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大班古诗活动教案40篇

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4.96KB
约126页
文档ID:315376318
幼儿园大班古诗活动教案40篇_第1页
1/126

幼儿园大班古诗活动教案40篇第1篇教案 训练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意境美 2.学习诗歌,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活动预备 1.课件:图片—乘凉,草丛,树林,池塘 2.课件:声音—知了,青蛙,蝈蝈 活动过程 一、开释局部: 出示照片:乘凉.引导幼儿发觉,这是夏天的情境 教师:小朋友看看照片上有什么?这些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他们为什么要坐在大树下乘凉呢? 教师:在夏天里,你听到过什么奇妙的声音? 二中间局部: 1 分别播放:知了,|青蛙,蝈蝈的声音,引入诗歌 2.教师朗读诗歌,幼儿观赏并提问: 为什么叫夏天的歌呢?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3.观赏图片,学习诗歌 (1)草丛 夏天的歌,在哪里?(在草丛里) 谁在草丛里?它是怎么叫的呢? (蝈蝈在草丛里“蝈、蝈、蝈”地叫) (2)树林里 谁在大树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 (知了在大树上“知了、知了”地叫。

) (3)池塘 谁在池塘里?怎样叫的呢? (青蛙在池塘里咕呱咕呱叫) 4.师幼用问答的形式学习诗歌 第一遍:幼儿问,教师答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蝈蝈蝈,在绿色的草丛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知了知了,在密密的树林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在甜甜的冰淇淋里,在小娃娃乐呵呵的笑声里 其次遍,教师问,幼儿答 5.多种形式,激发朗读兴趣 幼儿分成男、女两组互问等 三、完毕 引导幼儿思索:夏天的歌,还藏在哪里? 反思:通过照片导入,幼儿很快把握了诗歌大意,通过多种形似的朗读,幼儿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意境美效果很好 第2篇教案 一、状况分析 1、幼儿已学过诗歌《摇篮》,对诗歌的构造有初步的理解,并曾有过仿编其它诗歌的阅历 2、多数幼儿已能将日常生活中观看到的,有联系的事物告知教师,力量较强的已开头学会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多数幼儿叙述时用词较为精确,但表达不很流畅 4、局部幼儿未能养成主动争论,乐观倾听的良好习惯(如庄涛、艺友等)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较有表情地朗读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美丽形象,增长喜爱自然,喜爱生活的情感 2、要求幼儿运用学过的动词,结合已有的阅历仿编诗歌,并能通过画画、摆图等形式表现诗歌的内容 3、培育幼儿主动与同伴争论、沟通的良好习惯,进展幼儿的交往力量及语言表达力量 三、活动过程与指导: 1、集体活动: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名称,引入课题; (2)复习朗读诗歌; (3)教师示范仿编诗歌,激发幼儿对仿编诗歌的兴趣; (4)引导幼儿进展争论,学习仿编诗歌; (5)幼儿上来仿编诗歌,教师准时赐予确定或订正,集体将仿编较好的诗歌朗读出来 2、延长活动: (1)摆图仿编 水平一:能用教师供应的底板做摇篮,画出相应的宝宝卡片,仿编诗歌;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根底上能有表情地朗读自己仿编的诗歌; (2)画画仿编: 水平一:要求幼儿能将有联系的事物画在一起,依据绘画内容仿编诗歌; 水平二:在完成水平一的根底上能有表情朗读自己仿编的诗歌; (3)表演组: 水平一:要求在课堂上已仿编好诗歌的幼儿能两两合作制作摇篮与宝宝的头饰、仿编诗歌; 水平二:要求幼儿合作将仿编的诗歌表演出来。

四、环境与材料: 1、环境布置:摇篮(大树、泥土) 2、壁画:摇篮(大海、天空、泥土) 3、教学挂图4张; 4、底版与小卡片; 5、纸、笔、幼儿自编的彩带 评估: 由于本次活动无论在材料方面或学问丰富等各方面的工作做得较细致,预备较充分,因而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到达我们预定的训练教学目标 1、训练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做到教态自然,语言简练明白,能以亲切的口吻将孩子带到诗歌的意境中,但在引导幼儿争论时,对于个别未能留心倾听同伴意见的幼儿,教师未能准时引导他乐观争论,留心倾听; 2、由于《摇篮》这首诗歌很美丽,多数孩子能乐观参加争论,学习仿编诗歌,并能将自己仿编的诗歌念给全体小朋友听,多数孩子能仔细地倾听并简洁评价同伴仿编的诗歌,但有极少数幼儿未能留心地倾听,间或要打岔;(林旭、沈育) 3、在延长活动中,由于我们本着让孩子“多动手”的宗旨,每组活动都给孩子供应动手操作的时机,因而孩子们活动的乐观性极高,全班孩子都能分别以画画,或制作头饰,制作磁铁卡片等形式仿编诗歌,并有表情地朗读自己仿编的诗歌但还有少数孩子未能声音洪亮地朗读及主动念给客人教师听。

总而言之,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是主动、乐观的,对仿编诗歌布满了兴趣 第3篇教案 活动目标: 1、 体验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诗歌的语言美 2、 能使用一些美丽的词句进展创编 活动预备: 1、 音乐带《春天在哪里》 2、 配乐诗朗读,音乐磁带,录音机 3、 幼儿屡次观看过春天的风光,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活动过程: 1、 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边唱边跳进入草地 2、 观赏配乐朗读诗歌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读 提问:诗歌里说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2)其次次观赏,帮忙幼儿理解记忆诗歌内容 分别提问为什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 3)集体朗读诗歌 3、 幼儿结伴在草地四周边观看边创编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依据原诗歌的创编形式,使用美丽词句进展表达,鼓舞幼儿大胆想象 4、 请个别幼儿朗读自己创编的诗歌或词句 5、 将一些好的词句组合成一首美丽的诗歌集体朗读 活动延长: 1、 鼓舞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诗歌内容,相互观赏。

2、 利用漫步户外观看等活动,引导幼儿连续观看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 3、 集体制作一本图画书《春天的故事》 4、 结合动作进展朗读表演 第4篇教案 设计意图: 在“秋天的童话” 主题活动中,我带着幼儿外出漫步,一路上幼儿对地上的落叶非常感兴趣,有的幼儿捡起树叶当扇子扇,有的幼儿说:“我要把树叶带回去送给姐姐,让她夹在书里当书签有的幼儿干脆把树叶丢进河里,兴奋的说:“你们看,树叶小船……原来,树叶会给幼儿带来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而散文诗“落叶”文虽短小,却布满趣味,想象力丰富而漂亮、动态感强通过观赏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漂亮和微妙诗中语句简短而有重复,也是仿编的好教材,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激发观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美丽的意境 2、能参照原作品进展联想、仿编 3、大胆质疑,乐观解难 活动预备 1、图片四张(大班上册15号挂图); 2、配乐朗读录音磁带,录音机; 3、已学过歌曲《秋叶儿》; 4、每人一张画有落叶的供添画用的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 (一)全体幼儿齐唱歌曲《秋叶儿》,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这些漂亮的秋叶儿都飘到哪里去了吗? 幼:飘到小河里 幼:飘到公路上、飘到花园里 幼:秋叶儿还会飘到房顶上 幼:树叶飘到草地上 …… 师:秋叶儿飘到的地方可真多,今日,教师要请你们来观赏一首散文诗,题目叫《落叶》,听听看在这首散文诗里,这些漂亮的秋叶都落到哪里去了,好吗? (二)观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散文诗一遍 师:散文诗听完了,散文诗说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幼:树叶落到了院子里 幼:树叶落到了小河里,还落到了沟里 幼:树叶落到地上,被小虫当成了家 2、 教师配以图片再次朗读散文诗一遍,并组织幼儿一起争论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 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教师再来朗读一遍散文诗,这次请小朋友边听边把不懂的句子记在脑子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争论 师:散文诗听完了,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幼:树叶落到沟里,为什么蚂蚁会把它当作小船呢? 幼:由于那是条臭水沟 幼:不是,臭水沟小蚂蚁就不会去了 幼:由于沟里有水,小蚂蚁过不去就把树叶当作小船划过去。

师:对有了小船小蚂蚁就安全的过水沟了还有不懂得吗? 幼:小鱼游过来,把它当作小伞?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幼:小鱼游到树叶下,就像 “抢”了一把伞 师;是撑了一把伞,对吗? 幼:嗯 幼:教师,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观察了,为什么说来信了? 师:隘,提的很好,那哪个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呀? 幼:树叶落下来了就是在告知小燕子秋天来了 师:为什么呢? 幼:由于秋每天气冷了树叶就会落下来 师:大家说的真好,很多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就是秋天来到了,小燕子一看到落叶,就像看到写着秋天来到的信一样,所以小燕子会说“来信了 幼:那为什么小燕子会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幼:由于南方比拟温和,小燕子喜爱住在温和的地方 幼:对,妈妈告知我小燕子喜爱暖和的地方,由于那里有他爱吃的虫子,就不会被饿死,也不会被冻死到春每天气温和了,小燕子还会飞回来的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谁知道散文诗里为什么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幼:催就是叫小燕子快点去南方 幼:对,小燕子不快点飞等天气冷了就来不及了。

幼:就会被冻死 …… 3、请幼儿边看图边观赏配乐的散文诗一遍 我们小朋友今日可真聪慧,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观赏一遍这首好听的散文诗吧 (三)教师作仿编的示范,少数幼儿试编 散文诗里的树叶落到了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被小虫、小蚂蚁、小鱼、小燕子观察了,并且把它们当作了屋子、小船、小伞、信,那请你想一想,树叶还会落到哪里,会被谁观察,把它当作什么呢? 引导幼儿相互争论后仿编 幼:树叶落到院子里,小蚂蚁观察了,把它当作被子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