布自晋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后,至第七次仍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固木楚克济克默特七次袭固木楚克济克默特:沙克都尔之子道光三年袭札萨克辅国公:初封札萨克镇国公噶勒丹达什自降袭辅国公侯,至第五次仍袭札萨克辅国公察哈巴克五次袭察哈巴克:喇特那锡弟之子,道光三年袭二十五年赏戴花翎文中的“德哩巴勒珠尔”即图中的“贝勒特哩巴勒珠尔”, “沙克都尔”即“郡王沙克都尔”, “喇特那锡弟”即“辅国公喇特纳希弟”德哩巴勒珠尔,乾隆五十三年袭札萨克多罗贝勒,道光十八年(1838年)其子那木扎勒丹巴袭多罗贝勒但是,这幅图中仅绘制出德哩巴勒珠尔而无其子以此推之,这幅图约绘制于乾隆五十三年至道光十八年间另外,根据沙克都尔之子固木楚克济克默特、喇特那锡弟之子察哈巴克两人袭爵均在道光三年,可是图中仅有沙克都尔、喇特那锡弟而无其子由此,可将该图绘制的下限提前到道光三年(1823年)。
其次,根据图中大通镇建制的变化,可将这幅图绘制的下限进一步提前到道光二年(1822年)十一月雍正二年(1724年),设置大通镇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去该镇总兵官,在此设置大通协副将一员至道光二年十一月,又降大通协为游击,改镇海营为协但是,在这幅舆图中,大通协并没有下降为游击,镇海营也没有提升为协最后,根据图中察汉诺们罕旗住牧地点的变化,可将这幅图绘制的上限缩短到道光二年六月清初,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清廷将青海蒙古分为29旗其中,25旗被安置在黄河以北,余下的4旗被安置黄河以南同牧在黄河以南的,还有直属理藩院的察汉诺们罕旗但在图中,它却住牧在青海湖之南、黄河以北嘉靖十年(1805年),西宁办事大臣玉宁在一份名为《查勘黄河以南蒙古番子情形折》中述及察汉诺们罕旗迁徙到这里的前因后果:查青海三十旗蒙古,向在黄河南北分住,黄河以北住牧二十五旗,黄河以南住牧五旗札萨克喇嘛察汉诺们罕一旗即应在黄河以南住牧奴才前月致祭青海之时,河北二十五旗札萨克前来谒见,察汉诺们罕旗下之人亦在其内当即询问:尔等旗下人众应在河南住牧,何同河北各旗之人前来参见?据称: “我们旗下因屡被番贼抢劫,侵占地方,不能安生,于嘉庆六年避居河北,今已五年,河南旧住地方全被番子占住。
现在我们旗下一二百户人跟随番子居住,不服我们管束,时常在外作贼,还求查办”等语奴才当即谕尔等住牧之所乃大皇帝恩赏地方,即与内地官员职守一样,岂可擅离?今限尔等于本年冰桥结后,务必阖旗搬过河南,不许私在河北躲避他说: “按照起初蒙番住牧的地方规定,察汉诺们罕旗应该住牧在黄河以南今年我去青海湖祭海时,却看见该旗与河北25旗蒙古一同前来拜见经询问得知,因其原来住牧的地方被番子侵占,遂于嘉庆六年(1801年)搬迁到河北,至今已经五年了随后,我立即命令该旗务必在本年黄河冰桥结冰后全部搬回河南,再也不许私自在河北住牧然而,这在蒙弱番强又无清军帮助的情况下,搬回河南谈何容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时至道光二年六月,在剿办循化、贵德两地偷渡河北的番子后,清廷则承认了察汉诺们罕旗在河北居住的事实文献是这样记载的:察汉诺们罕潘迭望舒克客卜宗加木错,今承领到大人们统率大兵剿尽野番,收复自鄂伦布拉克至加礼寺、沫河一带地方,分赏给我们游牧:东至黄河沿,西至呼尔木图、沫河与阿里克交界,南至错尔苏河沿,北至哈兔巴卜.占,东南至恰卜恰、鄂伦布拉克,西南至河伦图一带自承领之后,世相保守,永远御绝野番虽然此前该旗在河北住牧的具体地方不太明确,但这次却非常清楚。
具体范围:东至黄河沿,西至呼尔木图、沫河与阿里克交界,南至错尔苏河沿,北至哈兔巴卜古,东南至恰卜恰、鄂伦布拉克,西南至河伦图一带这与该旗在图中的位置基本吻合,如“东至黄河沿”, “东南至恰不恰、鄂伦布拉克”等总之,根据蒙古王公袭爵年代、绿营兵制的建置和察汗诺们罕旗住牧地点的变化,可以将《甘肃省彩绘山水图舆地图》的绘制时间限定在道光二年六月至十一月间Reference;[1]哲仓·才让.清代青海蒙古档案史料辑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203-207.[2](清)张廷玉编.清世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35.[3](清)张廷玉编.清世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72.[4](清)阿灵阿编,清宣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84.[5](清)升允修.甘肃新通志[M].清宣统元年(1909年)刻本.[6][7]哲仓·才让.清代青海蒙古档案史料辑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47,69.注:本文为北京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地图调查、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JJ0770002。
作者简介:李新贵,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银川/750021;白鸿叶,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员/北京/100032)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